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中学开展“四品八德”主题教育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810909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湾中学开展“四品八德”主题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龙湾中学开展“四品八德”主题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龙湾中学开展“四品八德”主题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龙湾中学开展“四品八德”主题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龙湾中学开展“四品八德”主题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湾中学开展“四品八德”主题教育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湾中学开展“四品八德”主题教育实施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龙湾中学开展“四品八德”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湾龙中学开展“四品八德”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省、市中小学育人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增加家国情怀、提高文明教养、强化责任意识、坚决抱负志向,不断提高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立者和牢靠接班人。 二、德育目标 (一)总目标:培育具有“爱国爱家、文明雅行、学会尽责、胸怀抱负”的初中生 (二)学段目标:七年级:对新生进展“法纪校规”、“爱校爱班”教育,新生要以军训为契机,仔细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根据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原则,养成

2、良好的行为标准。 八年级:在抓好养成教育根底上,对学生进展“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以治理,促学风,同时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使学生了解和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及把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坚强英勇的心理品质和自我教育力量。 九年级:对学生进展“抱负、前途、信念“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抱负、道德抱负、职业抱负、社会抱负,确保每个毕业生以胜利者的身份进入高一级学校。 (三)详细目标:1、实施“四品”教育,旨在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安康的心理品质。 2、实施“八德”教育,旨在培育学生优良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三、活动时间 *年

3、3月至*年12月 四、组织领导机构 1、组长:z 2、副组长:z 3、小组成员:z及各班主任 五、职责分工 1、校长室:讨论制定教育目标和总体规划,规划阶段性工作,制定措施,指导教育实施过程,准时评价催促。 2、工会: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四品八德内容,抓好师德师风建立;实行师德考核。 3、政教处:详细引导分层落实各学段“四品八德”教育的详细内容、活动载体和实施途径;落实整改方案;组织观摩学习、总结活动。 4、教务处:落实德育课程目标与要求,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德育 课程和心理安康课程,确保开好每周一节班队课,加强德育课程 教学,促进学生道德学问内化。加强地方、校本德育课程建立,依据区域、学校实际和学

4、生兴趣需要,细心设计、开发富有特色的地方、校本德育教 材,促进德育课程建立。 5、教科室:指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课题讨论。 6、团委:培育培训学生干部,设立行规检查文明岗。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团活动,办好宣传阵地,加强宣传发动。 7、总务处:落实“四品八德”教育经费,保障“四品八德”教育的顺当实施。 六、主题教育 为把“四品八德”教育落到实处,要积极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把学生培育成为具有优良品德的现代公民。 (一)以“爱国守法,文明礼让”为重点,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加强行为标准养成训练,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加公民意识,增加喜爱祖国、奉献社会的

5、思想感情,增加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爱国守法、文明礼让的合格公民。 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开展国情、国史、党史教育,加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政教育,常态化开展中小学奏唱国歌、升降国旗和国旗下讲话等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绚烂的文化、宽阔的疆土、丰富的资源和宏大的成就,培育民族自尊心和骄傲感,增加“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责任感,不断提高国家意识、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 法治观念教育。加强以了解宪法精神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义务教育,加强法律观、法制观的教育,特殊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爱护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以及交通、治安、学生守则等与中小学生亲密相

6、关的一些法规及规章教育,让中小学生了解自己享有权利的同时,增加守法意识、纪律观念。 文明礼仪教育。提倡文明雅行,普及礼仪根本学问,加强礼仪训练,使广阔学生自觉爱惜公共财物、遵守交通规章、维护公共秩序,克制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不良行为习惯。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加强讲文明、讲礼貌、守秩序教育,利用入队、入团宣誓、成人仪式等活动,引导学生增加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文明素养。 行规养成教育。仔细做好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贯彻落实工作,在校园、教室醒目位置悬挂、张贴新版中小学生守则,通过行规千分制、雏鹰争章、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等评比活动,深入开展学生日常行为标准教育,把行为标准养成教育作

7、为学校德育的根底性、长期性工作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二)以“孝亲尊师,团结友善”为重点,深入开展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将传统美德与现代教育要求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觉修身养德,常怀尊孝仁爱之心,把民族文化的基因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心田。 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开展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四品八德”的文化根脉,弘扬“忠、孝、仁、义、理、智、信、勤”等传统道德的时代价值。通过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做好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工作,切实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深入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美德少年”评比、“我们的传统节日”“讲家训、写家书、传家风”等主题教育活动,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8、。 孝亲尊师教育。结合感恩教育,广泛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学孝、知孝、劝孝、行孝实践,弘扬尊师重道风气,教育引导学生体谅长辈和教师拳拳期盼之心、哺育教导之苦,力所能及地为父母和师长分担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生育之恩,教师培育之情。 团结友善教育。积极创设集体协作的教育活动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包涵、学会合作,乐群合群、友好相处,教育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气、友善就是暖和的道理,培育学生喜爱集体、团结奋斗的团队精神。 (三)以“勤劳节省、好学上进”为重点,加强勤劳好学教育,弘扬温州耕读文化。培育学生喜爱劳动、勤俭节省的意识和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 勤劳节省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大力提倡“自己的事情自

9、己做”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会做家务,做好学校卫生清扫,组织学生参与学工、学农等校外劳动实践。提倡简朴生活,反对铺张铺张,开展节约花钱、节省水电、粮食等资源的教育活动,培育勤俭节省精神。 好学励志教育。重视学生抱负志向教育和生涯规划引导,教育学生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自主仔细学习。加强学法指导和学困生帮扶,鼓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学好本事,将来更好地担负建立国家、效劳社会的重任。 社会实践教育。结合课程和教学改革,有效开发利用实践类教育课程,保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增加学生道德体验。加强中小学生志愿者队伍建立,加强校内外社会实践基地建立,积极开展面对社会、效劳社区、关爱他人、提升自我的社会

10、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五水共治”“六城联创”等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区校、家校共建,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提升品德水平。 (四)以“诚恳守信、勇于担当”为重点,积极开展责任教育。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力量。 诚恳守信教育。加强学风、考风建立,开展“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荣耀、失信可耻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培育学生诚恳待人、信守承诺的品德,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 责任担当教育。教育学生把责任放在心上,道义扛在肩上,使学生明白:只有把人品做正,把学

11、问做深,才能把事情做好,提高担当力量。要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履行好作为子女要孝敬父母的责任,作为学生要努力学习、喜爱集体的责任,作为公民要喜爱国家、遵守公德的责任,作为人要尽爱护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的责任。同时要培育学生正义感,增加担当士气,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公正正义。 (五)以培育“四品”为重点,加强学生身心安康教育。要进一步加强生命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安康教育,健全教育机制,保证教育时间,标准教育过程,促进学生身心安康。 生命安全教育。关注学生生命共性和生命进展,以温州市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为抓手,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立,通过安全课程、学科渗透、专题教育、实践体验等多

12、种方式,树立中小学生的安全观,增加安全防范和避险的技能和素养。加强禁毒、防艾和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客观熟悉生命、疼惜生命、观赏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安康文明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 心理安康教育。普及心理安康教育学问,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全面提高学生心理调适力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进展。加强心理辅导队伍建立,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安康教育水平。加强心理辅导室建立,保证心理安康教育必要的活动空间。讲好“温州故事”,发扬艰难创业的“温州人”精神,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执着追求美妙人生,连续“温州人”坚韧的生存力量。 七、德育途径 1依据学生的社会生活规律、心理进展规律和道德形成规律,在不

13、同的时期特地开设特定的主题德育活动。详细安排如下: 2月份“传统经典阅读系列活动” 3月份“民族精神培育月系列活动” 4月份“传统文化教育与艺术节系列活动” 5月份“抱负教育系列活动” 6月份“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7、8月份“社会实践综合系列活动” 9月份“礼仪教育与国防教育系列活动” 10月份“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 11、12月份“毒品预防教育”“科技创新系列活动” 寒、暑假“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 2.强化学科教学中的隐性德育 学科教学也是完成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融合的、隐性的方式是表达“教学之德育性”的有效方式。教学具有德育性,不仅是教学规律,也是德育规律。通过学科教学,教师可以悄然

14、无痕地、全面“渗透”地促进德育任务的完成。 内容上的渗透。教师在备课中有意识的挖掘学科内容中的德育元素,这些德育元素,在不同学科的教材内容中都客观存在。 方法上的渗透。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中蕴含了道德教育的元素,教师要留意自己教学方式的道德性,尽量采纳民主的、对话的、敬重的、鼓励的教学方式,敬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等。 八、详细措施 1.德育队伍建立 重视德育工作,转变德育观念,让教师形成“全员育人”思想,知道人人都是德育工。学校分管领导、政教处和团委等德育教师要明白,课外活动只是学校德育的途径之一;社会思品教师、其他学科教师都应当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参加德育;社会思品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的教师要形成德育合力。 开展三大工程,提升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爱心工程”要求教师做学生可信任的朋友;“效劳工程”要求教师做效劳学生道德成长的良师;“专家工程”要求教师做具有讨论意识的德育专家,抛弃强制意识,在德育中要以理服人。 德育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性,学会培育学生的德育力气,渐渐使教师主要抓重大的、关键的、学生自身难以解决的事情。 2.“德育导师”制 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才智及人格魅力,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择一批富有阅历的教师担当学生的德育导师,通过案例讨论、定期例会、民意测评等手段对德育导师工作进展考核。结合学科教学中的竞赛辅导、社团活动、课代表等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