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275804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分卷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C “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D “天下一家“家国一体2.“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 )A 封建主的彼此猜疑 B 分封制的固有弊端 C 周天子的穷兵黩武 D 东周时期的文化凋落3.中国古

2、代讲究“同姓不婚。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晋国是姬姓封国 B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C 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D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4.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 分封制 B 封建社会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度5.西周时期,各王国都城的道路宽度、城隅高度、城门数量、城邑规模、规划形制等,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得僭越。以规模而论,诸侯只能建立一个国都

3、,其大小亦依爵位上下而定:周王城方九里,公七里,侯五里,男三里。以下各项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说明各诸侯国经济实力不平衡 B 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 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 西周时期确定了完备的都城建设规划6.我国自2022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以下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7.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

4、一个。这位大臣据理力争的主要目的是 A 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B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粹,维护等级制度8.电视剧?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嫉妒,但是外表又对他非常惧怕。按照中国古代的宗法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 B 贾环性格阴险狭隘C 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 D 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9.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表

5、达了传统中国 A 家国同构观念 B 宗法血缘关系C 中央集权意识 D 安土重迁理念10.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那么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表达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 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C 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D 表达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11.“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该文说明作者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 B

6、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根底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12.“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司马迁挖苦秦二世无能 B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C 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 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13.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 郡县制不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 二者均有弊无利 D 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7、14.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 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15.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 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 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A B C D 1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 B 公布“推恩令 C 设立刺史巡行郡县 D 分封同姓诸侯国17.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

8、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为解决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带来的社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设立中朝 设置节度使 设立通判 实行推恩令A B C D 18.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那么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 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19.北宋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局部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它指定地点,由中央掌管。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 A 保证京师的财政供给 B 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根底C 防止农民

9、起义 D 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20.宋太祖削夺地方兵权、财权,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其目的是()A 加强中央集权 B 减轻地方财政开支C 减轻地方军费开支 D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21.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 设“中朝 B 置枢密院 C 置刺史 D 设内阁22.“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那么署而行之。材料表达的是唐代哪一机构职官的职责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枢密院23.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审举篇?中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说明当时察举制 A 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B 其弊端日益突出C 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 D 已开展为九品中正制24.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低。由此可见,其与察举制相比 A 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