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模型基本定义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250533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胜任力模型基本定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胜任力模型基本定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胜任力模型基本定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胜任力模型基本定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胜任力模型基本定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胜任力模型基本定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盛:信信心,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即一个人在拿得稳(定)、见得透(慧)的前提下,原意自觉努力做事的一种内在意愿或无畏的气势。进精进,是指自身不断努力的一种过程。 念念力,可以理解为“自我反省”和“自我修正”组成的一个范畴,或称之为“监察”和“调控”。古人曰:“正知”和“正念”。是人类精神世界的 总调度。定定力,是指一个人清晰专注、身心愉悦的做事态度,是一个人在不懈 精进努力后,身心高度和谐统一,最终必将成功的精神状态。慧智慧,一是指理论上系统全面的了解;二是指实践中所直觉观察得到 的真实智慧。求才标准:信:开朗、活跃的性格和充足的自信 进:对投资银行业地热爱和坚韧的性格 念:拥有自我反省、自我修

2、正的能力 定:团队精神和诚信至上 慧: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表:关键绩效要素内、中、外逻辑结构图示系统过程内在结构素质外显行为指征外在可观察绩效指标1自我效能(信心)信(胆识)德(方向)2 持久动力(精进)仁(激情) 勤(主观)3 自我管理(念力)礼(恭敬)自纠反馈机制(自省、自策)4 执行能力(定力)义(魄力) 绩(客观)5 决断能力(慧力)智(决断)能(见识)图5.7: 人类内在精神力素质结构要素关系图1.信心:自我效能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即一个人在拿得定(定)、见得透(慧)的前提下,愿意自觉努力做事的一种内在意愿或无畏的气势。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认为他的能力无法做得到,也看

3、不清其过程的时候,他是不会去采取(精进)努力的行动。子曰:“人无信无以立。”孔子教育其学生:足信、足食、足兵等三事最不可或缺的是什么时,突出强调了“足信”是高于“足食”和“足兵”的。一句话,做事的前提是一个人的胆气,人最终是受其主观精神状态所左右,古代兵家砥砺其士兵,是告以有利,蒙其不利,勇锐其志,奋其精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士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方有千变万化之妙用”、“狭路相逢勇者胜”。无胆之人不足于论事。但一个人的信心究竟应怎样呵护?“定”、“慧”是信根的二大根本来源。“定”即是实际做事的能力,俗语道:“拿得定”。“慧”是理论上对某问题系统全面了解的程度,俗语道:“见得透”。一个做事经常成

4、功的人,其精神自然有一种自信笃定的气质,但倘若无谦虚全面的智慧来调济,则会产生“自傲”、固执乃至刚愎自用的缺失。同样,一个人如果对某一问题的前因后果有足够全面系统的了解,即是事物没有发生或没有采取行动,他也有足够的信心预言某事物必定发生或只要这么做,最终一定会成功的高度自信。但是光有理论指导,而实践中经常碰壁,没有“定”力相辅,也会导致信心的丧失,乃至于自卑情绪的产生。更谈不上精进努力。因此,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定慧”力量均等协调基础上的一种虚心无畏的精神态势,偏向“定”或偏向“慧”均会产生“自傲”和“自卑”这两种精神偏向。同时,大家还应意识到,任何一个人精神状态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在识别企业家

5、人才时,并不是你提醒他一下,他就立刻能改过自新,而仍然是要依靠一个相当长的精神熏陶的过程。2.精进:动力机制即是自身不断努力的一种过程。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不懈地追求,前提是在信心的基础下,即确信自己有能力或可把握预见的前提下,对自身未来需要的一种希求向往以及试图摆脱自身过去、现在、未来的痛苦或恐惧而自发地产生不断鞭策激励行动的一种努力态势。没有信心,自然不会去自发努力,光有信心而不去努力,也是同样不能成功的。所以也应注意好“信心”与“精进”的平衡,相辅相成。如果压力或愿望过分地强烈,而欠缺方法智慧地引导,就会产生盲目躁进、欲速不达的偏失;此时就需用“定”力来稳定调整。同样,如果对危机没有清醒的意

6、识,又会产生懈怠荒废的差失;此时就需用“慧”力来警觉调整。一个人只有不断精进努力才能达到凝神专注,用志不分的境界,最终步入成功的彼岸。如何呵护“精进不懈”这种精神态势,当然这与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有着很大的关系。常言道:“逆境出人才”,一个从小饱受苦难的人,对于能够使其脱离苦海的目标,常常具有一般人所不具的奋发向上、努力不懈的精神态势。当然,应注意到“苦难教育”是对于那些意志坚定、信心无畏的群体有着良好的激励作用,对于那些信根羸弱、意志欠佳的群体常有摧毁致命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远大理想的向往,更能从正面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正如斯大林所说:“只有伟大的目标,才能导致行动。” 从医学等生命

7、科学规律所指示那样,即使是乌托邦式的理想也能给人带来动力和向往。3.定力:执行力度是指一个人清晰专注、身心愉悦的做事状态。是一个人在不懈精进努力后,身心高度和谐统一,最终必将成功的精神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成功的企业家的定力一定是与其清晰的智慧相平衡。昏沉的专注只会导致鲁莽,散乱的工作态度根本无法成功。古人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为突出的成功素质。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曾国藩云:“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个成功的人且不论其是否为“企业家”,其眼神均是极有特色的,也是其内在精神定力从内而现的一个重要观察目标。不仅可察知其能,亦可辨其邪正,成功的企业家均具备

8、非凡的识人之能,这与其内在精神定力之高是密不可分的,并直接关系到其实际做事的能力,远非口头喷涎泛泛之辈所能识别或望其项背的。为了能简要描述清楚“定力”之内涵外延,可用凸透镜聚焦来比喻,一根火柴只有将凸透镜之焦点聚于火柴头上,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即可点燃。定力亦是如此,定力是将人的精神能量长时聚焦于目标而最终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但是,人的精神念头是时刻在变迁不停的,最容易出现的两种偏失即是“昏沉”和“散乱”。比如焦点不集中在于目标上,必定会导致昏沉模糊,心思不断浮动或被外界所诱,散乱不停,更难聚焦于一点。所以真正成功企业家的定力一定是其精神“清而亮,凝而专”的状态。不清晰则见识慧有限,不持久则难以发生

9、质变,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过是其内在定力的外现,即在其准确的决策之下,将人、财、物高度和谐统一于目标而最终实现的过程。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信用的缺损,良好的定力常常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危害,德才兼备,企业家用人不可不察。4.慧力:决断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智慧非聪明。耳聪目明,人人皆备,但能识人所不识,见人所在地不见,则远非常人所能,成功的企业家对模糊事物的判断的准确和把握的力度,均非一般群体所可企及。聪明是从自我角度出发,而智慧是从虚心忘我角度去观察思考。智慧一是指理论上系统全面的了解,二是指实践中所直觉观察得到真实智慧,它要求企业家还必须与“定力”相协调平衡,否则只能是参谋之材,还会导致马谡

10、之流的自以为是,关键时刻的犹疑不决。同时,也要与“信根”和“精进”相协调,胆大还须心细,看到还须手到。互相协调,缺一不可。在智慧指导下的成功与自我聪明下的成功,其结果和时间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真正的企业家其见识和胸怀,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是在大智慧的指导下,才能取得共同发展、长治久安、百年不败之奇迹。对于成功者慧力的识别更应着重其人生理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即从其大局观,系统性和持久性等来着眼,当然这还是一种理论上的指导原则,还须在“定力”的呵护下,在现实和实践中予以贯彻落实,成为真实的智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直觉把握。否则,即可能产生“自以为是”或“犹豫不决”的两种偏失。胆

11、大心不细,容易自是而且易盲信。单纯努力而不知方法,事倍功半且易挫折。总而言之,没有智慧的行动,流于鲁莽,没有行动的智慧,浮于形式。定慧均等,才是成功的企业家所必备的素质。5.念力:自我管理可以理解为“自我反省”和“自我修正”组成的一个范畴,或称之为“监察”和“调控”,古人曰:“正知”和“正念”。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总调度。由上可知,“信、进、定、慧”四方面力量都必须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只有中和的平衡,才能协调发出最大力量。而“念力”正是他们的自反馈总管,协调和平衡这一切,它会时刻密切注视前四种精神状态及其所派生出的八种偏失并及时加以调整,使得自我的身心统一协调安适,专注于理想和目标。这也是人类乃至企业的本质是动态平衡的耗散机构所致。古人所言“中庸”之道无疑蕴含着至理。人的心是脱离不开思想念头的,没有持久的自我反省、自我修正是无法调整和协调自我心态的。只有确立了人类精神状态的(五种)系统框架,以及五种精神状态正确的标准和可能产生的偏差,才能识别出成功企业家所应具备的成功者的心态,并进而自我反省和修正自我的状态而成为成功的领导者。但它观照和把握人类行为的重要前提:就是要事先明白人类精神世界的客观规律。而我们所研究的方向和价值也正在于此,只有认清规律,才能把握规律。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