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5水珠从哪里来教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8101563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5水珠从哪里来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5水珠从哪里来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5水珠从哪里来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5水珠从哪里来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5水珠从哪里来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5水珠从哪里来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5水珠从哪里来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好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5水珠从哪里来教课设计水珠从哪里来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节教材分析水珠从哪里来是教科新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一开始就向学生表现一个现象:玻璃杯里装满冰块,杯子的外壁会出现很多小水珠。从而提出本课的研究问题:玻璃杯外壁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本课就是由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虑,鼓舞他们做出尽可能多的假定,并追求凭证以检验假定。学生经过分析、检验假定的过程,将会获取更多新的凭证,从而做出新的解说。学情分析一般特色:三年级的学生对四周世界有着激烈的好奇心和研究欲念,他们乐于着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育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

2、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初始能力:学生已经知道了冰会消融成水,有初步的观察分析、猜想和着手能力,已掌握了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教课目的科学看法:水蒸气遇冷会凝固成水。过程与方法: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很多小水珠,思虑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试试做出自己的解说。2、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根源。3、经过实验和分析,研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4、依据经验和获取的新凭证,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说。感情、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凭证对考证假定的意义和价值。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定分析再假定的研究过程教课难点研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

3、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教课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实验法教课准备小组:3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杯(此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教课过程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1、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此刻玻璃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现了水珠。(出示一个装好冰的玻璃杯,再现上节课的情形。)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板书:水珠从哪里来2、学生展望,解说只需符合逻辑,鼓舞越多越好(预设:可能是从被子里溢出来的;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遇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3、师: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近似的现象吗?你能依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说分析一下吗?师生共同分析全部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说。(预设:不行能是从杯壁

4、溢出来的,由于玻璃杯是不渗水的;冰消融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行能满出来;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当心的加入杯内的。)经过这些分析和谈论,要指引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消融形成的。二、水珠的形成与冰相关系吗1、师:经过我们刚才的谈论和分析,感觉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消融形成的水。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相关系吗?你能设计实考证明一下吗?2、学生谈论后形成共鸣:做一组比较实验:(出示:三只相同的玻璃杯,此中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隔几分钟观察两个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3、学生观察师:有什么发现吗?这些现象说了然什么呢?(

5、预设:这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没有形成小水珠。加满自来水的玻璃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壁不渗水;空玻璃杯的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有很多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是相关系的。)4、师:那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猜想(预设:水蒸气遇冷形成;可能波及水蒸气、凝固、水汽等,这时也能够发问: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能变为水吗?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等等)5、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课后去查找一下资料,看看可否证明你自己的猜想,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板书设计5、水珠从哪里来假定:冰块消融()杯中漫出()冰块遇

6、到杯沿()从空气中来(?)杯里的冷气形成()考证:(比较实验)修正:水蒸气遇冷小水珠教课反省本节课教课重、难点是设计小水珠从哪里来的实验方案。为了顺利达成本课制定的活动目标,我在导入中设计几种常有的生活情形,如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子上的小水珠和植物叶子上的小水珠引入本课教学。我设计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考证明-得出结论-应用。教课中多让学生去亲自经历以“研究为主”的学习实践活动。尊敬学生,表现了教课的公正、民主性。多处为学生们供给英勇猜想的机遇,特别是关于学生小组内设计实验方案这一细节的设计上,让学生着手前先动脑。学生借助于教师的提示与自己的假想,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实验资料英勇设计,体验科学学习研究的无穷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