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11549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与思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上海市子长学校 黄宏慧内容摘要: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必备的要素进行调查,在调查分析学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值得思考和可行性的措施,从而加快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步伐。论文纲目:一、 提出对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现状调查的原因二、 调查的方法与对象三、 调查的结果与说明:1、 学校信息环境的建设2、 教师对课程整合的认识3、 教师对课程整合所具备的能力4、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总体情况5、关于师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四、 针对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现状的分析五、 对策与措施:1、 确立信息技术课题是实现学校现代化目标的支撑点2、 科学管理、抓好骨干,是“课程整合”

2、的前提3、 提升师资水平,是“课程整合”的关键4、 设置校本课程,是提高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必要措施5、 加大建网和应用力度,为课程整合开辟有效渠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与思考一、提出对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现状调查的原因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已成为我国基

3、础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那么,我们目前在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距离有多远呢?本篇调查报告对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具备的要素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学校的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尽快达到推进本校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步伐的目的。二、调查的方法与对象: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象是本校教师与学生两大群体。1、教师问卷概况: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93份,回收问卷93份,有效问卷93份。调查对象是我校中小学在职教师,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共有27题,包括五大类。第一类为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环境调查,如问卷的第2、3、4、5、6、7题。第二类为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价值观调查,包括第10、11、1

4、2、13、23、24题。第三类为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及与学科教学整合设计能力方面的调查,包括15、16、17、25、26。第四类为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方面的调查,如第8、9、19、21、22、27题。第五类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调查,如第14、18、20题。2、学生问卷概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了解学生对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等方面现状,本课题教师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样调查了224名学生,调查对象分布在初中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问卷调查的内容共10题,内容涉及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对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兴趣、认识和态度等。三、

5、调查的结果与说明1、学校信息环境建设:近年来,随着上海“校校通”工程的推进,基层学校在信息技术的装备上迈开了一大步。仅以上海市子长学校为例,(该校是上海市一所普通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上海市普通中小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调查显示,教师中有68.82%自备电脑,学校办公室至少有一台电脑,供教师使用,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两个,学生平均每10人一台计算机,目前校园网已经开通。2、教师对课程整合的认识从教师对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价值观念调查中可以看出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可程度,了解教师在观念上存在的距离。调查显示,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能有效处理学科中的问题占63.44%,

6、认为效果一般的占29.03%,尚可的占7.57%,没有一位教师认为是无效的。从本题可以反映出现代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总体上是认可和接受的。赞同学生在电脑上进行答题或做作业的教师占61.29%,29.03%无所谓,9.68%教师反对。赞同学生网上考试的占59.14%,22.58%无所谓,18.28%的教师反对。赞同在课堂上使用网络进行讨论和交流的占72.04%,无所谓的占9.68%,反对的占有6.13%,这说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教师基本认同信息技术可运用于教学中上课、作业、答题、测试等教学环节。但反对的教师和无所谓的教师也占三分之一,反映出这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在常规教学中的作用不太

7、认同。尤其是反对网上考试多达18.28%,说明传统的考试方法在基层学校具有较大的空间和较强的生命力。另外,44.09%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教学目标。72.04%的教师认为信息可以改变教学方式,75.27%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主要运用于收集、整理、加工,使用教学资源,认可它作为评价的一种手段只占33.33%,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认可信息技术是一种可以改变教学方式的手段,是一种可以辅助教学的技术手段,但认为它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上还欠佳。3、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具备的能力教师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以及在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设计能力是关键所在。调查数据反映教师中有81.72%能熟练进行汉字

8、输入、编辑,72.04%教师能浏览、上网下载信息,60.22%的教师能收发E-mail,能制作信息化教案的只占27.96%。这说明通过信息技术的培训,三分之二的教师基本能运用信息技术,但能制作信息化教案的较少,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不到,说明传统的教案书写方式还占主导地位,这是学校可开发,也应引起重视的一块工作。从15、16、17等三个题目中反映出,本校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用与研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数据显示,教师无此方面的课题占73.12%,无论文的占68.82%,无公开课的占68.82%,有一篇论文占25.81%,有一节公开课的占21.51%。这个数据反映出学校1/4骨干教师在学科教学

9、与信息技术方面有实践、有研究的现状,但也反映出在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方面亟待加大推进力度。在教学实践中使用信息技术,认为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学呈现方式、教学资源的来源和使用,基本都是占一半左右,说明尚有一半的教师未意识到或未体验到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的作用。4、 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总体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中有92.47%认同学校多媒体多功能教学设施配置齐全,使用正常,电子阅览室的使用率相对低一些占62.57%。对目前学校向师生提供的信息技术环境主要是什么?有56.99%的教师认为办公室或机房有电脑,师生能上机,但无法自由上网。9.68%的教师认为不具备良好的运用电脑,上网环境。这说明

10、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还有待改进。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氛围方面,53.76%认为部分教师能自己编写且有电子教案或运用网络资源备课。9.68%和5.05%的教师分别认为有50%和20%以上的教师能自己编写且有电子教案或能运用网络资源备课。这说明学校中形成了一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但氛围还不够浓厚,因为还有19.35%教师认为在学校能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平时也很少谈论这方面事情。有49.46%的教师认为学校师生在校上因特网的周平均人次小于师生数目的3%。此外,只有三成教师认同学校在专题网站、课件与备课资源库等信息资源建立工作,这也反映出学校要在这方面加大建设力度。5、 关于师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11、调查数据显示,有16.19%教师平均每天使用电脑时间在2小时以上,所占比例并不高。1小时以上占19.35%,半小时以上23.66%,半小时以下的比例为3.6%,15.05%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时间使用电脑。说明近40%的教师平时不习惯使用电脑,或未将电脑使用与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未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中备课上课资料的主要来源还是教科书和教育资料占89.25%,只有11.85%的教师备课,上课资料来源于互联网,9.68%的教师使用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备课,把报刊杂志作为备课上课的主要来源占9.68%。这充分说明信息技术在备课这一环节上尚未很好结合。另外,平时不使用信息

12、技术上课的占75.27%,平时每周使用信息技术上课次数为1次的占19.35%,2次的占有1.08%,3次或以上占4.3%,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平时不使用信息技术上课,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程度不明显。此外,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调查显示,73.2%学生熟练文字输入、编辑,73.2%的学生熟悉Window98,47.8%的学生能浏览网页,上网下载,43.3%学生会Powerpoint,31.7%的学生能设计小报,79.9%学生能够使用电脑进行小组交流。这些数据中包括初中阶段未学过电脑的六年级的两个班级,说明近一半的学生基本掌握了学科整合所需的技能。此外,71.2%学生赞同在电脑上做作业,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

13、学中应用能够接受。在学生使用电脑的指向上,显示主要用于打游戏的占35.3%,上网查资料的占39.3%,用于文字输入、制作电脑小报、电脑网页的占38.4%,运用于一些学习软件进行课外学习的只占到10.3%,说明学生在电脑使用的目的上还需进一步端正。四、现状的分析:1、存在的优势(1)硬件基本到位。学校在信息化硬件设施上基本到位,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供了基础条件。(2)观念基本改变。教师中三分之二在观念上能接受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从备课、上课、答题、考试等各个环节,基本接受信息技术的引入。同时,学生对于利用信息技术上课、交流、作业方法基本能接受。师生观念上的接受是学科整合的前提条件。

14、(3)具备一定技能。从调查显示,师生基本具备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所需的技能,这为进一步推进整合工作奠定了较好的操作基础。(3)形成一定氛围。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逐步形成一定的氛围,为学科整合提供肥沃的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1、 教师虽然在观念上接受两者的整合,但从学科的信息技术整合效果来看,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上,还是从备课、上课、研究等方面都未实现两者真正的整合,说明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未真正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未突破,封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存在。2、 学校在为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广上营造的氛围尚不浓厚,教师无法自由上网,学校尚未建立专题网站和电子教案库,说明学校必须加大

15、智能环境的建设,为教师开展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提供服务。3、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科研课题、市区公开课普遍较低,说明学校在信息技术科研方面处于起步阶段,还需深入开展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整合能力。4、 学生在使用电脑时,三分之一用于打游戏,只有10.3%学生运用一些学习软件进行课外学习,说明学生还未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还未真正领略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愉快,必须尽快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五、对策与措施: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全面变革,加快建立由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学习软件、电子教材和“校校通”工程交织构成的

16、信息化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全面整合,为学生构建信息化的学习平台。它为学校办学、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明确方向。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没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点,继续进行封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仍然以知识教育作为追求目标,那么现代化学校是一句空话。教育信息化带动学校现代化,不仅仅是改变课堂教学形式,也不仅仅是改变学习方式,它同时也是一种现代文化环境,先进智能环境的创设,更是体现人的终身学习这一长远目标。为此针对我校信息化现状,提出以下对策措施:1、 确立“信息技术实验课题”是实现学校现代化目标的支撑点:科研是兴校之本,我们力求走出一条科研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融为一体的群众性教科研道路。我校是全国“十五”科研电影课题实验学校。根据学校实际,针对自主发展的办学目标,确立了我校实验总课题:运用影视资源,开展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