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升初二语文期中测试.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252417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升初二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一升初二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一升初二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一升初二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一升初二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升初二语文期中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升初二语文期中测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一升初二语文期中测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 烧灼(zhu) 冗杂(rng) 闭塞(si) 戛然而止(ji)B 辐射 (f) 惬意(qi) 粲然(cn) 叱咤风云(ch)C 嗔视(chn) 凛冽(ln) 羸弱(li) 怏怏不乐(yng)D 乙醚(m) 虫豸(zh) 峰巅(din)孜孜不倦(z)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2分)A、人声鼎沸 荒草凄凄 力挽狂澜 五彩斑斓B、妇孺皆知 锲而不舍 浑身解数 挣脱羁绊C、姗姗来迟 迫不急待 聊以自慰 勇往直前D、生意葱茏 眼花瞭乱 叽叽喳喳

2、 相得益彰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同学一下课追着老师问问题,同学们在一旁议论:有的说是勤学好问,有的说是不耻下问。 B李明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物理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C“王教授,久闻您的大名,今天听到您这么精彩的演讲,我们真是三生有幸!” D小明同学站起来说:“郭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册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他的呐喊。 B冰心,现代作家,有诗集繁星、春水等。本册学了她的观舞记。 C李大钊

3、,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预见了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D“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是学者、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人生信条。5、 补充完整下列成语。(10分)一丝不( ) ( )心悦目 胆大( )为 ( )名其妙 气急( )坏马革( )尸 ( )不可及 鱼( )而出 疲惫不( ) 响( )云霄,6,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12分)(1)王维在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诗人宁静、淡泊心情的诗句是“_,_。”(2)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_,_。”(3)赵翼主张诗歌创作贵在创新

4、,他的论诗中“_,_。”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4)木兰诗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塑造了木兰的美好形象,一句“_,关山度若飞”就让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一句“_,对镜帖花黄”则细腻传神地表现了青年女子的爱美之心。(5)黄梅时节家家雨,_有约不来过夜半_(6)_上有黄鹂深树鸣,_野渡无人舟自横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

5、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1.解释下列字词。(4分)邑人( ) 利其然( )扳( ) 环谒( )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2分)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A.悄悄地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B.悄悄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就用钱物求他作诗。C.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6、D.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物请他作诗。3.下列译文的意思正确的一句是()(2分)A.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B.“从先人还家”:从父亲那里回家。C.“还自扬州”:还自己到了扬州。D.“泯然众人矣”:他的才华已经消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4,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其具体做法是 。(2分)5.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没然众人”,原因是什么?(2分)答:6.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3分)答: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

7、,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着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就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 爷爷看我( )( )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 )()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入手嘛,那些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

8、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_ 能体会文章的情感, _可以牢记妙词佳句。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难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1、把文中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2、 文中“煮书”中的引号作用是 _(2分)3、 爷爷说的“煮书”指的是 。(2分)4、 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5、 给文章你一个标题_(2分)6, 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理解。(3分)四,口语交际。(10分)1,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6分)(1) 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2) 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 2,有的同学为了操近路,学校的草坪被踩出了一条小路,请你拟一条警示标语,提醒同学不要乱踩草坪_ 五,作文(50分)围绕“夏天的故事”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