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10904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目标: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能力目标:1. 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

2、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揭题质疑1.同学们,你们喜欢外出 旅行吗?你们旅行的目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旅行家,他叫徐霞客,看看他旅行的目的我们一样吗?他旅行的目的是什么呢?(阅读大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徐霞客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要阅读大地?他是怎样阅读大地的?)3.师: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看一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谁来就本课容易读错和写错的生字给同学们提个醒?课件出示:栖()西():锲()契();卓()桌()的读音和字型。3.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通过初读,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主要写了徐霞客阅读大地的事。你们能说说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人吗?能用一个字概括吗?(奇)过渡:为什么说徐霞客是奇人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问题,看看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三、释疑点拨,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第一句话)2.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概述全文)3.你还读懂了什么?(徐霞客游记是一

4、本千古奇书)(二)学习第二六自然段1.学生读课文二到六自然段,思考徐霞客奇在哪里?过渡: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徐霞客是奇人。奇人,奇在哪里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2到5自然段。找一找奇在哪里?然后和同桌讨论。2.学生汇报。汇报第二自然段时,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 A、奇在不求功名。不求功名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相机出示句子:当时的读书人,都忙着追求科举功名,抱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观念,埋头于经书之中。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他发现此类书籍很少,记述简略且多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他立下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醉心”“发

5、现”“雄心壮志”来理解;通过对比,感悟徐霞客的“卓尔不群”让学生带着体会读这个句子)。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出示课件理解 “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学习引号的用法,在这里是引用。B、奇在不避艰险。不避艰险表现在哪里呢?(三、四、五自然段)汇报第三自然段时主要学习以下几个问题:四个没有突出什么?(艰险)注:出示课件学生再读。练习说话。当学生汇报第4自然段时,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 面对这样的艰险,同伴相继离去,如果是你,

6、你会怎么想?你怎么做?但徐霞客他又是怎么做呢?(坚持目标,最后证明了长江的源头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C、奇在锲而不舍。汇报到第五自然段时,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能说说徐霞客锲而不舍的故事吗?可用课本的故事说,也可用课外你收集到的说。从而引导学生读课本,要读出徐霞客的锲而不舍。小结:徐霞客一路走来充满艰难困苦,但他不畏艰险,锲而不舍地进行着考察和研究及记录。都说工夫不负有心人。那徐霞客这个有心人,他所得的回报又是什么呢?(奇书)奇在奇书。为什么称徐霞客游记这本书为奇书?a、出示课件最后一段话,徐霞客一生不畏艰险,走遍三江五岳,横跨十六个省份,他的考察记录,经过现代地理学家的实际勘探,证明他的观察和描

7、述非常准确,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他的游记详实生动,写山写水,都能容入深刻的感情,是我国山水文学不朽杰作。徐霞客终其一生游历探险,阅读大地,描述自然,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也是求真求实、开创田野考察的科学家。b、找重点词,体会书奇,人奇。(非常准确,有价值的科学文献。详实生动,都能容进深刻的过感情,不朽杰作。先驱,求真求实、开创,科学家)c、用一个词说说你此时的感受。(佩服、赞美)d、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这一段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徐霞客这个奇人奇在哪里吗?(不求功名立奇志,不避艰险,锲而不舍著奇书)。4.情感升华: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四、总结全文,回归课题 1.最后让我们再次

8、回到课题,课题中的“阅读”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答。是指他置身于大自然中,探险、考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如时间允许再次引导学生读课文。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语来理解“阅读”的意思吗?看谁找的又对又多。(考察,走遍,游历,研究,横跨,实际勘探等) 2.师总结:做为探险旅行家、地理学家的徐霞客,用双脚、心血、甚至生命阅读着大地这部辽阔的无字之书,写出了徐霞客游记这部千古奇书,他用一生的经历诠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千古名言,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旷世奇人徐霞客。板书设计: 不求功名 不避艰险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求真求实的科学家 (奇人) 锲而不舍 千古奇书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从课题入

9、手,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自主读书,小组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有感情朗读能力。这样,学生一次次地走进文本,走进徐霞客,由陌生到熟悉,由感性到理性,最后这个人物形象就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大脑中,而不仅仅留下“奇人”这两个抽象的字眼。二、注重语言文字训练。1、形式多样的阅读训练为学生“潜心会文本”提供了保证。如开课时的大声朗读、思考问题时的默读、感悟文本时的自由读、感情升华时的齐读等等,都给了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2、重点词语的理解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方式。如“卓尔不群”,通过对比来理解;“醉心”,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九万里”“三十年”通过化抽象为具体来理解;“锲而不舍”,在体验的基础上用换词法来理解;课题中的“阅读”通过到文中找相关词语来理解等等,形式多样,落到实处。三、真正把教材当成例子。学生反复阅读,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在内心深处对徐霞客萌生浓厚的兴趣,被徐霞客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打动,最后主动地去阅读,去了解更多关于徐霞客的资料,才是教者的最终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