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的探究之初体验.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25197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课的探究之初体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科学课的探究之初体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科学课的探究之初体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课的探究之初体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课的探究之初体验.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课的探究之初体验 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是时代赋予学科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真理的认识过程是首先从实践中取得感性认识,然后再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做”、通过“体验”来形成。小学的科学教学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在他们的摸索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系统知识。那么,科学课堂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科学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从一个小朋友想知道蚂蚁是如何搬家,到一个科学家探究新的高分子聚合物,只不过是探究能力不断提高、不

2、断完善过程中的一个个阶段。作为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就是促使学生从自发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探究,促使他们这种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呢?下面,就纸的吸水性这一教学设计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一 创设问题情境。学习的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性的情境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的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基于一般的生活经验,学生大多知道纸是具有吸水性的,如何激发学生对纸的吸水性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呢?这里,我创设了一个生活中的情境:

3、第一排的几个学生没法坐好上课,原来是我在课前放水槽时,“不小心”将桌子弄湿了,怎么把水弄干?此时我提供了餐巾纸、挂历纸等材料提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初步感受纸的吸水性。使学生从情境体验中引发思考:“为什么选择餐巾纸?知道了纸的吸水性,那么这里有这么多纸,你还想知道什么?”从而进入纸的吸水性强弱的探究。二 鼓励前期假设。一位科学家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有关的内容和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的空间进行大胆的猜测,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这样一种共同探究的氛围中,相互的启发又进一步激活了思维。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的餐巾纸、作业纸、报纸、挂历纸和宣纸这五种研究对象

4、,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怎样对它们的吸水能力强弱进行排序,却是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为学生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其进行充分的前期假设。不一样的排序,不一样的思路,到底谁对呢?不统一的结果激发着学生的求知兴趣,孩子们想弄明白到底正确答案是什么,自然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又注入了活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调控引导下一步教学提供了参考意见。三引导大胆探究。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种建构是他人无法取代的。科学内容的

5、教学过程就不仅仅是获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获得生活体验与生存能力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在探究中,就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激发学生大胆的探究。如何让学生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呢?在此课的设计中,我给予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将他们的设想一一记录在黑板上,作为一种交流的方式,也是一种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学生汇报方案时,注意引导、渗透对比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此课的重点并非是让学生记住什么纸的吸水能力强,而在于通过研究纸的吸水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6、力。此时准备的毛笔、滴管、放大镜、带胶的木棍等材料,激发了学生创设多种实验方法,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可以用放大镜对不同的纸进行观察,可以通过毛笔在不同的纸上画来进行比较,可以拿滴管在纸上滴来进行判断,还可以将纸条粘在木棍上同时放入水中来比较足够的材料,自由的空间,孩子们在课堂上探究得兴奋不已。特别是当实验结果与自己的预测得相同时,成功的快乐更是让孩子们欢呼雀跃。通过探究,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发现,这是学生的最大收获。四联系生活实践科学不是高高在上的,科学探究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最终超越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使学生

7、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是我们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容。当科学探究融入到学生生活时,他们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其探究的欲望和自信也会随之而更为强烈。在这一课的巩固发展环节,我将用在布上的扎染技术改变为用纸而进行的彩染活动:以宣纸为材料,自由选用画、滴、浸等不同的方式创设美丽的图案。孩子们对于这一活动十分感兴趣,他们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创设出了各种彩染作品。科学的探究,艺术的熏陶,让学习成为孩子们的快乐源泉。在当今的科学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以探究为核心”的要求,特别强调的就是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科学教育不是让学生背一个个定理,记一个个结论,而是要让学生亲历科学,提倡让学生“做”,在做中学知识。光讲,是强加的灌输!做了、亲历了才是自己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新思想、新理念进行创新改进。让我们为了学生的快乐,将科学教育改革、探究教学进行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