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六年级孩子的心理.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8266978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六年级孩子的心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注六年级孩子的心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注六年级孩子的心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注六年级孩子的心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注六年级孩子的心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六年级孩子的心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六年级孩子的心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学生已渐渐走近青春,他们精力旺盛,体力充沛,更活跃的还是他们的思想。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可能走向心理误区。因而,在六年级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良好的心理个性的培养,不能忽略青春期的心理疏导。那么面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作为教师和家长该怎样做呢?下面我先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一)学校、教师应采取的策略1、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毕业升学观在毕业班中有一部分学生会存在两种错误的想法,一种认为自己是学校的“老大哥”、“老大姐”了,在学校也是“经验丰富”“什么都经历过”,现在就要离开学校,一切无所谓,因此放松了对自己的纪律要求;另一种认为自己该学的也学了,该会的也会了。特别是有的学生

2、甚至个别家长认为,现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直升初中,于是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有第一种想法的同学的突出表现就是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老师的要求漫不经心;有第二种想法的则表现为懒懒散散,不求上进,甚至有的甩起膀子玩,学习目的不明确。显然,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都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观,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我们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树立崇高理想,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六年级毕业升学只是漫长人生中短暂的一瞬,意识到初高中乃至将来人生路上存在的激烈残酷的竞争,明白只有做好每个阶段的事情,才能为更大的成功打下基础,因此我们要引导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反校规班规的事情,刻苦学习,珍惜时光。2、开设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应开设心里健康课程,是学生了解心理学和心理卫生知识。例如:心理咨询、心理卫生知识讲座,性教育、法制教育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会交往,发泄愤怒、宣泄苦恼、克服自卑的心里调节手段,健全学生的心理发展。3、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重视文化活动的开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如:采访名人、讲故事、演讲、晚会等活动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潜移默化规范他们的行为,形成和谐、快乐的班级,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4、注重养成教育 大家知道,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这包括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养成。我们的孩子都号称为“小皇帝”,然而正确的育人观应是

4、先成人后成材,面对孩子的日益成长,我们都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思想健康,敦促其讲文明、有礼貌、尊重体贴师长、关心照顾他人。5、每周一次直面交谈爱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疏导孩子心里疾病的关键之处,孩子之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无异于就是心中缺乏某种爱,导致心里的不平衡。每周一次面对面交流时师生构建和谐班级、和谐师生策略之一。例如:班里有位女生,最近常常一个人坐在一旁,不和其他同学玩耍,我陪她到操场散步,刚开始不用急着说点什么,攀着她的肩膀就陪她走着,等她下次遇见老师微笑时,我利用一天下午散步的时间和她交谈起来,最后知道了她为何出现反常,原来,那几天她来月经了,觉着那是很肮脏很不见的人的事情,她害怕

5、同学知道嘲笑她,利用我的接触与关心,她终于知道那不是羞耻的事了,终于敢大大方方地和同学玩耍。6、设立一个书信平台书信平台类似于邮局里的邮筒,在班级里,我也设一个“邮筒”,主要是倾听学生们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令他(她)们困扰的事情。最近有位女生的信件引起了我的注意,是这样的:邻班有位男生经常有事无事找她,她也喜欢和这位男同学在一起学习、讨论,可是她怕同学们取笑她,也怕老师、父母知道后责骂她早恋。知道这件事后,我找了她,首先明确告诉她,喜欢一个人说明长大了,能和老师聊也说明自己很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事后,我又接到她的信,她很感激我没有责备她,相信她,她也下决心眼前就是学习。一封简单的信联

6、结了师生间的信任,也帮助了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杜绝早恋的发生。7、爱就是信任、尊重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有这样一种学生,犟头倔脑,软硬不吃,一股牛劲。明明犯有过错,你苦心教育,他置若盲闻;你斥责惩罚,他横眉冷对,甚至摆出一副唱对台戏的架势,弄得你气没一处出,往往发出“恨铁不成钢”的感叹。对这样的学生就要一碗水端平,就要找他的“软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过去班里有这样一位男同学,他不屑学校的管理,经常在教室、学校大吵大闹,老师们拿他很头疼也管不了,原来他在家是个“小皇帝”,家里人事事让他,以至于养成这样“唯我独尊”的性格,但他很喜欢打球、上网斗地主,于是,我主动加入他的团队,每天下午陪他

7、一起打球,赢了表扬,输了激励他,在网上斗地主也是一样,通过我“别有用心”的接触,慢慢接受了同学、老师,虽然偶有违反纪律,但还是进步了不少,起码没有那么嚣张跋扈。二、家庭策略1、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观“读书无用论”“教你学东西是老师的责任,你找老师去”诸如此类的言论父母应要杜绝。应要协助学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自信观。2、正确面对家访过去,只要老师一上门,就会认定孩子在学校做错了事,于是不是打就是骂,要不就是拿谁和谁去比较,这样造成孩子心理失衡,对老师仇视,也会觉得自己不论怎样努力就是比不上别人,干脆放弃算了。如:曾经有这样一则案例:某年级有位调皮男生,上课总走神,为了了解原因,老师便给家长打了一通电话,结果,从第二天开始,那位学生遇见老师总用怨恨的眼神看着老师,上课也故意捣乱,通过调查才得知,原来是他父亲以为孩子在学校闹事,老师打电话告知便他把毒打了一顿。如果这位父亲能客观对待家访,能听听孩子的话,这孩子兴许就不会如此产生如此大的叛逆、敌对行为。接近青春期的孩子会有许多变化,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只要老师和家长在心理、情感上和孩子沟通,双方互相理解、信任,他们便能平稳完成过渡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