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品德:优良道德之实现(1).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827413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品德:优良道德之实现(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十三章品德:优良道德之实现(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十三章品德:优良道德之实现(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十三章品德:优良道德之实现(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十三章品德:优良道德之实现(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品德:优良道德之实现(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品德:优良道德之实现(1).doc(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品德:优良道德之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品德的概念、品德的本质及品德结构,认识品德规律,了解品德培养的目标和方法、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方法,培养优良的品德。教学重点、难点:品德概念、品德本质、品德结构,认识品德规律。教学基本内容:一、品德概念1、人格:品德的上位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出发,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在这个层面上有人常把人格看作性格的同义词,如欧洲的心理学家就喜欢用“character”krikt(性格)

2、一词来表示人格。又: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2、品德:道德人格(1)品德的含义品德也被称作德性或道德品质,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品德与道德一样,都是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只不过道德是外在规范,是未转化为个人内在心理和人格的规范;而品德则是内在规范,是已经转化为个人内在心理和人格的规范。作为道德的品质,一方面指个人内在的心理特质,另一方面又指行为特质。即是说品德体现着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道德意识引导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体现道德意识,他们都要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原则

3、与规范。品德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是个人的一种心理自我、一种人格、一种个性。一个人的品德,是他先天的生理特征和后天的生活环境相结合的一种合金,是他在其先天的生理特征的基础上,以一定的行为来应答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是,一个人的品德,虽然最终源于他的先天生理特征和后天环境影响;直接说来,却完全取决于、形成于他的长期行为。(2)品德与道德人格品德与人格的联系和区别在于:人格是一个人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思想自我,是一个人的长期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品德则是一个人的道德人格,是一个人长期的道德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状

4、态,是一个人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的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心理自我。所以,品德或德性都必定涉及道德行为,都必定是道德德性、道德品质、道德人格;只涉及行为而不涉及道德行为的心理自我,则只能是人格、品质。道德人格: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育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也可以说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品格的统一。又:道德人格是指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总和,是个人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生活方式所指的具

5、有个性特征的稳定的态度和立场。3、品德类型:所谓道德德性与非道德德性(1) 美德与恶德在我国古代典籍中,“美德”这个名词很少出现,但并不是说没有这个概念,相反,它有大量的同义语存在,像“俊德”、“懿德”、“明德”、“圣德”、“仁德”等,“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洪武正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本身往往就含有美德的意思。在西方传统文化中,“美德即知识”、“美德乃是一种和谐”,“美德是一种获得美的能力”,“美德即善”,“美德即幸福”,“美德是有益于整体生活的善的品质”,等等,众说纷纭,但大都不是从内涵上来概括美德的定义。在当代中国,对美德的定义也是各种各样。如伦理学辞典说:“美德

6、是对良好的品行、德操的评价。反映了这些品行与德操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对它们的需要和人 们对它们的追求。美德一般指个人具有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品质,有时也指社会群体的上述品质。”宋希仁等主编的伦理学大辞典认为:“美德指高尚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美德与恶德是相互对立的。它是对个人(或集团)良好的、具有积极意义的道德品质的概括,也是对这些品德所具有的一般道德价值的肯定评价。美德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是在利益和诱惑面前仍能依原则、规则处事,是不趋利、不悖理的品质的体现,是品德中的一种,即优良的品德。下面列出的是部分清单:仁慈 公正 耐心 文明 友谊 谦虚 同情 慷慨 通情达理 良心 诚实 自律 合作 勤奋 自立

7、勇气 正义 机智 礼貌 忠诚慎思 可靠 节制 宽容 大公无私 报恩 同情 爱人恶德:不良的品德。亦指有不良品德的人。恶德以恶行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利益损害。书说命中:“爵罔及恶德,惟其贤。”明 刘基郁离子神仙:“贪与廉相反,而贪为恶德。”鲁迅伪自由书文人无文:“自然,嘴唇干和头皮痒,古今的圣贤都不称它为美德,但好像也没有斥为恶德的。”美德与恶德原本是品德的定义品德是一个人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的伦理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自我、道德人格或道德个性的应有之义,因而虽是品德类型,却近乎品德定义。二者实乃品德的外延最广的类型。这样一来,二者便都需要进一步分类。那么,美德与恶德可以进一步分为哪些类型呢

8、?美德与恶德的定义告诉我们:美德是一个人的行为长期遵守道德所得到的结果,是已转化为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的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而恶德是一个人的行为长期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是已转化为人格和个性的不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这就是说,品德(美德与恶德) 与道德不过是存在于不同场合的同一东西:任何道德或品德,如“节制”、“放纵”、“谦虚”、“骄傲”、“勇敢”、“懦弱”等等,究竟是 “道德”还是“品德”,只能看它们存在于何处。如果存在于个体心中,已转化为个人的人格和个性,它们就是“品德”;如果存在于个体心外而并没有转化为个人的人格和个性,因而仅仅是外在于个人的人格和个性的社会规范,它们就是“道德”。因此,品德

9、美德与恶德的类型与道德的类型便完全一致:品德的类型就是道德的类型。我们知道,道德分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二者又都有普遍与特殊之分。特殊道德原则和特殊道德规则皆因社会不同而不同,因而多种多样、不胜枚举;它们都推导于普遍道德原则和普遍道德规则而仅仅适用于特定社会;它们在每个人的个性和人格中的实现显然算不上是人类的主要品德。人类的主要品德无疑是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普遍道德原则和普遍道德规则在每个人的个性和人格中之实现。普遍道德原则分为道德总原则“善”,与善待自我的道德原则“幸福”以及善待他人主要是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公正”、“平等”、“人道”、“自由”、“异化”等7大原则;普遍道德规则主要是“诚实”、“

10、贵生”、“自尊”、“谦虚”、“勇敢”、“节制”、“智慧”、“中庸”等8大规则:这15种道德规范的内化便构成了人类的主要品德。道德总原则“善”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无疑是一切美德的总汇,是一种完全的美德,我们不妨借用中国道家和西哲亚里士多德的用语,而称之为“全德”。但是,道家所谓的“全德”是指隐士的美德,亚里士多德的“全德”是指公正的美德,因而我们是用其词而异其指也。相应地,不道德总原则“恶”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则是一切恶德的总汇,是一种完全的恶德。不过,道德总原则“善”并非一个单一原则,而是由3大原则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和单纯利己构成的道德原则体系:无私利他亦即所谓

11、仁爱,是最高的善原则,是至善;为己利他是基本的善;单纯利己亦即勿害人,是最低的善,是道德底线的善。相应地,不道德总原则“恶”也是由三大原则纯粹害他、损人利己和单纯害己构成的道德原则体系:纯粹害他是最高的恶原则,是至恶;损人利己是基本的恶;单纯害己,是最低的恶,是道德底线的恶。这样一来,无私利他或仁爱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便是最高的美德,是至德;为己利他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便是基本的美德;勿害人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便是最低的美德,是底线美德,是底德。反之,“纯粹害他”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则是最高的恶德,是至恶;“损人利己”在一个人的人

12、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则是基本的恶德,是基本的恶;“单纯害己”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是最低的恶德,是底线恶德,是底恶。普遍道德原则“公正”、“平等”、“人道”、“自由”、“异化”和“幸福”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可以借用古希腊和基督教的用语而称之为“主德”。古希腊所谓“四主德”是“公正”、“节制”、“智慧”和“勇敢”;基督教的“三主德”是“信”、“望”、“爱”:两者结合起来被称作“七德”。所以,我们虽用其词而并不完全同其所指。“公正”、“平等”、“人道”与“自由”是善待他人的四大道德原则,主要是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因而四者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乃是善待

13、他人的美德,主要是社会治理的美德,是社会治理者的四大美德,可以称之为“社会治理四大主德”。反之“不公正”“、不平等”“、不人道”和“异化”四大不道德原则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则是对待他人的恶德,主要是社会治理的恶德,是社会治理者的四大恶德,不妨称之为“社会治理四大恶德”。与“公正”、“平等”、“人道”、“自由”四大道德原则相对立,“幸福”是善待自我的道德原则。这一道德原则当然不是指一个人事实上是否幸福;并不是指幸福的人就是有美德的,而不幸的人就是无美德的:幸福之为道德原则显然是指一个人应该如何追求幸福。按照这一原则,一个人要求得幸福,首先应当使自己“对幸福的认识与幸福的客观本性相

14、符”,这是追求幸福的正确的“认识原则”;其次应该使“对幸福的选择与自己的才、力、命、德一致”这是追求幸福的正确的“选择原则”;最后应当使“求幸福的努力与修自己的德性相结合”,这是追求幸福的正确的“行动原则”。诸如此类“应该如何追求幸福”的道德原则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就是善待自我的主要美德,就是善待自我的主德。反之,违背这些幸福道德原则的人格和个性,则是对待自我的主要恶德。普遍道德规则“诚实”、“贵生”、“自尊”、“谦虚”、“勇敢”、“节制”、“智慧”和“中庸”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可以借用儒家用语而称之为“达德”。礼记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

15、,我们这里也是用其词而并不完全同其指。“诚实”、“贵生”、“自尊”、“谦虚”、“勇敢”、“节制”、“智慧”、和“中庸”八种道德规则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是8种普通而重要的美德,可以称之为“八达德”。反之,“欺骗”、“轻生”、“自卑”、“骄傲”、“怯懦”、“放纵”、 “愚蠢”和“偏执”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则是八种普通而重要的恶德,可以称之为“八恶德”。总而言之,有多少道德,就有多少美德和恶德:道德无穷无尽,美德和恶德也无穷无尽。但是,要言之,这些美德(恶德是美德的反面)可以归结为一全德(善德)、五主德(公正美德、平等美德、人道美德、自由美德和幸福美德)和八达德(诚实

16、美德、贵生美德、自尊美德、谦虚美德、勇敢美德、节制美德、智慧美德和中庸美德)。这就是品德的主要类型。这些类型的美德和恶德显然不难理解,难以理解的,乃是根据这些品德所对待的对象而进一步将它们分为“道德德性(亦即对待他人的品德)”与“非道德德性(亦即对待自我的品德)”两大类型。(2)善待自我的品德和善待他人的品德善待他人的品德是高级的高尚的品德,而善待自我的品德则是低级的、起码的品德。这一令人困惑的分类源于亚里士多德。他一再说:“德性分为两类:智力的与道德的。”“智力的德性,如智慧、明智和谨慎;道德的德性,如慷慨与节制。”不难看出,亚氏所谓智力德性,也就是如何善待自我的品德;而所谓道德德性,则是如何善待他人的品德。所以,主张回归亚里士多德美德理论的当代伦理学家迈克尔斯洛特(MichaelSlote)将德性分为“自我关注(self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