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一.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272487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一.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一课文第一朵杏花讲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本课的学习,以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初读从画面入手,观察杏花是什么样子的,细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自学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此外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适当补充课外阅读资料。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凭借对语言文字感悟,体会竺可桢一些不苟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用心观注周围

2、事物变化,懂得只有精确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人物思想感情。五、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如何养成精确观察、实事求是的态度。六、教学准备: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着,多媒体出示娇艳的玫瑰,富贵的牡丹,高雅的梅花,优美的图片博得学生惊叹,吸引学生注意。2、而有一种花却不起眼,多媒体出示一株淡淡的杏花,让学生说说画面,然而就是这样一株杏花却引起了一位大科学家的关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由此引出课题。板书:第一朵杏花。学生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3、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请大家带

3、着自己的疑惑到课本中去找答案。4、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设计意图,在课堂开始,以随和的谈话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条件与课文相联系,运用媒体进行图片展示,引领学生感悟杏花平常,极大限度调动学生表达欲望,让学生渐入学习佳境。)(二)图文对照,学习生字词。1、多媒体出示文中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2、随机学习生字。一株(zhu)杏树 绽(zhn)开词 泛(fn)出 仰(yang)起脸(设计意图:将文中的生字新词与课文插图相联系,既避免了单一学习生字的枯燥,又给学生增添不少学习情趣,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三)学习课文,精读感悟。

4、1、过渡: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提问:竺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院墙旁杏花开了,他是怎么看的?他看到的杏花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抓住院墙旁淡淡的粉红走近数了数四朵花不同程度等关键词句体会杏花的不起眼和竺爷爷看花时的认真态度。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初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3、自读25自然段,画出表示人物神态语言的词句。4、多媒体出示25自然段,学生自由练读。5、学生表演仰起脸,天真地问,感悟文中小男孩童真童趣。6、从两次提问感悟竺爷爷的优秀品质。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放的?7、还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竺可桢爷爷优秀品质?从又习惯可以看出竺爷爷不是第一次看杏花,也不是第一

5、次追问有关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这就说明竺爷爷注意实际观察,亲自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8、从小男孩疑惑说起,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此时感悟,自己平时也注意过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吗?由此引发议论。9、强调句型,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设置悬念,竺爷爷到底有什么用处?10、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人物思想感情。11、学生读,学生评,老师评。12、补充竺可桢观察物候小故事。(设计意图:以真实的对话,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通过简单表演,适当的肢体语言,体会孩子的天真,通过竺爷爷两次提问,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感悟作为一位特候学家,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多么重要,由此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四、读中悟理,点明中心。

6、1、作为一句物候学家,竺可桢对科学的追求做到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他又是怎么说的?2、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结合这一段,学习生字新词(精确:估计、掌握)4、由精确再次感悟竺可桢治学态度。5、结合前文理解估计、推断,突出强调,不能使用,也不能用。6、学生读,学生评。(设计意图:由竺可桢所做,所问过渡到所说,让学生感悟出竺可桢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结合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联系课文内容掌握精确、估计、推断)。(五)课外延伸,深化主题。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平时在哪些地方也使用估计和推断,今后又应该怎么做呢?2、文中描述的是关注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其实在平时我们还可以观察,春天,第一声鸣叫

7、;夏天,第一声雷鸣;秋天,第一片落叶;冬天,第一场雪发生在什么时间?3、生活中很多处都需要精确观察,也只有精确观察,才能搞科学研究,竺可桢这样做这样说,也是这样要求我们的,所以课文经第一朵杏花为题。4、冬去春来,第二年,出示第六小节,小男孩观察到了杏花开放的时间吗?他有什么表现?这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5、我们不仅要学会观察大自然变化,还要学会关注人与人,关注社会的发展。6、赠送名言:处处观察皆学问。(设计意图:由课文中第一朵杏花引发开去,引导学生对春、夏、秋、冬各具代表性景物观察,由关注大自然到关注社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滋生向他人表达欲望,感悟课文内涵,感悟对他人,对社会关注。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