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认识 .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8106058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的认识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数的认识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数的认识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数的认识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数的认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认识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方案晋中榆次地区羊毫街学校 学员姓名许迎琴课题名称分数的初步认识科目数学年级三年级(上)教学时间2013、10、18学习者分析这是学生认识分数的起始课,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要想让学生从直观到表象、再从表象到抽象,就要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的过程。学生动手折出几分之一是没有问题的,但要从中体会出分数的含义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老师有层次性的设计和适时的启发与点拨。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价值。2.在成功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习兴趣。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分数的意义及几分之一的含义的过程。2.体验动手

2、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三、知识与技能1.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2.培养观察、比较、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并会读写。2.体会分数的意义。教学资源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纸条、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 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1、 认识分数,会读写分数。比赛场上需要裁判的公正评判,你想做一名公证的裁判吗?(1) 把4个苹果分给2个同学,怎么分公平?每人能分到几个?(2) 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能分到几个?(3) 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能分到几个?“半个”用数该怎样表示呢?“1/2”中的2表

3、示什么?1呢?这一份表示1/2,那另一份呢?写法:先写“”表示平均分,平均分的2份写在下面是分母,其中的1份写在上面是分子。读法:读作:二分之一。2、 强化分数的含义。我把一张长方形纸分成2份(老师随手一撕,举起其中一份),这一份能用1/2表示吗?另一份呢?为什么?怎样才能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怎样表示?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1份怎样表示?2份、3份呢?像1/2、1/4、2/4、3/4-这样的数就是分数。3、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1) 用正方形纸折出1/4,涂上颜色,说一说每份表示的含义。为什么它们都可以用1/4来表示?(2) 老师折出的图形的阴影部分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为什么?(3)

4、 动手创造出几分之一的分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创造的。(4) 从生活中找出几分之一的分数。教学活动2二、 体会几分之一的相同与不同前面都是表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会让学生感觉分数都是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而且一份都比一小,这样会给今后认识“单位一”造成障碍,于是增加了3和4两个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含义。1、 用手中不同的图形纸片折出1/4。为什么这些阴影部分都可以用1/4来表示?仔细观察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却为什么不同?总结:分的整体大小不同,它们每份的大小就会不同。2、 用纸条折出1/3。比一比,你们的1/3相同吗?为什么?总结:分的整体大小相同,每份的大小就会相同。圈一圈。圈出5

5、只熊猫的1/5,再圈出10只熊猫的1/5。你圈出的数量一样多吗?(2)都是1/5,圈出的熊猫只数为什么不相同呢?4、猜一猜。图一和图二露出的三角都表示1/4,猜一猜,图一和图二各有几个三角?教学活动3三、 深化体会分数的认识大小。1、体会分数的大小。拿出四条同样长的纸条。(1) 把第一条纸条平均分成2份,每份用几分之几来表示?(2) 把第二条纸条平均分成4份,每份用几分之几来表示?(3) 把第三条纸条平均分成8份,每份用几分之几来表示?(4) 把第四条纸条平均分成16份,每份用几分之几来表示?观察比较4条纸条的每一份,你有什么发现?总结: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大;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

6、就越小。2、了解分数的产生。3、你知道吗?人的身体上有许多奇妙的分数,如:刚出生的婴儿,头长是整个身长的1/2,成人的头长却只占到身长的1/7-教学活动4四、检测提升。1、39页做一做1题:看图填分数。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练习二十二(1) 看分数涂颜色1/2、1/3、1/5、1/6、1/8(2)下面图形涂色对吗?为什么?教学反思:以往这节课的教学,我只停留在“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这一局限而浅显的层面上,虽然当堂课的教学目标能较好地达成,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再学习分数的意义时,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根本就是白上,不但没有起到铺垫的作用,有时反而会让学生感觉更糊涂。究其

7、原因,前后知识有些脱节,没有融会贯通。因此这节课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我注重了对“分数意义”及“单位一”的渗透与体会,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才是系统的、完整的。但教学之后,感觉到在环节的设计上还是有些繁琐,不够简练,从认识几分之一过渡到体会分数意义和单位一上有些牵强、生硬,如果能在同一个活动中层层推进、一气呵成,则会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修改说明:听了专家对教材的讲解,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以前自己处理教材很少考虑知识的前后联系与融会贯通,上这节课就只管这节课,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系统,缺乏联系。听了专家的讲解后,自己也在对我设计的这节课不断地反思、学习,感悟到以往学到认识“单位一”时,总感觉学

8、生很纠结,但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今天再反思这节课,才明白原来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时,没有及时的渗透、延伸到“单位一”,给学生造成了思维定式,因此在后面学习“单位一”,学的很困难。于是我在让学生“体会几分之一”这一环节增加了两个活动,把这节课的知识加以延伸,感觉效果非常好。校本研修过程序号研修活动所在学校教研组老师的意见您的反思与改进1教学设计方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得到意见和改进内容通过动手操作,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以及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增加了部分和整体关系的理解2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出现的偏离教学结果等教学问题,有哪些反思和改进建议?通过实际教学,各个教学目标都较好的达成,就是在情感目标上稍有欠缺。如,分数的文化背景、以及在生活中的价值没能体现。再次教学时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3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哪些非预见的生成性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和处理的?更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学生会出现一些错例,要把这些错误及时的摆出来,让学生通过讨论改正,加深学生的认识。我把学生的错误加以运用,收到了更好的效果。4在教学实践后对教学设计需要做哪些调整和修改?为什么做这样的调整和修改?在体会几分之一的相同与不同这个环节上要加大力度。我增加了两个活动:“圈一圈”和“猜一猜”,向认识“单位一”这一内容做了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