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笃行录(注释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824341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凤仪--笃行录(注释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王凤仪--笃行录(注释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王凤仪--笃行录(注释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王凤仪--笃行录(注释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王凤仪--笃行录(注释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凤仪--笃行录(注释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凤仪--笃行录(注释版).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3凡例 一,本录叙述家父事迹约分七时期,一为人牧牛;二为人佣工;三在家力田;四从善宣讲;五庐墓尽孝;六赴东劝导;七兴办女学。晚年事迹嗣后再为续录。 二,用浅俗文言体以其便阅看,又省文字。 三,纪录事迹采实主义,力避虚妄繁之弊。 四,每节后之附言亦国华之证明,是否合理深望赐阅者见教。 赘言 家父行年七十,而自幼至今几无一事与常人同者,以其天性独厚,凡事莫不本乎良知尽乎良能故也。当笃行劝导之时,往往述及本身之行为,竟令人眉飞色舞欣然悦服,以身教者从古人之言,信不诬矣。凡信仰家父者,佥 佥:qin,众人,大家;全,都。以辑成小传为必要。然东鳞西爪又非所宜,且耳食者莫如目睹,传闻者何若亲尝。华对

2、于家父之往迹,或躬亲经历,或传述确凿,均有迹象之可寻,决非无稽之烂语。兹举其荦 荦:lu,特出,明显。荦大者草述七十二节,晚年之事迹不与焉。惟以时会不同事迹或异,恐滋阅者之误会。每节后附记数语以资政證明而免误解。但华之家父既未读书问字,而华又才短学陋,乖謬舛 舛:chun,错误,错乱;违背。错应属良多,甚望海内外道德君子大雅名流于鉴阅之中赐纠正之教,实为作述者之馨香企盼也。 不肖 国华 谨识一、牧牛 实力尽职 国华家父(18641937)年幼时,因家贫,十四岁,即在家叔王树德家牧牛。每日除入山牧牛外,如洗碗烧炕、喂猪狗鸡鸭,并挡鸡架猪圈等,凡东家有命者,无不按部就班,依时办理,风雨不误,不令东

3、家分心,因此东家非常满意。 国华授徒时,常言人有应尽者三:一曰尽性,二曰尽伦,三曰尽职。然分之则为三,合之则为一。蓋不能尽性者,则尽伦尽职,均无望矣。家父在牧牛时,而能听从东家命令,凡应做者,风雨不误,所谓尽职是也。其后一生所行,无不如是尽职。此其所以异于常人也。 仁至义尽 家父牧牛,不与其他牧童同在一处牧放。因见其他牧童,将牛羊围在一处,不问草之足食与否。一或出圈,即施行毒打,甚至有打断足者,有伤痕疮蛆者,有食不得饱生病而死者,有以强凌弱因而负伤者。家父见此种种情形,非常痛心,所以牧牛二年,未打伤一牛。病弱者,另行牧放,不令同群。生息时,尤特殊照顾,不令受伤。冬日晚间,常将牛犊置于伙房内,因

4、此孳生甚多。且常谓牧友曰:因有此牛羊,东家方与我饭吃。我若不注意令其肥大繁孳,岂非太无心肝乎? 孔子尝为乘田 汉代赵岐对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所作注释:“乘田,苑囿之吏也,主六畜之芻牧者也。”后用以指小吏。,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又古人当官,谓之人牧。家父牧牛,不与他人合作,对于牛羊,爱护周至,洞悉其他牧童残虐牛羊情形,毅然改善,并言牛羊是有饭吃的根本,一片仁至义尽之心理,溢于言外。非天性独厚,乌能如是乎! 孝行一 家父牧牛于族叔家,本在同村之东首,暇时到家探望祖母,无论祖母给与何等食物,皆不肯食。问之辄曰:我食之甚饱矣。蓋其心以为如在家内食物,祖母必以为东家饭

5、食不良,每日食不得饱,贻祖母忧。故尔数年不肯在家中一食,所以安祖母之心也。 人在幼年,本为食欲增长之期,平常儿童,往往到家要求,以满足其食欲,而家父竟能节制其食欲,以安母心,即此一端,亦非常人所能及矣。 孝行二 家父以家贫故,虽登山牧牛,而足不著鞋。祖母为其制作,以兄弟皆欲著新鞋,故不与之争。又知祖母制作之难,故每日登山,而足不著鞋也。一日,东家命赴戚家,始而欲向家中取鞋,继而又恐母亲为难,乃跣足而去。次日,归以告祖母,祖母责曰:汝不着鞋,而赴戚家,宁不令人笑我乎?!家父默而不言。 人在幼年,孰不欲衣履完备,况出赴戚家乎!家父始而欲取鞋,继而念母亲为难,竟跣足以去,其孝念纯笃,为何如乎?及归见

6、责,默而不言,非天性至孝者,又乌乎能! 孝行三 敝县习俗,幼年常穿兜兜(一名腰子)。一日,祖母为家父做一兜兜,未及著穿,而家父之三四两弟,竟因此争吵。家父见而谓之曰:我素不喜穿此物,可以与弟等。去后誓言曰:我终身不穿兜兜。后果如其言。 不争衣物,孝悌兼尽矣。立志终身不用其物,尤为特点。家父常谓人宜用志向为主,牧牛时即立终身不用此物之志,又何怪为其特殊之人乎?二、佣工 心细如发 家父以贫故,十七岁,为人佣工(俗名扛活,又名年造)。初到时,先考察东家心理及其做法。见其院落清洁,器物各有定所,则知其有整洁之习惯,一举一动,务求其整洁;见其田园,畦径井然,土壤肥沃,粪肥充足,则知其有切实之习惯,无论何

7、时,不能草率。反之,则不好整洁者,整洁则以为误工;草率者,切实则以为迟慢。所谓做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者是也。家君初步做活,即知考察东家心理,故所到无不欢迎云。 国华授徒时,常以主从二字解释君臣之伦,一主一仆,即有君臣之分。倘臣而不受君命,任性自为,未有不意见横生、冲突屡见者。欲其君臣一体、主仆一家,又乌乎能?若家君者,诚得主仆之道矣。 忍耐过人 县境团山子村,高宅,系石匠,其妇以龌龊著名,因之雇人无应者,或应之皆中途去。家父以家贫故,因佣值较高,乃允为之做秋工三月。他人皆期期 期期: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以为不可。家父曰:无论如何,必全始终,决不如他人中止也。至其家,见锅台灶下,污秽异常。而水

8、缸内,常年如未掏一次者,其臭味令人掩鼻。家中幼儿三,屎尿皆在屋内,不外出,且不收拾。工人到屋内食饭,小孩在炕上遗屎,但以衣盖其上,俟工人去,唤狗食之而已,不加揩拭。以故屋内秽气薰人,蝇飞薨薨 薨薨:hng,群的昆虫一起飞的声音。,食物或酸或臭,气味更不堪下咽也。家父初到三日,未得一饱,及后立志,吃饭时不以目看,不以耳闻,不以鼻嗅,且自谓曰:我仅佣工三月耳!倘终身得此等妇为妻,将若之何?因每日自到园中取青菜以佐食,毫无厌烦意,且尽力为之工作。东家逢人辄道曰:我家月工,真绝无仅有人也。乡裹闻者,无不佩服其耐心过人,争相雇佣云。 吃苦耐烦,乃事业之根本!故乏耐苦心者,乃人生之大缺点。家父处污秽不堪、

9、臭气逼人之家,而能全始全终,获耐心之名誉,其亦仁者先难而后获之理欤!又谓如自身得此等妇为妻,将若何,是真所谓行恕乎!圣人之道,皆本至性,不假外求,于兹益信。 好察迩言一 家父幼时,寡言笑,好沉思。每遇疑难,辄再四索解,得其究竟而后已。因与人夯活,对于夯活二字,加意追索,三月始得其意义。谓做活二字,必须做活了,不可做死了。东家方面,因有此做活者,田园中禾稼菜蔬,均得生活滋长,而一家赖以生活矣。自己方面,因得工资,家人亦赖以生活。不特此也。做活之人,须将东家事事物物,竭力尽心,东家必于工资之外,有特殊之辅助。倘遇急难,必不致受困,生计因之而活动,急难因之而解除。主仆之情,无异戚友之亲,一心一德,相

10、爱相助,此之谓做活了。常人为人做活,挑剔饮食,工作且不尽力,身为主仆,心似路人,所谓走一处弃一处者是也,此之谓做死了。家君自觉悟此理后,凡到某家做活,即立志曰:不做活了,不能离去此家。盖得力于做活二字之真义也。 顾名思义,正名定分,圣贤之垂训昭昭也!奈世之人习焉不察,居其名而不究其实,以致百事俱废,日形退化。家父自幼未曾读书,不知好察迩言之谓何,竟能将做活二字,费数月之研究,得其真义,则身体而力行之。其一生得力处,尽在乎此。所谓致知力行者是也。 好察迩言二 某年春旱,既入夏,久雨不晴。田中草满,几不能锄。家父为人佣工,率数工人锄田。途人见而谓之曰:此田真愁煞人矣。工人有答者曰:哪儿的话呢!这才

11、是卖工夫的养老儿子呀!(盖因地荒,卖工夫的方能多得钱,且有人用也。)语毕,大家一笑。家父闻其言,深思之,颇有意味。自此得知凡事皆有好处,能从反面得好处,方能免去苦恼。故每遇人有苦恼事,即由反面取好处,劝人颇多。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之言也。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圣哲之言也。常人不能于福中见祸,故平日则骄惰是尚,恣意妄为,偶遇挫败,则一蹶不振。是即不明祸福相倚之理欤。 仁心仁术 家父佣工于县境团山子南屯李宅。东家以四旬无子,娶一妾,系蒙古人。因附近出煤窑,故煮饭均用炉。其妻王氏甚妒。妾初到,不善用炉,故每日所煮之饭,非生即焦(俗名胡巴)。东家每食饭,即动怒,蓋恐工人食不得饱不能出力做工也,

12、因而毒打其妾者数次,其妻不惟不助,且暗自得意焉。家父知其情,故于每日吃饭时,如所煮之饭不堪食,必较常时多吃。东家共桌而食,问曰:今日之饭不好,何以食之甚多?家父曰:我素喜食此等饭,所以多食。随劝东家勿动怒,久而自然得法矣。如此者半载,其妾始知用炉之法。东家谓家父曰:我知汝真良心人也。以后如有何难事,凡做到者,必助汝。其妾尤感激,盖因多食饭兼劝告,得免于毒打者不知凡几也。 仁心仁术,随在可施。特患人之不用耳。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信然!家父为人做活,而能多食生焦之饭,以安东家之心,东家之怒,月余不厌,致令东家認为良心人,真所谓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其仁心仁术,可谓随在而施矣。 志

13、在古人 家父佣工于锦县城西十里台。张宅东家系读书人,每于工人在院内外工作时,辄立其旁,讲今古奇观等故事。工人皆不愿听,家父则以为津津有味。听说吴保安弃家赎友、羊角哀舍命全交二事,尤为心服。私行立志曰:我当效此人。后为杨善人荫轩办官司,即实行其志也。 家父劝人常言:今人念书,我能吃书。念书者,念于口头而已,不能行于身上;吃书者,如食物然,必慎思焉、明辨焉、笃行焉。家父听故事,即立志仿效,身体力行,所谓吃书者即此。 志在祖先 家父佣工于张宅,因系戚家,对于高祖父之生前事故,颇知其详。高祖父系读书人,通时文,兼善书法。每当冬腊月间,附近市镇商号大户等,皆来迎接书写门联(即春联),故远近无不知名者。东

14、家对家父侃侃而谈,家父闻之,不胜感叹,私心自问曰:我之曾祖如此,而我则目不识丁,使死而有知,将何面目见曾祖于地下乎?但我身既不能读书,将来有子嗣,虽贫为乞丐,亦必令其读书识字,以继祖先之绪。华之读书识字,正基于此。 国华授徒时,常谓人乃祖先之代表,故为子孙者,不可忘祖先,尤宜存光宗耀祖之志。家父闻人谈先人事,即立志继承,是即所谓孝子贤孙之本来面目欤! 立志矫俗一 家父每见常人佣工(俗名找活),主仆两方,互相争论,甚有因差钱无几,而事不谐者(俗名不妥)。因立志曰:我当一个不讲价的佣工者。因之无论到某家佣工,均由东家作价,未曾争论一次。惟工作时,特殊注意其事物,故初年似乎工资较少,而次年则增加甚多

15、。又家父之体格瘦弱,而不魁梧,虽工资较少,且常自足曰:以瘦弱之身,而能与身体魁梧者比,真幸运极矣。 君子喻义,小人喻利。家父为人佣工,即重义务而轻权利,真特立独行者。虽不争工价,而次年之工价必增,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也。且因身体瘦弱,得如许之工资,对己则知足,融融然而常乐;对人则尽力,孜孜焉而不怠。人之服务社会国家者,不当如是耶! 立志矫俗二 家父在锦县城西十里台佣工,距家一百三十里。每当上工之前二日必到,工满后二日回家。数年中,未曾误工一日,早起晚眠,凡应做之活计,未曾用东家吩咐,宜问者问,宜做者做。尝谓:他人佣工,视东家之家为他人的;我之佣工,视东家之家为自己的。 人饥己饥,后稷之所以教稼;人溺 溺:陷于困境。己溺,大禹之所以治水。视人事如己事,未有不尽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