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件车间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10792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件车间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件车间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件车间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件车间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件车间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件车间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件车间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万友虑机有限公司技改项目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方 案1、工程概况成都万友虑机有限公司技改项目位于新都区工业东区。该项目包括联合厂房一栋,平面尺寸173m*85m,单层钢结构,层高8m,预计基础埋置深度1.5m;综合楼一栋,平面尺寸53m*16m,钢筋混凝土结构,4层,建筑物高约15m,预计基础埋置深度1.5m;库房两栋,其中一栋平面尺寸115m*28m,两层钢结构,层高4m,预计基础埋置深度1.5m,另一栋平面尺寸17m*17m,单层钢结构,层高4m,预计基础埋置深度1.5m。该工程由北方设计研究院重庆分院负责设计工作。2、工程地质概况2.1地层结构据我院在拟建场地附近已完成项目的岩土工

2、程勘察资料,预计场地地基土按时代成因及土性特征自上而下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层,依次为:人工填土:分布于场地表层,含砖瓦碎石等,一般厚约0.81.5m; 粘性土层:一般厚约1.53. 0m。粘性土主要为粉质粘土及粉土。 砂卵石层:卵石含量20%左右,卵石粒径20-40mm,呈中风化状,充填物以砂及粘性土为主,层面埋深有所起伏。2.2地下水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靠大气降水和上游地下水补给,埋藏较浅,水位一般位于砂卵石层层面附近,水位埋深一般3.5m左右,水量丰富 ,对基础设计和施工影响较大。场地人工填土层及粘性土层中可能局部存在上层滞水,靠大气降水及管沟等渗漏补给,一般情况下

3、水量较小,易于排除,对基础设计和施工影响不大。3、勘察技术方案3.1 拟定方案的依据 发包人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平面图及勘察技术要求 国家、地方现行技术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2008年版)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51T5026200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 场地附近已有的工程勘察资料成果我院在拟建场地附近承担完成了大量的岩土工程勘察、建筑物沉降观测、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及工程降水的设计

4、和施工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岩土工程资料和实践经验,对该区岩土工程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3.2勘察目的及要求目的:满足建筑物施工图阶段基础设计要求: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查明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和规律,以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指明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提供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

5、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与施工注意事项。如需采用桩基,请给出建议的桩基类型及各种参数。未尽事宜要求应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四川地区相关规范的要求。3.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本次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第3.1.13.1.4条确定本工程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及地基等级均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3.4 勘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钻探及取样:钻探时的岩芯采取率直接影响到勘察成果的精度和质量,钻探及取样是勘察工作的基础和质量保证,因此钻探及取样工作既是本工程的重点,也是本工程的难点。本工程针对粘性土及基岩将采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参见3.6勘

6、察方法和手段)。地基土的组成及分布:勘察工作首先应查明地基土的组成及分布,尤其应注重查明粘性土层的埋深、基岩层中的相对软弱夹层的埋藏条件、厚度及其空间分布等。地基土的性质:地基岩土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地基基础、边坡支护方案的选择和基础工程的造价,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是否准确、可靠直接关系到本工程拟建物基础工程能否达到既安全可靠,又节省投资的目的;因此对地基土的测试和试验是本工程勘察工作的重点之一。本工程将采取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地基土的性质(参见3.6勘察方法和手段)。 3.5勘探点的布置及勘探深度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总平面图、柱网图及拟建物性质,按照柱点的位置进行布置共布

7、置勘探点64个。最终工作量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调整后确定,勘探点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3.6勘察方法及手段本工程勘察拟采用如下勘探手段和方法:工程地质调查搜集和研究场地区域地质、地震资料及场地附近已有的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资料和经验,进行现场踏勘及工程地质调查。 钻 探目的是查明地基土结构、性质、鉴别土质类别及特性,确定各工程地质层及亚层的分布埋藏界线,采取岩土及地下水试样。本工程钻探拟采用SH-30钻机等进行钻探。不同的地基土层钻探及取样应采取不同的方法:a 、粘性土及砂层钻探本工程将利用我院特有的半合式取(掏)土器对砂卵石层之上的粘性土及砂层进行钻探,其岩芯采取率可达90以上。该取(

8、掏)土器特别适合配合DPP-100-3型汽车钻机使用,钻探质量好,效率高。b、砂卵石层钻探砂卵石地基的勘察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如动力触探测试曲线分层明显,无解译困难时,部分勘探点可用动力触探测试代替对卵石层的钻探,即钻孔钻至卵石层面后一般改用动力触探对卵石层进行测试。但仍应有部分钻孔钻入砂卵石层与动力触探孔进行对比。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是评价粘性土力学性质的主要原位测试手段之一,对于粘性土层,标准贯入试验还是对其地震液化判定的主要依据。室内土工试验粘性土采取原状土试样,进行相应的物理及力学性质试验;对基岩采取试样进行抗压试验。试验方法和技术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执

9、行。试验项目主要有:a、常规物理力学试验:用以取得粘性土等原状土的天然重力密度、干密度、天然含水量、比重、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及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压缩试验及直剪试验等一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评价其物理、力学特性及定名。b、胀缩试验:为胀缩性土的判定和膨胀土地基的计算和评价提供指标。 地下水水质分析试验取场地地下水进行室内水质分析试验,测定地下水PH值、地下水水溶硫酸盐及氯化物等,判定其对砼结构及砼结构中的钢筋等的腐蚀性。4.7勘探工作量根据上述勘探点数量、勘探深度及勘探工作内容,本工程预计勘察工作量汇总如下:预估工作量统计表 表1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测放点点64室内试验

10、原状土件22钻孔孔64扰动土件6标准贯入试验次12水样件2土腐蚀性件24.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报告书计划分为文字和附录两部分,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内容:I、文字部分1.序言2.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概况3.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4.水文地质条件5.场地抗震性能评价6.场地及地基评价7、地基基础方案8、主要的岩土工程问题9.结论与建议II、附录部分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工程地质剖面图 工程地质柱状图 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图表 水质分析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可按要求以印刷品及电子版方式提供。5、施工组织方案5.1 组织体系本工程将列为我院重点项目,成立以项目负责人的项目部,项目部成员分工明确,各负

11、其责,项目部主要成员及职责如下表1。项目部成员设置一览表 表1姓 名项目部职务行政职务职 称职 责杨 麟项目经理副主任工程师工程师组织、协调生产技术与设备管理,解决工程项目的生产和设备问题庞甲辉技术负责人助理工程师全面负责勘察各工序各项技术质量工作陈 波技术审核人主任工程师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负责部门对勘察方案、勘察工作和技术报告的审核杨先平院技术审定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省勘察大师负责部门对勘察方案、勘察工作和技术报告的审定魏均洪测量负责人副经理高级工程师负责勘探点的测放及高程测放工作张苏川钻探队长队长技师全面负责现场钻探及生产安全工作谢俊华试验负责人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土工试验工作备注预计本工

12、程投入总人员25人 5.2 施工机具配置我院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勘探设备如表2。 勘察主要机具配置一览表 表2 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用 途钻 机SH-304台卵石层之上土层的钻探、动力触探测试标准贯入试验N4套标准贯入试验取 土 器4 套采取原状土试样土工试验仪器若干土工及水分析试验激光全站仪TCR7021套勘探点位置及高程测量备 注各 钻 机 均 配 置 配 套 钻 具5.3 勘察工期计划测放勘探点2天,现场钻探及原位测试工期为8天,室内土工试验及水分析工期为8天,内业工期8天,各工序在项目负责人的统一协调下,有机地交叉进行,预计工程总工期为14天。各工序的进度计划和先后顺序的时间安排详见进度计划

13、表3。勘察施工进度计划表 表3日期工序2468101214测放勘探点钻探及取样原位测试土工试验内业整理5.4 质量保证措施组织及管理措施选派具有丰富勘察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工程技术负责和工程技术审核,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担任审定工作,我院原总工程师、技术顾问(国家级专家、教授级高工、中国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负责勘察成果和勘察报告书的最终审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执行技术质量经济责任制。除抽调管理、技术和施工骨干组成本工程项目部以外,我院专家组还将对本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将院先进的设备、仪器调拨本工程使用,为本工程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本工程将作为院管工程实行“三级”检查验收,由工程技术负责、生产部门及院级职能部门分别根据各自的职责对事前质量、事中质量、事后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本工程将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管理标准运作,由我院ISO9000贯标办公室对本工程进行监督检查。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不仅对勘察工作作好质量的事后检查工作,还应做好对工作质量、各生产工序、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若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同建设单位和设计院等单位协商沟通,确保工程质量。现场勘察过程中,如设计方案变更或地层变化较大时,经建设方同意后,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