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小学生认知发展 (2).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277220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小学生认知发展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章小学生认知发展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三章小学生认知发展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三章小学生认知发展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三章小学生认知发展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小学生认知发展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小学生认知发展 (2).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小学生认知发展注意l 注意的概念是对一定对象的集中和指向,特征:指向性、集中性;指向性:是选择一个事物,而忽视其他的事物;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在一个对象上并持续深入下去。l 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监督和调节功能l 注意的品质:指注意的发展水平;(范围、稳定性、分配、转移)包括(1)注意的范围 (2) 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l 注意的种类:目的性、(1)有意注意 (2)无意注意l 小学生(注意)的发展一般(特点)? (有意、具体、情绪)1、 有意注意 逐渐占主导(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逐渐取代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小学低年级以无意占主

2、导地位,4、5年级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但水平不高。)2、 对具体、形象事物注意(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对具体、新颖的事物感情兴趣;高年级,知识水平、抽象思维水平增强,对抽象材料产生注意。)3、 注意带有情绪性(小学生自制力、控制力差,情绪容易表现出来,注意带有情绪性;例如:听课很投入会托着腮、听着开心会发笑、愉快,可以利用此规律监督教学。)l 小学生(注意品质)的发展? (范围、稳定性、分配、转移)1、 注意的范围(低年级,一个字;高年级,整句读)2、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时间(7-10岁、20分钟;10-12、25分钟;12-15、30分钟;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交替进行

3、)3、 注意的分配(二年级,快速发展;二、五年级同一水平)4、 注意的转移(有意注意发展转移能力提高;措施:下课不让学生参加刺激活动)l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l 无意注意(消极因素)(环境、布置、穿着、语言、教具、学生。 6点)1、 教学环境安静:音乐室、舞蹈室远离教室2、 教室内环境:保持室内干净,装扮简单、有意义;空气清新。3、 教师打扮:穿着朴素、不显眼,更换服饰课前展示;4、 教师动作和语言:要朴素、大方得体,不要口头禅。5、 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用完及时收起;教学方法生动、多样。6、 学生:不要迟到、早退、上课时不随便进出;低年级不使用玩具式的学习用具。l 无意注意(积极因素)(

4、语言、内容、方法。3点)1、 教师语言:语言简单、声音响亮;快慢适中、抑扬顿挫、生动有趣;辅之动作。2、 教学内容:难易适中,做到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前后紧密联系、符合学生实际水平。3、 教学方法:(多样、多媒体、停顿)教法多样,角色扮演、集体讨论、动作实验;多媒体资源,图片,录音;故意停顿,善意提醒等引起学生注意。l 有意注意(规律应用)(目标、兴趣、价值)1、 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在课堂、作业、练习中制定学习目标;教学中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比如让学生听下其他同学有哪些错误。2、 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5、兴趣: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直接兴趣,对活动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直接兴趣是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培养间接兴趣,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3、 阐明学习价值:学习价值: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联系实际:教师联系实际生活和日常活动,与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联系;成功体验: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活动中培养间接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调动有意注意。l (有意、无意)综合应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教学中要综合应用他们的规律;如果只注重有意注意,则会让学生产出注意疲劳,注意涣散;只有无意注意,过多的给学生刺激,导致因趣味而趣味,不利于知识的系

6、统化,不利于小学生意志力和控制力的培养。所以两者要交替进行,张弛有度。例如:在小结和重点地方,要有意注意;在引导、复习、创设情境中,要无意注意。l 小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难度、问题、抢答、学科、意志力)注意力的培养:转移、稳定性1、 给学生提出一定难度但又能通过努力完成的任务;2、 随机提出不同的问题;3、 快速阅读、抢答;4、 不同学科的问题结合起来;5、 与意志力培养结合起来;感知l 感知觉概念: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上对事物的整体的反应,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关系上的综合反映。l (感觉)的(分类)刺激

7、来源:外部知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内部知觉(运动、平衡、机体)知觉对象:空间(视觉)、运动、时间(时间分辨、确定、持续估计、预计)l (感知觉)的(作用):知识的开端;保持心理与周围环境的信息平衡。l 小学生(感觉)的发展:(视敏度、颜色、听力、手腕) 视敏度:10岁强,10岁以后变弱。 颜色分辨:6岁以后,性别差异,男、蓝黄;女、红黄。 听觉:比幼儿强,与成人相当 运动觉:手腕肌肉发展不好,出现写字走形的情况。l 小学生(知觉)的发展:(有意性、精确性、策略性) 有意性逐渐发展低年级,小学生知觉具有无意性、情绪性,受到刺激容易把知觉注意到次要的、与知觉目的不相关的地方;教师指导下

8、,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发展,能按知觉目的进行一定的选择 表现为:选择性(知识经验的积累,能分离需要感知的东西) 持续性(低年级,知觉兴趣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不能持续很久;高年级,知识经验增加,中高年级长时间、有效进行知觉) 精确性日益提高低年级,形成笼统的、模糊的、割裂的知觉印象,随着认知的提高,开始对事物的部分、部分之间的关系、事物的整体进行正确的知觉。 策略性发展明显学会用一定的语言描绘知觉对象;按顺序知觉对象,上下、左右。l 小学生(空间知觉)的发展(大小、形状、方位、距离) 大小知觉:能进行具体测量、比较测量、推理判断。 形状知觉:从具体形象性的事物到对同类事物特征的知觉,对几何图形的识别

9、:不能识别几何图形的本质;比平面几何图形识别难。 方位知觉:对上下、前后、东南西北知觉容易,对左右需要借助事物辨认。 距离知觉:对近距离理解容易;对远距离理解难。l 小学生(时间知觉)的发展(时间工具、单位、长短) 借助时间工具,小学生的时间知觉发展迅速 时间单位理解:低年级对“一节课”理解好,对日、周、月理解难;三年级后,对月了解好,对世纪、纪元抽象时间单位理解难。 时间长短:回忆曾经的事,事情多的时间长,事情少的时间短;正在进行的事,事情少的时间长,事情多的时间少。l 观察力概念:有计划、有目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知觉的高级形式,在感知觉发展的基础上,和注意力、思维能力密切相关。l 小学

10、生(观察力)的阶段1、 低年级:对个体、空间联系的观察。2、 中年级:对空间联系的观察。3、 中高年级:对空间联系、因果联系的观察。4、 高年级:对因果联系观察。l 小学生(观察品质)的发展(精确性、目的性、顺序性、概括性、4) 精确性:不能对事物的全面细致观察,只能观察个别属性或颜色;五年三年级。 目的性:自控差,受无关刺激和个人兴趣影响,观察时间短不系统;3、5年改善。 顺序性:低年级,没有经过训练,杂乱的、不系统,想到哪里看到哪里;高年级边看边说,对点滴材料加工,观察内容系统化;五年级,不能系统观察。 概括性:只能看到事物表面的、无意义、明显的特征,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三、五年级,观察

11、分辨率、判断力、系统化能力提高。l 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目的、准备、计划、感官、分析、言语、6) 明确观察目的(目的)目的的明确,有利于提高观察的正确性;低年级,制定明确目的便于观察;高年级,帮助自己独立制定观察目的,提高观察的独立性。 做好知识准备(准备)知识的准备,有利于对观察事物的理解性;课外、课上要在观察前,教师做好知识的引导,让学生做好知识准备。 制定观察计划(计划)周密的计划能防止观察的盲目性和偶然性;说明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比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多种感官参加(感官)让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多感观参加,更加丰厚的获取事物信息,全面把握事物的特征属性。 勤于分析综合(

12、分析)要对观察事物所的的信息就行分析,分析事物各种属性,各部分特点,然后进行综合,了解事物之间的规律联系。 言语表达信息(言语)用言语表达观察所得信息;分为内部表达、外部表达,外部言语可以促进同学交流,取长补短;内部表达丰富内部言语,培养观察独立性。记忆l 记忆概念: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应,记忆和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联系,没有记忆,儿童的心理活动在时间上就不会延续,过去的经验就不能对当前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l 记忆的分类(内容、对象、理解、目的、时间) 内容性质: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 记忆的对象:抽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理解性:机械记忆、意义记忆 目的性:有意记忆、无意记忆

13、 时间: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l 记忆系统及特点: 瞬时记忆,不强化就会消失; 短时记忆,1分钟以内的记忆,72组块,每个组块一个数、词。 长时记忆,大于一分钟,长久甚至终身l 记忆的基本过程及规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 识记:人获得和巩固个人经验的过程,对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记忆第一阶段,。识记的分类:目的(有意、无意)、理解(意义、机械)识记的规律:(7、目的、操作、数量、性质、理解、程度、位置)1、 有无目的性:有意识记效果好,注意力集中事物上,想方设法记忆。2、 识记任务的性质:直接操作的任务效果好;3、 识记材料的理解: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效果好;4、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

14、量:数量和记忆效果反比;具体比抽象材料效果好。5、 识记程度:150%的过度识记效果好;过度:超过诵读程度。6、 识记的位置:首因、近因位置效果过好。 保持:对已经识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巩固的过程,是回忆、再认基础,记忆二阶段。保持的规律: 量:逐渐减少;逐渐增加。质:完善,完整;概括化;特点突出。 再认、回忆:在不同条件下重拾记忆的过程,是记忆信息的提取过程,是检验记忆好坏的标准。再认(当事物出现在眼前,能想起事物) 回忆(当事物不出现在眼前,能在大脑中重新呈现出来)再认、回忆的规律:1、 原有识记越巩固,回忆速度越快。2、 原有信息组织性好,容易回忆。3、 联想帮助回忆(对比律、相似律、接近

15、律、因果律)l 遗忘规律曲线艾宾浩斯(德国)遗忘是非直线的、先快后慢的,遗忘主要是记忆提取错误、提取失败。l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意、意义、抽象记忆) 有意识记(无意识记)低年级,无意识记占优势;二年级,无意、有意发展相当;三年级,有意取代无意。 意义识记(机械识记)低年级,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缺少知识、识记的方法、技巧,机械占主导;高年级,抽象思维发展,知识丰富、掌握识记方法和技巧,意义开始主导; 抽象记忆(形象记忆)学龄前,形象思维比词的抽象发展好,对具体的形象、事物记忆;低年级,对具体形象事物记忆,还对概念、理论记忆,抽象记忆发展;高年级,形象记忆过度到抽象记忆,开始记忆抽象材料,但还以具体形象为基础。l 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有意、意义、复习) 提高有意识记能力(目的、监视、无意识记) 明确识记目的。只有明确识记目的,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在识记材料上,提高学生识记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明确要背诵的内容、阅读的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