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三峡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10814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的三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生的三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生的三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生的三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生的三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的三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的三峡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的三峡教案 长江三峡又名峡江或大三峡,位于中国重庆市、恩施州、宜昌市地区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经过恩施,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3千米,一起看看初中生的三峡教案!欢迎查阅! 三峡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 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

2、一个。”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 (播放三峡风光片) 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 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3、,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 过渡: 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 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第二课时 四、拓展延伸: 过渡: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

4、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 三峡大坝工程。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0_(请自填)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_(请自填)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37.4米,10月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3米。 20_(请自填)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公里,最宽处达0_(请自填)米,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5、到2(请自填)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作业: 1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

6、(山)-奇险 夏湍急 三峡-(美) (水)-春、冬清幽 秋凄清 第三课时 一、背诵并墨写课文。 二、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后记: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能理解文意,领略三峡景色之美,并能展开合理想象,体味文章优美意境。 三峡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熟练朗读课文。 2、正确解释关键词语,句子。 、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 4、抒发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二、教学重点: 学习简练、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 图片投影。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中国河山壮丽,每一处自然景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貌,你都对哪些景观有了解呢 (

7、由全国各地的自然风貌引入对三峡的了解、向往) 出示三峡投影片。 二、整体感知。 1、请学生默读课文,注意作者,读谁字音。 2、请学生介绍作者、作品。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3、出示生字投影片,让学生注音。 uzgxxingynz 阙嶂曦襄溯属引 、学生练习自读,并进行指导,达至熟练。 三、文意理解。 1、小组共同解释文意,教师答疑。 、出示投影片,指出解释重点。 词语: 自;阙;嶂;曦;至于;襄;沿;溯;或;虽;以;疾;湍;漱;良;肃;属引; 句子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自非

8、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熟练解释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四位学生各背一段课文,然后齐背。 二、分析课文。 1、讨论:文中描绘了三峡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归纳并板书: 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夏:急 水春冬:清荣峻茂 秋:哀婉凄异。 2、体会本文语言特点,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1)动静结合。 (2)有张有弛。 3、再次齐读课文,读出韵味。 三、作业:搜集描述三峡的其它文学作品,小组交流。 三峡教案

9、3 【设计思想】 本文内容浅显,语言流畅,简洁明快,适合诵读。因此,教学中不必作过多的分析,以诵读、欣赏为主。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朗读上加以指导,组织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体会新课标的精神,初步学会运用“研究性”方式学习文章,培养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特征的语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品味文章精巧的构思、精炼的语言、精美的画面。 【教学难点】 品析文章的美点:构思、用材、布局 【教学方法】 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课前向学生下发译文,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交流,探究本文景物描写及其他方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用多媒

10、体播放一段展现三峡优美风光的记录片,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进行说明。 2.欣赏完后教师指出:如今,高峡出平湖,这二十多年前的三峡美景正在渐渐散去,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只能在_或在模糊的记忆中捕捉它曾经的险峻和美丽。今天,让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领略一下千年以前的三峡风光。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结合课文注释,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读懂文意。 听老师带着惊叹、赞颂之情吟诵课文,学生学读。 学生之间自由交流文中难以明白和理解的地方。 三、问题情境设计,师生共同探究。 (一)问题情境。 1.本文文字优美,描绘传神,作者是如何抓住三峡的风景特点进行描写的 .三峡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四季各

11、异,追溯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你想到了什么 (二)交流对话 1.教师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抓住了什么特征写水,哪个季节具体写为什么 明确:文章先总写山:山高岭连,绵绵不断;再写水的四季不同,重点写夏水:夏水最迅猛、急遽,有代表性。 话题二:三峡写四季的景色中运用了许多精彩的词语,试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作简要的分析。 明确:春冬之景:“素”“绿”“清”“影”数字;写秋之景:“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其中“素”“绿”“清”着重写水的色彩,而“寒”“肃”“凄”“哀”则蕴涵着作者的一种思想感情,属于“借景抒情”一类的典型词语。 2学生与教师

12、的对话 话题一:三峡语言凝练,只有一百五十五字,却包容了四季景色,罗列了山水草木,清影猿啸,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明确:(1)文章取材先大后小,先总后分,层次清晰;()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色,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冼炼地描绘。 话题二:课文第三自然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试想:雪白的急流奔腾汹涌,可以回旋清波,却怎么可以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呢这个译文是否有问题 明确:这个翻译的确存在问题。原句运用了文言文“并提”(也称为“合叙”)的修辞,也就是古人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述,翻译时不能逐字

13、进行,要从文意出发,找出词语或词组之间的相互搭配关系,如“耳目聪明”应是“耳聪目明”。据此这句的译文应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话题一:课文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属于自然景物的描写,用在这里有何作用 明确:作者用这个例子写出了江水的湍急。 话题二:文章开头突出三峡山高岭连,隐天蔽日的特点,下文哪些文字可以印证这一特点 明确:“绝巘”“峻”“林寒涧肃”“空谷”这些词语都能印证。 师生与作品的对话 话题一:郦道元写三峡风光,大部分笔墨放在写水,水是课文的重点,那么能否调整写山写水的顺序 明确:这体现了文章布局的巧妙。先山后水是有科学依据的,有了山高岭连的特定地形才能产生江流湍急的水势,山是因,水是果。因决定了果,山是总写,水是分写,顺序不能调换。 话题二:本文虽只有一百五十五字,但描绘景物却尽传其神,笔法令人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可以从语言、结构、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