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8089520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密山市黑台中学 康洁现代社会人才的标准,能力放在首位。初中生物教学,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同样要放到教学的首位。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手段,创造观察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生命活动的过程永久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生物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面谈一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点做法。 1.诱发动机,创设情境 动机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大脑思考必须要有动机,没有动机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复和再现。一般地说,思维动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如何借

2、助外因促使内因起作用,提高思维的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 例如,导入新课时,教师设计的导言能否产生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门扉,这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如在讲“有丝分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言:“(1)细胞的数量是如何增加的?细胞数量增加对生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2)细胞数量增加过程中,如何保持子细胞和母细胞的一致呢?”又如,在讲“水分代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引言:“把一块萝卜放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增加;而放在盐水中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减小,这是为什么?”这样一个一个的悬念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由此产生了思考,一下子将注意力集中起来,接着通过讲授、讨论,使

3、学生理解了“有丝分裂”和“水分代谢”的有关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思维动机,并不完全体现在导入新课和课堂小节上,而是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即在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拨动学生的心弦,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提出思考性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这些思考性问题,尽管学生一时还不能全部解答,但都能激起其认识的冲突,活跃思维,诱发兴趣,这些都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创设情境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利用生物标本、模型、实物、录像等一切条件,或利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某些生物学现象,为学生创造一种要求学习的境界。例如在讲“减数分裂”时,

4、我让学生先观察减数分裂的模型,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用多媒体演示减数分裂的过程,使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唤起学生探求的欲望。又如,在讲“自然选择”时,我介绍了达尔文考察过的克格伦岛,使学生沉浸在昆虫与风暴搏斗的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2.制造矛盾,设疑问难 培养思维能力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的。根据这一特点,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层次,有意识地制造矛盾,设疑问难,强化学生的思维,以利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完“顶端优势”后,我向学生提出:“果树修剪、棉花适时打顶为什么能提高产量?”学生议论后得出:果树修剪、棉花打顶是为了打破顶端优势,使侧

5、枝生长良好。接着我乘势追问:“所有的植物都要打破顶端优势吗?梧桐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打顶,会更好地遮荫吗?松树、杉树长到一定高度打顶,会获得高大的木材吗?”这样有意制造冲突,引起学生注意,积极思考答案,这比教师直接阐明打破顶端优势和利用顶端优势的效果好得多。 这种气氛下利用思维的求异性会 大大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的产生。通过求异思维的培养,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鉴别能力。求异思维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得当。 3.学生思维的空间创新性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是各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与提高,其灵魂是创新性想象力,其表向性特征是具有独创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不拘

6、泥于课本,不搞简单的就事论事。 课堂教学要不断创设梯阶问题情境、利用问题激发兴趣,利用问题促进思考。让学生在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中获知、练能、增信,即在学生的头上始终有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做到层层递进;解决问题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包办灌输的做法,绝不能把桃子摘下来送到学生的手中。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教学中屡见不鲜,应及时予以纠正。 总之,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就是要杜绝人云亦云,以优生代替差生的思维,以教师代替学生的思维等现象,此外还要做到让学生的思维从书本拓展到生活、社会和自然,让学生逐步由跟着问题学,转变为学中能发现疑问、解决疑问。思维过程

7、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为此,在生物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生理现象的分层剖析,将各个系统的特征辨析清楚,再加以综合概括,既能加深理解各系统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获得正确完整的知识,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讲授“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时,引导学生观察“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分析:(1)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2)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质的情况;(3)内环境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情况;(4)内环境通过

8、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代谢终产物的情况。然后归纳总结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分析,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和思路,最后再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明确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4养成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无数事实证明,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意培养学生以下4种自学习惯: 1)养成不预习不听课、不复习不做作业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有了大概了解,哪些难懂的地方需要在课堂上问老师也心中有数,这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课后及时复习不仅有利于对新知识

9、的消化吸收和强化记忆,也有利于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2)养成勤查工具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理论、学说和定律,生物学现象,动植物和微生物名称、名词,生物学著作和生物学家等知识,由于在教材中没有做详细的注解,学生在自学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疑惑不解的名词术语,那么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查阅工具书。生物学工具书有辞海、词典、百科全书和教学参考书等,我鼓励学生购置备用。坚持使用工具书不仅能丰富生物学知识,还能克服不求甚解的毛病。 3)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自学习惯。“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启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

10、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边阅读边思考也有利于知识迁移。 4)养成博览群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单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很有限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要多读一些与生物科学有关的报刊和课外书籍,通过摘录、剪贴建立自己的“生物学资料库”。这不仅可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还能吸取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5注重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增加生物教学的时代感,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也为师生双方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生物技术的魅力就是发现与创新。让生物教学为时代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