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8106130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识写本课生字。2. 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愉快欢畅的心情。3.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准备教师: 生字卡片,挂图,轻快的配乐CD。学生: 收集李白其人其诗的相关资料。教材简析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题目的意思是: 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全诗通过描绘作者从白帝城到江陵时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喜悦欢畅的心情。首行写白帝城地势高,为全篇写船走得快蓄势。同时,交代时间为早晨,诗人在这曙光灿烂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第二行以“千里”和“一日”对比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一个“还”字表现出诗人顺水行舟一日千里的痛快,也隐

2、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第三、四行更为精妙,“啼不住”、“万重山”描述了沿江两岸壮美的景色,“轻”、“已”不仅表达了船行之快,也表达了作者愉快的心情。猿声可以解闷,过万重山也不觉时间长。伴随着沿江两岸不绝于耳的猿猴叫声,不知不觉,轻舟已过“万重山”。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既可以欣赏到它的豪爽气势,又可以体会到诗人经过艰难岁月后迸发出的一种激情。船快意快,令人神往。诗人还特意用“间”、“还”、“山”作韵脚,表达畅快的心情,读来轻快、悠远。 建议本课用1课时。解读与提示*词语解释。朝: 早晨。辞: 离开。白帝: 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白帝山上。彩云: 灿烂的朝霞。间: 中间。千里: 指白

3、帝城到江陵约有一千里(不是实指)。江陵: 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还: 返回,归来(“还”是多音字,本课中读)。两岸: 指白帝城到江陵沿江的两岸。猿: 哺乳动物,和猴子相似。啼不住: 不停地叫。轻舟: 轻快的小船。万: 不是实指,是很多的意思。重: 层层叠叠(“重”是多音字,本课中读)。重山: 指很多座山。*全诗大意: 早晨离开了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达到。在沿江两岸猿猴不停的叫声中,轻快的小船已穿过重重高山。教学时,学生大致了解诗意即可,教师不必作过多、过深的讲解。要重视朗读训练。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色,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识

4、字教学: 提醒学生“城”、“舟”是翘舌音,“辞”是平舌音, “城”是后鼻韵。在字形方面,可指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多种方法来识记,如: 用数笔画的方法识记“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辞”、“猿”。*第一题要熟读成诵。可按下面的停顿提示朗读: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第二题是填写古诗练习,可以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第三题是多音字练习。要让学生了解一字多音的语言现象,并明白读音不同字义也不同。*第四题写字教学时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和结构比例,准确临摹。书写生字时特别提醒:舟:“一”写在横中线上,两点写在竖中线上。岸: 上短下长。城: 右边“成

5、”的一横稍短。辞: 右边的最后一横稍短。教学思考与设计(参考)一、看图引入,释题 1. 出示图画,提问: 图上有哪些景物? 2. 如果是你站在船头,面对如此景色,你的心情如何?你会说些什么? 3. 你们听,李白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描写这壮丽的景色的?(配乐朗诵。) 4. 出示课题,释题。二、自读自悟,初知大意 1. 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 认读生字卡片。 3. 抽读课文,正音。 4. 再读,小组合作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5. 根据词义提示,试着理解句意。 6. 提出疑难,教师引导学生筛选问题。(易理解的,由学生集体解决; 难理解的,留在探究诗文时解决。)三、了解诗意,感情朗读 1.

6、 针对学生提问,教师进行点拨、讲解。 2. 教师描述古诗内容,使学生大致了解诗意。 3. 学生根据诗意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情景画下来。 4. 提供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感受以及原因。 5. 学生自由读,试着体会节奏与语气。 6. 听配乐朗诵,体会诗人的愉悦心情。 7.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8. 配乐表演朗诵。 9. 分层次练习背诵。(正确背诵; 有感情地背诵; 表演背诵。)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 学生自主识字,分四人小组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2. 分析字形,扩词。 3. 提示难点,指导写字。 4. 学生练习写字。五、扩展活动 收集李白的诗歌,开一个李白诗歌朗诵会。参考资料

7、背景介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李白被流放夜郎(今贵州省遵义县附近),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白帝城: 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距重庆市区451千米。据传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四川,自称蜀王,因见此地一口井中常有白色烟雾升腾,形似白龙,故自称白帝,遂于此建都,并将紫阳城改名为白帝城。现存白帝城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白帝城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李白“朝辞白帝彩云

8、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三国蜀汉皇帝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前在白帝城永安宫向丞相诸葛亮托孤。白帝庙内现陈列有“刘备托孤”大型泥塑。庙内还陈列有瞿塘峡悬棺内的文物和隋唐以来73块书画碑刻,以及历代文物1000余件,古今名家书画100余幅。其中“竹叶字碑”诗画合一,风格独特; “三王碑”镌凤凰、牡丹、梧桐,精美华丽,堪称瑰宝。江陵概况 江陵地处鄂中南腹心,东临武汉,西通巴蜀,南枕长江,北扼中原,因“以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而得名,境内平原、湖泊叠次相依,幽静多姿。远古先民筚路蓝缕,流户迁徙,自秦

9、将白起拔郢始建制,至今已历两千余载风雨。1994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江陵区,1998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设立江陵县,总面积1047.8平方千米,人口38.5万人,辖7镇2乡3个省管农场,既是楚文化的中心,著名的革命老区,又是一座集工业、农业、商贸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兴城市。 过去的50年,特别是设区置县以来的6年,是江陵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江陵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个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田园秀丽,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新江陵正昂首跨入新世纪。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是

10、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众说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诗歌简析参

11、考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