学习目标表述.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28624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目标表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目标表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目标表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目标表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目标表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表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目标表述.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学案“学习目标”表述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 高继堂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导学案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而在导学案中,学习内容的提取,学习方法的指导,检测训练的设计,都必须围绕学习目标这个中心来展开。在学习目标的萃取、表述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下面通过几个案例逐一进行分析。一、混用学习目标和知识点例一:八年级物理力导学案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评析:这一案例是将学习目标和知识点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知识点是具体的、零碎的,是学习内容的逐项分解和细化,目标则是方向性的指引和预期学生将要达成的学习结果。如果偏离了目标,知识点的学习

2、就会变得毫无边际。表现在课堂上往往是贪多求全,面面俱到,无限制地拓展,什么都讲到了,什么都学习了,却不知道本节课的关键和重点是什么,这样的教学最终变成了“空心教学”。这种现象,在以教师讲授为主、过分强调知识面全覆盖和重复训练的应试课堂中屡见不鲜。二、生搬硬套三维目标例二:八年级思品培养亲社会情感导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和感受社会的美好。2、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社会问题,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能力。3、知识知道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和社会的美好紧密相连。例二中出现的导学目标,其实质是对新课程总目标 “三个维度”的机械移植,这是对新课程总目标的简单迎合,这种错误的做法在新课程改革初期普遍存

3、在。这类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对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等概念辨识不清造成的。简单来说,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目标,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则可根据层次的不同又分为学年(学期)目标、单元(主题)目标和课时目标。落实到具体某一节课的学习上,其目标则是它的上位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而微者”。某一节课的导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在“三个维度”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单元目标、学生的预习后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资源利用等因素来确定,而不是直接根据“三个维度”这个课程目标来确定。何况生搬硬套三维目标来提取、表述某节课的课时目标,对老师来讲,本身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三、目标主体指向错位例三:七年级下 数学平方

4、差公式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过程与方法:掌握平方差公式特点,能熟练运用公式。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理解数学公式与文字表达式在应用上的差异。例三中存在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个问题和和例二一样,都是套用课程目标来设置课时学习目标。第二问题是什么呢?所谓目标,是预期学生将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是行为和内容的结合。正确的目标陈述方式一般采用ABCD方法。这是由美国学者马杰在准备教学目标一书中提出来的。行为对象(Audience):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Behavior):目标的陈述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动词要清晰、可把握,不能含混其辞,否

5、则无法规定学习的正确方向。行为条件(Condition):学生完成上述行为的条件是什么,有什么规定和限制。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表达出来,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情境、工具、时间、空间等规定。表现程度(Degree):学习后学生可能产生的不同表现或结果。例三中“使学生掌握”“ 让学生理解”显然不符合A的要求,行为主体变成了教师,而不是学生。这是受了以前“教学目标”、教师主体的思维定势影响,虽然写的是“学习目标”,但内心依然是教师主体。从这里可以看出,教育观念的转变还不彻底。这类现象在教师的导学案设计里常常会见到。四、目标表述模糊不清例四:六年级语文匆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课

6、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2、能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的表达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这个案例涉及学习目标明晰化的问题。学习目标应该叫人一看便一目了然,能很清楚地知道学生做什么,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学习目标的表述要具体、简明。而具体、简明的表述与目标提炼的清晰性直接关联。思路不清、条理模糊,缺乏对学习目标的排序、精选和有效的提取,必然导致目标表述混沌一片、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所以,在设计导学方案之时,上课之前,一定要花些时间好好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本节课什么东西最有价值,什么东西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什么的,这是教学的首要问题。同时,在学习目标的提取过程中,一定要删繁就简,萃取精华,理清思路,条理分明。否则,以师之昏昏,焉能致生之昭昭。以上几个案例都是来自教学一线的实录。这几个问题,虽然很细小琐碎,但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导学案的设计依然需要老师静下心来阅读文本,合作研讨,尤其在 “学习目标”的提取、筛选和表述上做细致、扎实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