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障碍.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28455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睡眠呼吸障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睡眠呼吸障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睡眠呼吸障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睡眠呼吸障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睡眠呼吸障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睡眠呼吸障碍.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睡眠呼吸障碍一 基本概念 呼吸暂停(apnea) 睡眠时口、鼻气流停止达10秒钟以上低通气(hyponea) 呼吸气流降低达正常的50以上,且SaO2降低达3以上 呼吸紊乱指数(AHI ) AHIAIHI 氧减指数(ODI ) 氧饱和度下降4的总次数/总睡眠时间 呼吸努力相关微觉醒二睡眠呼吸暂停(SA)的分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 睡眠时口鼻气流停止,胸腹运动存在l 睡眠时反复出现气道狭窄和恢复,导致气流减少(低通气)或完全停止(呼吸暂停)l 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常常被微觉醒所终止l 导致睡眠片段化l 引起明显的白天症状,常表现为白天嗜睡。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CSA) 睡眠时口鼻气

2、流及胸腹运动同时停止 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 (MSA) 在一次睡眠呼吸暂停过程中,先出现 CSA,继之出现OSA,或交替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1.病因上气道狭窄、阻塞/神经-肌功能障碍/中枢调节障碍口咽区狭窄或阻塞最常见肥胖、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小颌畸形为常见病因40以上男性好发,女性多见于更年期后v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肢端肥大症及甲减v 神经肌肉疾病v 长期胃食管反流v 吸烟,饮酒v 镇静安眠药物2.病理生理 睡眠时: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反复微觉醒/睡眠结构紊乱由此导致机体多系统的功能障碍表现各异的临床症状(见书本P55)3.临床表现 打鼾和憋气白日嗜睡乏力晨起

3、头痛反应迟钝睡眠不宁记忆力衰退精神难以集中脾气暴躁潜伏的危机: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律失常,心衰,心梗,交通事故等4.实验室检查 主要内容 多导睡眠图(金标准) 脑电图 眼动图 判断睡眠分期 肌电图 口鼻呼吸 胸腹呼吸运动 呼吸检查 血氧饱合度 心电图 心血管检查 量表评估:Epworth白天嗜睡程度问卷,斯坦福嗜睡程度问卷表(SSS)5.诊断l PSG监测是诊断OSHAS的金标准l 在睡眠期间每小时有5次或5次以上的阻塞性呼吸事件l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或和呼吸努力相关的微觉醒(RERA)l 另满足下述两项之一者l (1) 没有其他原因解释的嗜睡。l (2) 下列两项或更

4、多不能被其他原因解释:睡眠中窒息或憋气;睡眠中反复唤醒;睡后不能恢复精力;日间疲劳;注意力损害。6OSAHS的病情分度 轻度中度重度嗜睡无或轻度有,但可自控难以自控AHI5-2020-4040最低氧饱和度8580-85807. OSAHS鉴别诊断1)鼾症( Primary Snoring, PS):几乎没有气流阻塞发作、睡眠破裂和日间功能受损.2)上气道阻力综合征(Upper Airway Resistance Syndrome, UARS ) :打鼾、白日睡等症状, 但AHI45mmHg, 睡眠时PaCO2增加10 mmHg;酸血症(pH7.3),严重低氧,严重低氧与低通气或呼吸暂停无关。

5、6)重叠综合症(Overlap Syndrome):COPD + OSAHS7)发作性睡病8)不宁腿综合征 Restless leg syndrome,RLS见书本P578.治疗内科治疗1、 基础治疗(纠正危险因素)病因治疗:甲减 戒烟戒酒 勿服镇静安眠药 适当锻炼控制体重 侧卧位 睡前勿饱餐 吸氧2、药物治疗 开放上气道的药物 鼻腔血管收缩剂:1麻黄素滴鼻剂 神经呼吸兴奋剂 安宫黄体酮、乙酰唑胺 抑制快速眼动睡眠 抗抑郁药普罗替林和氯丙咪嗪3、呼吸机治疗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 优点:无创、高效、可携机回家长期治 疗及改善呼吸调节功能等优点 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 缺点: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口鼻粘膜干燥、 憋气、局部压迫等 2025不能耐受4、其他:牙托治疗 舌牵引装置 人工鼻咽气道外科治疗l 悬雍垂软腭咽成型术 (UPPP)l 激光辅助悬雍垂颚成型术(LAUP)l 下颌骨前移或舌骨悬吊术l 舌外科l 气管造口术l 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重度患者围手术期CPAP治疗或气管切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呼吸意外是围手术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l 疗效评定:l 治愈指AHI5次h;l 显效指AHI20次h且降低幅度50;l 有效指AHI降低幅度50。l 在判定疗效时,除AHI指标外,应考虑主观症状程度和低氧血症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