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学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8088219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学案一:知识网络体系 殷周时期:萌动 春秋战国时期:诞生 秦:统一发展 1.古代辉煌 汉代:正统 强势 的 历程 隋唐:扩展 源远流长 宋元明:延续 的中华文化 明清:面临冲击我们 近代:救亡图存 的 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见证: 文字 / 史书典籍中华 3.创造中华文化 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文化 新辉煌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民族复兴和文化的兴盛 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文学艺术 / 科学技术 博大精深 1.表现 地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的中华文化 民族性中华瑰宝,民族骄傲 2.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文化的力量 1.民族精神的含义 2.中华民

2、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永恒的中华 爱国主义是核心 勤劳勇敢我们 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 自强不息 的 的基本内涵 爱好和平民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精神 4.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当今爱国主义的主题 1.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 / 社会主义时期 重要性中华民族之魂 弘扬中华 2.弘扬民族精神 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民族精神 的原因 必要性 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如何弘扬 发挥“主心骨”作用 / 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 民族精神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 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二:重点知识梳理:1.中华文化的特征(1)源远流长的中

3、华文化。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续写中华文化的新的篇章。(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我国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置。在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地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4、民族性)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注意: 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能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包容性(1)文字与史书典籍(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

5、文化交住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提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能和其他文化和睦相处,并交流、借鉴和融合,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传播、繁荣发展。3.中华民族精神(1)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理解含义:团结统一:认同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反对分裂;爱好和平: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和强权,反对战争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自强不息:生生不息的创业追求爱国主义: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提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民族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3)爱国主义是具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2)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

7、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当时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的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1)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

8、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力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扬和培育民

9、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壮大是西方敌对势力所不愿看到时的,因此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就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主要措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

10、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立足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1.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吸收了往届奥运火炬的优点,又渗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火炬造型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的出现使人类文明得以更好传播。“祥云”的文化概念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北京奥运会火炬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的无穷魅力。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蕴涵着无穷的魅力?注 意 卷 面 和 答 题 的 规 范 性答:2.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灾情惨烈,举世震惊。但中国表现出一个更加强大和成熟的

11、国家形象: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做出镇定的反应,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灾区人民稳定沉着,没有出现秩序混乱而是积极自救。灾区到处是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行为。胡锦涛等领导人带头捐款,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关怀,激励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奋力抗震救灾。在全国各地,一个个捐助点前,普通老百姓排起长龙,慷慨解囊,争相献血,涌动着一片真情。在大灾面前,国人挺起脊梁,展现出强大的抗灾自救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地震废墟上闪耀,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这是一个国家伟大之所在,中国呈现给世界和国民一个有力、有序、有效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

12、才有真进步。”注 意 卷 面 和 答 题 的 规 范 性 请结合材料说明,鲁迅先生所说的“民魂”指什么?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怎样理解“民族精神在地震废墟上闪耀”?(3)为什么要让“民魂”“发扬起来”?(8分)(4)你觉得应该怎样来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10分)3.材料一:2008年5月23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在四川绵阳市区内设立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看望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师生,他在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勉励师生。“多难兴邦”源自左传昭公四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些遭遇劫难的国家,政权巩固,疆土拓展;有些未遭劫难的国家却政权不守,疆土丢失。现在,人们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