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患者镇痛治疗管理.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266785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术后患者镇痛治疗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术后患者镇痛治疗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术后患者镇痛治疗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术后患者镇痛治疗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术后患者镇痛治疗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术后患者镇痛治疗管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术后镇痛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 急性疼痛的治疗原则任何治疗原则均应考虑急性疼痛的原因和病史,因人而异地选择镇痛方案。对急性疼痛的治疗应遵循下列四项原则:确定伤害性刺激的来源和强度;明确伤害性刺激和其他痛苦(如焦虑、生活质量等)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定时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临床上综合考虑患者的不同类型和疼痛的程度以及环境因素,采用相应镇痛方法。(二) 急性疼痛治疗方法的选择术后镇痛的方式包括不同途径给予镇痛药物(如口服、静脉、肌肉、皮下或硬膜外腔注射给药等),采用物理疗法、电刺激及心理治疗等技术以及联合不同方法的多模式镇痛。二、急性疼痛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一)

2、阿片类药物1.吗啡 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而产生镇痛作用。主要用于急性剧烈性疼痛、术后疼痛和癌性疼痛,兼有明显的镇痛和镇咳作用。2.羟考酮 为中效阿片类镇痛止咳药,其镇痛作用无封顶作用,同时具有抗焦虑作用。3.可待因 又甲基吗啡,是阿片所含的另一种生物碱,其镇痛作用仅为吗啡的1/12,其镇痛作用持续时间与吗啡相似。在一定的镇痛效应后,再增加剂量效应亦不再增加(封顶效应)。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等程度的疼痛,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应用可使镇痛作用增强。4.芬太尼及其衍生物 包括舒芬太尼、阿芬太尼、瑞芬太尼均为人工合成的苯基哌啶类阿片类镇痛药,为阿片受体激动药。主要用于术后镇痛、分娩镇痛和癌痛治疗,

3、常通过硬膜外腔或静脉连续给药。.哌替啶人工合成的苯基哌啶类阿片类镇痛药,主要为阿片受体激动药。主要用于急性剧痛。.丁丙诺啡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部分激动拮抗剂)。主要用于中等至重度疼痛的镇痛治疗,如术后镇痛、晚期癌症疼痛、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等。(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NSAIDs可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的治疗,还可以辅助阿片类药物的镇痛。其作为多模式镇痛策略的一部分,可降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促进患者康复。. 酮洛酸止痛作用强,抗炎作用中等。主要用于治疗术后急性疼痛或晚期癌性疼痛,急性肌肉骨骼疼痛,口腔术后疼痛及其他中等程度或严重的外周性疼痛。. 塞来昔布主要适用于急性或慢性疼痛

4、,如急慢性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癌性疼痛以及术后疼痛等。(三) 氯胺酮是一种苯环哌啶类衍生物,系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氯胺酮可通过增强镇痛效果和降低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成为多模式镇痛策略的有益补充。是阿片类药物和局部麻醉药的辅助用药。小剂量的氯胺酮主要用于术后疼痛、癌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的治疗。(四) 曲马朵是人工合成的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主要通过弱阿片机制和非阿片机制互补的作用机制而产生镇痛作用。其镇痛强度约为吗啡的1/10。主要用于中度至重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的镇痛治疗。三、患者自控镇痛(PCA)(一)患者自控镇痛的特点.PCA给药符合药代动力学的原理,更容易维持最低有效镇痛药浓度。2.止痛药的使用真正做到及时,迅速,基本解决了病人对止痛药需求的个体差异。3.有利于病人在任何时刻、不同疼痛强度下获得最佳止痛效果。4.减轻了疼痛所致的不良反应,如应激、心肌缺血,肺不张及延迟功能锻炼。5.给药及时,定时观察病情变化即可,减轻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6.便携式设计,治疗时不受体位及空间的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