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1.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276223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1.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教学设计十堰市东风高级中学 李守莉【授课年级】:高一年级【教材分析】:本单元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欧洲民间音乐和拉丁美洲音乐,它们同亚非民间音乐一样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民间音乐与欧洲艺术音乐有密切联系;而拉丁美洲音乐有着多种文化混合的特征。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很多人熟悉欧洲艺术音乐但并不了解欧洲民间音乐,故本课主要是感受欧洲民间音乐的特色并从中找出欧洲民间音乐与欧洲艺术音乐的关联。【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2、通过欣赏优雅等作品,认识欧洲最有代表性的乐器并了解其音乐特点。3、通过聆听保加利亚民歌

2、,体会欧亚唱法的特点。4、通过欣赏、学唱、对比、讨论等方式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并能找出民间音乐和艺术音乐的关联。【教学重点】:认识两种最有代表性的乐器,罗马尼亚排箫和风笛。【教学难点】:探究欧洲民间音乐和欧洲艺术音乐的关联。【教学过程】:导入:谈话导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前几节课了解了一些音乐大师都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发扬传承了民族本土音乐才有了流传世界不朽的大作,因此,民族音乐与艺术创作音乐是有关联的。用几个关键词如:“穿裙子的男人”、“森林里的女人”、“神秘的歌声”引出本课内容“欧洲民间音乐”。(ppt)一、 1、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完了请同学回答一些问题:“音乐表现的情绪和

3、描绘的场景?”音乐情绪比较明显,大家都能听出欢快的音乐氛围和描绘的舞蹈场景。2、教师简介该乐曲。并设问引出“鸟叫声”有什么特点像什么乐器的演奏?学生会凭对声音的第一印象判断该乐器可能是竹笛。3、设计学生现场吹奏竹笛曲用来验证对比并引出本课其中之一最有代表性的乐器排箫(ppt)。教师简介排箫并展示排箫图片(罗马尼亚排箫、秘鲁排箫和中国排箫)。感受聆听秘鲁排箫的声音和风格并引导学生与罗马尼亚排箫做对比。学生能听出秘鲁排箫声音更加原始空洞低沉。4、这时再用排箫与竹笛做对比。竹笛音色更清脆,适合表现情绪欢快喜庆的乐曲。排箫更适合演奏抒情的曲调。二、 1、引出另外一件乐器,同样先聆听乐曲。并回答问题。(

4、“乐器的音色像什么?”“表现的情绪如何”)学生回答问题,能听出该乐器的音色高亢嘹亮刺耳,但表现情绪恢宏大气。2、教师介绍该乐器苏格兰风笛,并用图片展示风笛的结构和演奏场合。3、聆听与风笛曲同旋律的歌曲Amazing Grace再次感受苏格兰风笛的风格特色。简介该歌曲,并解释“Grace”是“优雅、优美”的意思并点出本课聆听的风笛曲名就是“优雅”。4、请会弹吉他的同学范唱该乐曲的主题旋律,并带领其他同学一起模唱感受优美的主题旋律。5、请同学们分辨苏格兰风笛的音色。(用两个相同旋律的音乐片段对比,一个是爱尔兰风笛的演奏一个是苏格兰风笛的演奏)。借此,引出另一种风笛乐器爱尔兰风笛。6、教师简介爱尔兰

5、风笛,并展示图片让同学们发现与苏格兰风笛不一样之处。并给视频展示爱尔兰风笛的演奏音色和风格。7、学生讨论并完成苏格兰风笛与爱尔兰风笛的不同之处(表格从音色、音量的大小、演奏方式、演奏场地、表现情绪体现对比)。三、 1、设问引出欧洲原生态唱法。先聆听再回答问题。(声音音色有什么特点?)学生能听出声音的直接、开放与中国原生态唱法很相似,并且还有学生能听出和声。2、设问和声是不是和谐的。这里插入一个小练习让学生体验感受什么是和谐音程什么是不和谐音程。(和谐:一组学生唱“do”,另一组同时唱“mi”)(不和谐:一组学生唱“do”,另一组同时唱“re”)3、简介“欧亚唱法”。小结欧亚唱法的魅力就在于不和谐的二度音程。4、设问引出另一欧洲重要唱法“美声唱法”,并请有能力的学生现场演唱美声歌曲,让同学们对比与欧亚唱法的区别。5、简介另一欧洲民间很有特色的“约德尔”唱法并聆听一小段体验其特点。四、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布置拓展作业,找出欧洲民间音乐与欧洲艺术音乐的关联,(作曲家直接取材于民间素材的音乐作品)下次课反馈。点题“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再次聆听排箫演奏的歌曲再回首感受排箫音乐的艺术魅力并结束本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