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解剖学.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8281688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常人体解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正常人体解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正常人体解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正常人体解剖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正常人体解剖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常人体解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人体解剖学.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常人体解剖学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学习目的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的形态学范畴。是医学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只有在学习和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否则就无法区分人体的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生理状态,更不能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学习和掌握人体各器官正常形态结构知识,是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须的基础。二、人体的组成和分部(一)人体的组成细胞cell 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之间存在一些不具细胞形态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组织tisse。人体组织分

2、为四种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它们是构成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基础,故称为基本组织。几种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具有一定的形态,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器官,如心、肝、肾等。许多功能相关的器官联系在一起,能够完成一种连续的生理功能,将它们称为一个系统。人体可分为九大系统,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感觉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其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及盆腔内,并借一定的孔道与外界相通,总称为内脏。人体各器官、系统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相互联系,共同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二)人体的

3、分部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头的前面称为面;后面称为枕。颈的后面称为项。躯干前面分为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后面的上部称为背,下部称为腰。四肢分上肢和下肢,上肢分为肩、臂、前臂和手;下肢分为臀、股、小腿和足。三、人体解剖学的常用基本术语为了正确描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人体解剖学规定了一个统一的轴、面和方位等术语,以便统一认识,避免误解,掌握这些概念和名词是学习人体解剖学的重要原则,这一点在临床实践中也非常重要。(一)标准姿势为了正确描述人体局部或各器官及其结构的位置关系而规定的一种姿势称为标准姿势,也称解剖学姿势。该姿势为:身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

4、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在描述人体任何结构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即使被观察的客体或标本及模型是俯卧位、仰卧位、横位或倒置,或只是身体的一部分,都应以标准姿势来描述。(二)方位术语按照上述的解剖学姿势 , 人体解剖学又规定了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1. 上和下:近头者为上或颅侧,近足者则为下或尾侧。2. 前和后:近腹面者为前或腹侧,近背面者则为后或背侧。3. 内侧和外侧:距正中矢状面近者为内侧 , 反之则为外侧。4. 内和外:是描述体腔或空腔脏器相互位置关系术语,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者则为外。5. 浅和深:以体表为准 , 近体表者为浅 , 远体表而近人体内部中心者则为深。在四肢,靠近肢体根部

5、者为近侧,远离肢体根部者则为远侧。 上肢的尺侧和挠侧及下肢的胫侧和腓侧分别与内侧和外侧相对应。(三)轴和面1. 轴为了分析关节的运动,在解剖学姿势的条件下,设置互相垂直的 3 个轴。(1)垂直轴 为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的轴。(2)矢状轴 为前后方向的水平轴,与垂直轴相垂直。将人体纵切为左右完全等份的两半,则称为正中矢状切面。(3)冠状轴 又称额状轴,为左右方向的水平轴,与上述两轴垂直。2.面人体或其局部在解剖学姿势条件下均可设置互相垂直的 3 个面。(1)矢状面 是沿前后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纵切面,它与水平面垂直。正中矢状面则为通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2)冠状

6、面 称额状面,是沿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它与水平面和矢状面互相垂直。(3)水平面 又称横切面,它与地平面平行,与矢状面和冠状面互相垂直 , 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则以其自身的长轴为准,与其长轴平行的切面称纵切面 , 与长轴垂直的切面称横切面。 第一章 运动系统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他们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对身体起着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动力器官。一、总 论骨在成人为206块,按其在人体的位置不同,可分为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和颅骨四部分1),其中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颅骨2

7、9块。骨的重量,在成人约占体重的l/5,而新生儿则占1/7。每块骨都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的器官,既坚硬而又有弹性。(一)骨的形态骨有不同的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1长骨long bone 呈管状,分布于四肢。长骨有一体和两端。体又名骨干,骨质致密,内有骨髓腔,容纳骨髓。端又名骺,较膨大,并有光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2短骨short bone 一般呈立方形,多成群地连结一起,如腕骨和跗骨。3扁骨flat bone 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对腔内器官有保护作用,如颅盖骨、胸骨、肋骨等。4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形态不规则,如椎骨。有些不规则骨

8、,内有含气的空腔称为含气骨,如上颌骨、额骨等。 (二)骨的构造每块骨都由骨质、骨髓和骨膜等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1骨质bone substance 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致密坚硬,分布于长骨干、其他类型骨和长骨骺的表层。骨松质呈蜂窝状,分布于长骨骺和其他类型骨的内部。2骨膜periosteum 为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成骨细胞,故感觉敏锐,并对骨的营养和生长有重要作用。3骨髓bone marrow 充填于骨髓腔及骨松质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的血细胞,呈红色,有造血功能;黄骨髓

9、为大量脂肪组织,呈黄色,无造血功能。胎儿和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六岁以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但红骨髓仍保留于各类型骨的骨松质内,继续保持造血功能。 (三)骨的理化特性成年人的骨由1/3的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蛋白)和2/3的无机质(主要是磷酸钙、碳酸钙和氯化钙等)组成。有机质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质使骨具有硬度和脆性。有机质和无机质的结合,使骨既有弹性又很坚硬。幼骨的无机质含量较少,有机质较多,因此弹性大而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老年人的骨则与此相反,含有机质较少而无机质相对较多,骨的脆性较大,因此易发生骨折。二、各 论(一)躯干骨躯干骨包括椎骨、胸骨和肋。成年人的躯干骨由2

10、4块分离的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组成,共51块。1椎骨vertebrae 幼儿时期,椎骨总数为3334块,即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和尾椎45块。至成年后,5块骶椎愈合成l块骶骨,45块尾椎愈合成l块尾骨。因此,成年人的椎骨总数一般为26块。(1)椎骨的一般形态:每个椎骨都由椎体和椎弓起构成。椎体vertebral body为椎骨的前部,呈短圆柱状,是支持体重的主要部分。椎弓vertebral arch是附在椎体后方的弓形骨板。椎弓与椎体连结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下缘各有一切迹,分别称为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椎骨叠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

11、上切迹围成一孔称为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椎弓与椎体围成孔称为椎孔。全部椎骨的椎孔叠连一起,形成一纵行管道称为椎管,其内容纳脊髓和脊神经根等。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一个棘突。(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颈椎cervical vertebrae共有7个,其特点是横突上有横突孔,内有椎动、静脉通过。第26颈椎棘突较短,末端分叉,第1、2、7颈椎为特殊颈椎。第1颈椎又称寰椎atlas,没有椎体、棘突和关节突,形似环形,由前弓、后弓及2个侧块构成。第2颈椎又称枢椎axis,椎体向上伸出一指状突起称为齿突。第7颈椎又称隆椎vert

12、ebrae prommens,棘突特别长,末端变厚且不分叉。当头前屈时,该突特别隆起,皮下易于触及,是临床计数椎骨的标志。胸椎thoracic vertebrae共12个,在椎体侧面和横突尖端的前面分别有椎体肋凹和横突肋凹。腰椎lumbar vertebrae共5个,为椎骨中最大者,椎体肥厚,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相邻的棘突之间空隙较大,临床上常在此作腰椎穿刺。骶骨sacrum呈三角形,其底向上,尖向下。底的前缘向前突出称为岬,为女性骨盆测量的重要标志。骶骨尖向前下,与尾骨相连。骶骨的两侧有耳状面,中央有一纵贯全长的管道为骶管,向上与椎管连续,向下开口形成骶管裂孔,骶管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

13、骶骨前面略凹而平滑,有对骶前孔;后面凸隆粗糙,有对骶后孔。尾骨coccyx呈三角形,底朝上,借软骨和韧带与骶骨相连,尖向下,下端游离。2胸骨sternum 是位于胸前部正中的一块扁骨,由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胸骨上部较宽称为胸骨柄。胸骨中部呈长方形称为胸骨体,其侧缘连接第27肋软骨。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触及,它平对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的下端为一形状不定的薄骨片称为剑突,幼年时为软骨,老年后才完全骨化。3肋ribs 共12对,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肋骨为细长弓状的扁骨,可分为中部的体及前、后两端。肋骨前端接肋软骨,后端膨大称

14、为肋头。肋体有内、外两面及上、下两缘。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肋间血管和神经沿此沟走行。(二)上肢骨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侧共计64块。1上肢带骨 包括锁骨和肩胛骨。(1)锁骨clavicle:呈“”,位于胸廓前上部两侧。全长于皮下均可摸到,是重要的骨性标志。内侧端粗大为胸骨端,与胸骨柄相关节;外侧端扁平为肩峰端,与肩胛骨的肩峰相关节。锁骨中、外1/3交界处较脆弱,易发生骨折。(2)肩胛骨scapula:为三角形的扁骨,位于胸廓后外上方,介于第27肋骨之间,有三缘、三角和两面。上缘的外侧角有一弯曲的指状突起称为喙突,体表可触及。内侧缘薄而长,外侧缘稍肥厚。上角和下角分别为内侧缘的上端和

15、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体表标志。外侧角最肥厚,有梨形关节面称为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前面为一大的浅窝,朝向肋骨称为肩胛下窝;后面被一横行的肩胛冈分成上方的冈上窝和下方的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端,向前外伸展的突起称为肩峰。2自由上肢骨 包括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除手骨的腕骨外,其他都属长骨。(1)肱骨humerus:位于臂部,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膨大为半球形的称为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头周围的环行浅沟称解剖颈。肱骨头的外侧和前方有隆起的大结节和小结节,向下延伸的似嵴,称为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大、小结节之间的纵形浅沟称为结节间沟,其中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为外科颈,是骨折的好发部位。肱骨体的中部外侧面有一粗糙呈“”形的三角肌粗隆,是三角肌的附着处。体的后面有由内上斜向外下呈螺旋状的浅沟称为桡神经沟,有桡神经通过。肱骨干的骨折,易损伤桡神经。肱骨下端前后扁平而略向前卷曲,外侧份有半球形的肱骨小头,与桡骨相关节;内侧份有形如滑车的肱骨滑车,与尺骨相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