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107716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决问题教学反思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培养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水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学生经我引导后都能提出:什么比什么

2、少几;什么与什么相差几,什么比什么多几等问题。二、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设置情境让学生解决。在单位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与解决两个问题,哪个更有效率?不言而喻。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肯定会倍加关注。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如教学生“求两数相比用减法计算”经教师的点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教师来说,间接实施了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已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构建知识网络。 由于学生

3、生活得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必然也是多样的。但因课本编排的局限,不可能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借鉴课本想法的基础上,展现多样化的见解,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运用自己的智慧填补课本的空白点,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构建自己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四、教师要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相应的改变教学策略,不能照本宣科,原封不动的使用课本提供的素材。教师必须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从学科的总体目标拟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灵

4、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灵活多变的处理教材,让教材为师生服务,不要成为教材的奴隶。教师更应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的将教材的知识思路转化成学生易于接纳的教学思路,并注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合适的空间。学生的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例如,教“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时,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校卫生评比”的情景图。由于图中看得比较模糊,所以我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作了调整:用小黑板写出二(1)班在第三周的红星评比中得了16个星,再用一张纸画出二(1)、二(2)班、三(1)班、四(1

5、)班的红星统计表(没有标出数量的),并出示我们二(2)班比你们少3个的条件,让学生小组讨论该如何求出二(2)班的红星数,学生通过讨论很自然地提出“二(2)班比二(1)班少3个就是163=13(个)通过小精灵提出“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个吗”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我执教的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54页和55页用除法解决问题。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解决问题,使学生会用

6、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习惯。重点是理解“倍”(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难点是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理想:1、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

7、教学作用。(1)在新课教学前加上简单的复习。教学中,我让小朋友动手操作,通过摆三角形,说出3的2倍是2个3,3的3倍是3个3。复习已学过的内容,为接下去的新课教学作下铺垫。(2)对教材54页做一做的处理。教材上呈现的红三角形是4个一组,有4组分好以后呈现的,我设计16个红三角形集中呈现,然后出示问题红三角形是蓝三角形的几倍,这样的方式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因为他们一下子是看不出红三角形与蓝三角形之间的倍数关系的,那么他就有了主动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3)根据学生的能力增加了发展题。发展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求出一个菠萝的重量是一个桔子的几倍,要把一个菠萝的重量转换成两个苹果

8、,两个苹果里面有6个桔子,求出一个菠萝的重量是一个桔子的6倍。2、 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1)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摆飞机,明确10里面有2个5也就是10是5的2倍,揭示倍的含义。15里面有3个5,15是5的3倍,明确求15是5的几倍,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解决。从摆到说,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形中理解倍的含义,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2)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

9、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3)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15是5的几倍”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3、创造和谐活跃的气氛。我一直觉得,不论上的是什么课,教的是什么内容,让学生快乐学习是评价一堂课最原始的标准。学生乐学了,课堂就顺利了,随之带来的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

10、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解放孩子,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口,解放孩子的大脑,让他们在自由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上完课时,还颇为有点得意的感觉。和听课的老师聊一聊,再听听他们的听课意见,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过程,方知还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1、对于课本54页做一做的处理。对于教材的处理与合理的改变,我觉得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在具体实施本题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的实际生成我处理得不够理想。可以来看一个片段:先出示图片,再出示问题是的( )倍,教师提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用除法做,而且说出了算式164=4。而

11、我的预设是让学生能说出分一分、圈一圈、用除法等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比较后得到用除法是最优化的方法。结果却只出现了一种方法,就是用除法。所以我只能用做好的课件演示分一分也是可以的,这样的引导有点牵强也不尽如人意。预设和生成当然是不可能一样的,教师是无法估计到学生在课堂中会生成怎样的东西。听课老师也给我提出的建议,我想如果教师的提问稍作改变的话,那结果是不是会不同呢?如果教师先问:“你能一下子就让同学明白是的( )倍吗?”这样估计会出现分一分这样比较直观的解决方法。然后再问:“你还有其它的解决方法吗?”学生会想到除法,然后再接下去的教学估计就会比较自然顺畅。2、对于发展题的处理。 对于发展题的选择

12、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它包含了很多组倍数关系。苹果和桔子之间的倍数关系,菠萝和苹果之间的倍数关系,菠萝和桔子之间的倍数关系。但是,在设计上还存在了欠缺。这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即使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说出菠萝的重量是苹果的6倍,也表达不清思维的过程。如果我把这个思维过程做成课件动画演示,去代替苍白的言语讲述,相信效果一定会更好。让学生的大脑中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思维的演变过程,让发展题发挥其提优拔尖又面向全体的独特作用。3、教师自身的教学习惯。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由很多个环节组成的,而这几个连续的环节应该是有条不紊又有急有缓的。教师的节奏控制了课堂的节奏,而课堂的节奏控制了学生的节奏。新课教学缓

13、一点,探究多一点,讨论多一点是很有必要的,而对于巩固练习、提升练习的节奏如果也等同于新课教学,没有这样的必要。在课堂中,我就有这方面的倾向,每一个环节都讲得很细,每一个环节都希望让学生人人参与。当听课老师给我提出了这样的意见,我回想一下自己平时的课堂与我的学生的思维节奏与作业速度,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原来不是我的学生思维慢,作业慢,而是我的节奏压抑了他们的节奏,是我在让他们演绎慢动作。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无论是在思维的提高还是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都有很大弊端。我想这是我应该去正视而且努力去改正的错误。 感觉每天都是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在走进走出课堂的周而复始中,好像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可以去拿来想一想,去反省一下,去真正关注一下自己的课堂,关注一下在自己的课堂中成长的学生。一堂课,40分钟瞬间即逝,而给我带来的反思却是深刻的,它让我肯定自己,肯定自己在几年的教学中累积的一些经验与形成的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品质。但更大的价值在于,这40分钟让我有再一次审视自己的机会,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克服不足的方向。希望能够有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相信我能够在这份自己喜欢的职业中创造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