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简答题.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11686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简答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心理咨询师简答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心理咨询师简答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心理咨询师简答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心理咨询师简答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简答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简答题.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下):简答题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初诊接待(一)、初诊接待的程序(如何进行初诊接待):1、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2、使用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3、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那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5、想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7、向求助者说明其权利和义务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二)、心理咨询室应具备的条件: 1、能显示专业的特点 2、具有保密功能 3、提供适当宽敞安静的空间 4、配置舒适的座椅 5、配置必须的设备 (三)、保密列外的情况:1、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2、

2、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3、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4、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5、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6、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四)、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1、尊重求助者的自主性 2、体现咨询师的诚信 3、避免对求助者造成伤害 4、使求助者获得安全感 5、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摄入性会谈(五)、如何进行摄入性会谈: 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范围 2、确定提问方式 3、倾听 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 5、对会谈内容归类 6、结束会谈 (六)、确定会谈内容依据的参照点: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

3、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七)、会谈法的种类: 1、摄入性会谈:通过会谈了解求助者的客观背景资料、当前感受、状态、咨询动机和期望 2、鉴别性会谈:通过交谈和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 3、治疗性会谈:针对心理问题、行为问题 4、咨询性会谈:针对健康人的某些问题 5、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求助者发生意外(八)、不恰当提问带来的消极作用: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信息 5、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范心理 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4、 (九)、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 1、可接受:适合求助者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兴趣 2、有效:病因针对性、个性发展矫正、探索深层病因、鉴别诊断、改善认知正确理解问题 3、积极:对改变求助者态度有积极作用 (十)、摄入性会谈应注意的问题: 1、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立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摄入性会谈后不能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引起求助者的误会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十一)、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如何进行?1、 按提纲整理归纳一般材料2、 按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

5、资料3、 按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4、 判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并予以说明(亲友、转诊中介人)5、 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整理(十二)、个人成长史包含的内容: 1、婴幼儿期 2、童年生活 3、少年期生活 4、青年期 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十三)、按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1、 精神状态(知情行、人格)2、 身体状态(躯体异常、体检)3、 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工作动机、考勤、社交)(十四)、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1、 非专业观察者依据日常生活观念,从自然角度看问题2、 从医疗或病理学看倾向于有病3、 行为主义心理学或

6、教育工作容易强调是学习、行为、认知方面的障碍4、 生物学取向心理工作者倾向于从人的发展生长角度看问题,自我发展受阻碍5、 生态学观点觉得是与环境失去了平衡第二节 初步诊断确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一)、收集临床资料的不同途径: 1、主诉(对症状的自身体验) 2、家属报告 3、摄入性会谈 4、临床观察 5、心理测验 6、作品分析 7、其他(二)、#工作程序: 1、按上提分类填写收集到的全部资料 2、按先后顺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集到的各类与临床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3、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1)多数与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在个体发展中持久的存在着并

7、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形式,其本身性质不变(三)、#资料注意事项: 1、来源的可靠性、真实性(经验证) 2、分析时不能有主观随意性,须符合客观逻辑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四)、#工作程序: 1、根据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进行衡量 2、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 3、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心理问题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健康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五)、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内外一致)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内部一致:知情意)

8、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前后一致)(六)、鉴定的工作程序: 1、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三原则 2、对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3、确定工作范围 (七)、工作程序解释注意的关键点: 1、典型症状的诊断价值 2、辨识求医行为 3、甄别求助者对症状是否“自知” 4、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心理问题诊断(八)、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方法: 1、分析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 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三原则、典型症状)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两种:常形、变形 四种:趋避)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5、确定求

9、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6、形成初步诊断第二章 心理咨询技能第一节 建立咨询关系 (一)、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含义+意义+因素) 1、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咨询中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1)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展开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 (2)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 3、 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 (1)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等等对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

10、为方式、对心理咨询师的的反应等 (二)、如何建立咨询关系?1、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咨询中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1)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展开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 (2)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3、与求助者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尊重 (三)、尊重的意义: 1、使求助者获得自我价值感,尊重本身就会产生助人的效果 2、使求助者对咨询师产生信任感,强化动机、端正合作态度、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 3、激发求助者的自尊心、信心,使之具有改变自我的力量。(四)、恰当对求助者表达尊重应注意的问题: 1、尊重意味着

11、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无条件接纳 (接纳求助者的一切,无条件的接纳求助者的全部,中立态度、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2、尊重意味着平等(主动忽略) 3、尊重意味着礼貌(不批评指责、不歧视嘲笑、不冷漠无情) 4、尊重意味着信任(尊重的基础、前提) (1)相信求助者有解决心理问题、改变自我的主观愿望 (2)相信求助者需要解决自身心理问题 (3)相信求助者可以通过对自身的努力最终接解决自身心理问题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接纳保护、不赞赏批评、不随意传播) 6、尊重意味着真诚(双方真诚、适度表达、积极促进) 7、咨询是难以接纳求助者时可以转介热情(五)、理解热情的意义,对求助者表达热情,应着重理解和掌握: 1、

12、在初诊接待阶段打好热情的基础 2、通过倾听和非言语行为表达热情 3、咨询中耐心、认真、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帮助其整理、指出、放松、全部接纳、肯定鼓励、参与性技巧) 4、咨询结束时,是求助者感到温暖: (1)感谢求助者的密切配合 (2)咨询小结 (3)布置作业 (4)告知注意事项 (5)对求助者适当鼓励 (6)促使求助者回去后继续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 (六)、表达热情注意事项 1、有始有终的保持 2、认真而热情帮助其表达 3、做好倾听、循循善诱、不因表达内容而指责 4、受阻时表现热情耐心 5、出现反复时表现热情耐心真诚(表里如一) (七)、意义: 1、维咨询营造安全、自由的氛围 2、为求助

13、者提供良好榜样(八)、把握真诚应理解和掌握的问题:(表达真诚注意事项) 1、不等于实话实说(遵循即对求助者负责又有利于求助者成长的原则) 2、应该实事求是 3、不是自我发泄 4、表达真诚应适度 5、还体现在非语言交流上(身体姿势、声音、目光、语调) 6、考虑时间因素(根据咨询进程而有所变化 、前期倾听不虚伪、后期表达观点评价) 7、坦诚(如实相告)共情(内容反映+情感反应) (九)、#含义: 1、深入体验情感思维 2、把握经历与人格的关系,理解问题实质 3、传达:表达求助者内心世界体验及所面临问题,影响对方并得到反馈 (十)、意义: 1、咨询师:设身处地,准确理解、内心世界 2、求助者:被理解、促进良好关系建立 3、鼓励促进:自我探索、自我表达、认识自我、双方深入交流 4、直接起到明显助人效果 (十一)、缺乏共情的后果:1、 求助者感到失望,丧失继续咨询的信心2、 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3、 影响求助者自我探索4、 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十二)、正确理解使用共情要点:1、 从求助者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问题2、 设身处地的理解求助者及其问题3、 因人、因事、视情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