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241847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 常德菊背景与导读可能性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不确定现象,即数学中常说的随机现象。学习随机现象必须进行大量的观察和试验,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学

2、生通过亲自实践、体验,才能可以很好地理解不确定现象,从而更好地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并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第一次教学 老师出示一个装有很多蓝色五角星的盒子。师:“只要谁能摸到红、黄、绿这三种颜色中的任何一种星,谁就可以中奖得到一个幸运星。有人想试一试么?”(然后任选3名学生摸星,没有一个学生摸到幸运星)师:“为什么上来的同学都没有摸到红、黄、绿色的星呢?” 生:“唉,我好倒霉啊!” (老师却没有在意同学们失望的心情)生:“盒子里都是蓝色的星吧”师:“恩,同学们猜的真对!我这个盒子里全都是蓝色。 那么继续让你们摸一个星,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生:“ 肯定是蓝色

3、的星” (板书:一定)师:“那么不可能是什么颜色?”(教室里沉默了一会儿)生:“不可能是红色!”生:“不可能是黄色,也不可能是绿色” (板书:不可能)师:“要是我在盒子里也放几个红、黄、绿色的星,那么摸一个星会是什么情况呢?” 生:“恩,都有可能。”生:“可能是红色,可能是黄色,也可能是蓝色,还有可能是绿色” (板书:可能) .反思一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发现的知识往往会深刻地烙在记忆之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情绪高昂,思维活跃,整个学

4、习过程才能达到积极自主参与的状态。这样,数学问题也才会自然地被学生发现并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同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应该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在第一次教学中,老师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强加于学生,过早地帮助学生对于一种急需猜想与验证的现象下结论,看似循规蹈矩的课堂却对学生的想象与探索的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扼杀力。对于学生比较失望的心情,老师也没有过多的关注,以至于后来的教学氛围冷冷清清,学生始终提不起兴趣。(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对这部分的内容教学进行了改进。)片断一:第二次教学 1、第一轮摸球:老师出示1号、2号盒子,根据班上男生爱争强好胜的特点,我有意设计让女生摸全部装有黄球的1号盒子,

5、而引发男生对于摸球现象的强烈质疑首先,老师公布比赛规则:“请男女队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进行摸球比赛,摸到黄球的队奖励一朵红花!” 话音刚落,教室里马上就沸腾起来:“男生队加油!”“女生队加油!”“闭上眼睛!不许偷看!”在师生共同的“一、二、三!”预备声中摸球比赛开始了。2、第二轮摸球: 按照预定的计划,第一轮比赛女生队获胜。男生队马上表示不服输,要求再来一次。第二轮比赛刚结束,男生们就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生:“不公平!不公平!” “女生好痞呀!”(引得听课老师轰然一笑) 师:“那男生们能说说为什么不公平吗?”生:“女生队的1号盒子里肯定都是黄球!”生:“我也敢肯定1号盒子里全是黄球!”师:“恩,

6、假如你们的猜想是对的话,那么在1号盒子里再继续摸一个球,应该是什么球的呢?” 齐答:“黄球!” (看来1号盒子里是黄球得到大家的公认了)师: “怎样才能知道你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呢?”生:“打开看看。”“我们偷看一下吧。” 师:“好的,按你们说的,我们一起来偷看一下,看看这个盒子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教室里一阵哄笑)老师接着摸球,一直摸完都是黄球。女生发出了胜利的欢呼声,男生仍然叫着不公平(验证)师:“女生每次从盒子里摸出的都是黄球,如果换了男生,你们还能摸出黄球来吗?为什么?” 生:“那当然能了!要让我摸的话,一定是个黄球!” 生:“盒子里装的都是黄球,随便摸出一个肯定是黄球,谁不会?!

7、”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黄球盒 一定 是黄球师:“男生队说的真好!那你们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男生队的运气这么差呢?”生:“2号盒子里根本没有黄球,当然摸不出摸球了。”生:“我觉得男生队的盒子里装的是紫球和白球。” 生:“也有可能2号盒子里只有一个黄球,太少了才摸不到”师:到底谁猜的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 师将2号盒子里的球倒出,结果是3个白球,3个紫球。不少的男生不由自主地唉呀!几声。 师:“今天的男生队虽然没有摸到黄球,可是他们不灰心,反而积极去思考并发现了盒子里的秘密,你们说应不应该给男生队奖励一朵红花呢?”生:“应该!“(教室里“耶耶”声一片。)师:从2号盒子里任意摸出一

8、个球,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充分让同学说)不可能 是黄球(根据回答,板书:紫、白球盒子 可能 是紫球,也可能是白球3、公平分球。师:“大家都觉得刚才的这场比赛不公平,那么你有办法使比赛更公平一些吗?”生:“把1号盒子里的黄球平均分一下,给2号盒子3个黄球。”生:“2号盒子也要拿出3个球还给2号盒子。这样就公平了。”师:“同学们的主意很好。有人愿意来重新把盒子里的球装一下吗?”生“我愿意!”“我想分” (指名学生重新分球并装好)师:“猜想一下,如果现在从2号盒子里只摸一个球,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生:“这下可能是黄球了。”生:“也可能是白球,还有可能是紫球”生:“三种颜色的球都有可能。”反思二

9、 对比前后两个片断,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调整,学生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去探索知识,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来揭示了生活中的现象本质,并从中获得了成功与喜悦的体验。老师也能够借着契机与学生进行平等性对话,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以更好的体现。片断二:第一次教学 (1) 师:像这样的“一定”“不可能”“可能”(板书)的三种现象,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用手势来判断画面中的现象,是“一定”就用手势“”,是“不可能”就用手势“”,是“可能”就用手势“O” (出示课件)。A、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B、三天后下雨。C、太阳从西边出

10、来。D、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E、月亮绕着地球转。(2)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的可能性大?你还会用“一定”“不可能”等词来表达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吗?反思一学生在前面的游戏活动中已经初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他们应该是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理解和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相关现象,从而达到增强对“可能性”更深层次的理解。但是由于我所列举的事例很多都是与孩子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的,而他们的现有的知识水平又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特别是习题中的天文地理方面的自然现象比较多。所以很多的孩子都是胡乱猜测的。在第二个环节中,老师提的问题过大(日常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的可能性大?),指向不明的问题让学生也

11、摸不着头脑,教室里沉默了好久,都没有人应答。片断二:第二次教学 1、导入课题:师:像这样的“一定”“不可能”“可能”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把这些统称为 事情的可能性(板书)2、(课件出示习题):请你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去判断一些生活中的事情。A、 师: “空的玻璃杯从高处落在坚硬的地上,玻璃杯会破吗?” 生:“会破。玻璃杯太薄了。” 生:“不会破!”(大部分学生啊了一声) 生:“不可能!” 生:“因为有2个玻璃杯套在一起,外边的一个破了,里边的那个还没有破呢”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不过,如果是一个杯子呢,会破吗?” 生:“还是会破的”B、 师:“王阿姨快要生宝宝了,会是女孩吗?”

12、 生:“可能会” 师:“还可能会是什么呢?”生:“男孩。”生:“不可能是女孩!”师:“为什么不可能?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因为王阿姨去做B超了,医生说是个男孩呢。”(又引发了一阵哄笑)师:呵呵,你懂的还不少呢!可是就算做B超了,就一定能肯定是男孩吗?“生:“那也不一定。要是医生看错了呢?”师:“对!做B超也有可能看错的时候,现在的医院已经规定了不允许向病人透露小孩的性别,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王阿姨快生宝宝了,可能是女孩也可能是男孩。”3、想一想:你还会用“一定”“不可能”等词来表达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吗?4、听老师命令:拿学具(1) 不可能看到铅笔;(2) 一定能看到文具盒;(3) 可能看到铅笔,也可能看到橡皮。)反思二 在第一次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删掉了一些自然现象方面的判断,而增加了不少的学生身边常见的鲜活的事例,并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尽量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明化,将“可能性”这种深奥的教学内容尽量设计成了符合低段学龄儿童的思维特点的数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探索,并通过参与具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初步领会到一个深奥的“可能性”问题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