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依法治教的目的.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8073502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依法治教的目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小学依法治教的目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小学依法治教的目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依法治教的目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依法治教的目的.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依法治教的目的依法治教有什么用?目的何在?下面的案例能够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案例学校水池坍塌三死五伤的幕后1 某中学地处粤北山区,多年来这里的用水一直十分紧张。国庆节前在学校的操场上校长张宣布了一个他的重大决定。因为现在用水紧张,学生生活用水不方便,我们学校准备在外面挖口井,在里面建一个水池,把水引到水池里面,方便大家用水。没多久,某中学的引水工程就开始动工了,河边开始打井,校园里开始建蓄水池,国庆节后再开学时,一个4米长、3米宽、2米高的蓄水池已经耸立在人们面前,学生们喜出望外。然而欢乐的情绪还没有持续几个小时,2000年10月9日下午5点45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叶(学生):当时我

2、刚洗了两件衣服,就听到水声,我就跑先是一边墙塌,然后另外两边一下子也塌了。新建的蓄水池突然崩塌了,十几吨清水倾泻而出,8名学生被压在砖头瓦块下面。很怕,觉得很害怕。有些人因为被墙砸倒了,嘴里就流血、吐血。 蓄水池倒塌事故共造成3名学生死亡、3名学生重伤,2名学生轻伤的悲剧。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进行了调查。当现场的砖石瓦块被清理之后,人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水池没有地基,墙跟地面完全没有连接。墙只有18厘米厚,几乎没有水泥。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所中学的引水工程事先并没有向有关部门报建,所以也谈不上正式的监督和检查。漏掉了所有正常施工的环节。从报建开始,图纸设计、图纸审核还有验收,如果能

3、够正常的运作的话,这些事故都可以避免。 那么某中学为什么不按照正常的程序办事呢?在看守所记者找到了这位胆大包天的校长张。张说,当时考虑水池工程又不大,如果造房子肯定要报建,实际上也有节约资金这种想法。因为觉得工程小,他连校领导班子的会议也没有开,便把工程交给了镇上的几个没有资质证书的泥水匠。案例中,张对校内工程没有按正常程序进行申报、审批和验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工程设计(无图纸)、论证(没有进行水池受到的压力与墙的厚度、高度、水泥标号等方面的计算),把工程交给无任何建筑资质证书的泥水匠去施工,结果导致三死五伤的悲剧,其行为已违反刑法。该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

4、、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是玩忽职守罪。所谓重大损失,一般是指死亡一人以上或伤三人以上。因此,张行为已构成玩忽职守罪。该中学的惨剧之所以能够在水池仅使用几个小时就发生,关键在于校长张头脑中没有安全意识,没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2007)第22条之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也违反了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1986)和其他有关建筑、学校安全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一句话,张缺乏相应而必要的教育法知识,依法治教的意识不高,依法治教的能力不强。因此,要在中小学加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教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学校管理秩序和教育教学秩序,为

5、实现学校的宗旨提供保障,因此,它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基础。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系统的具体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广大教育公务员、校长、教师及一切与国家法律规定的教育行为有关的组织或个人每天都应当推行的过程。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在依法治教;校长依照教育法的规定组织学校管理活动就是在依法治教;家长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时送子女入学就是在依法治教。不仅如此,依法治教的过程还是不断地纠正教育违法现象、保障教育法规定的合法权益的过程。通过长时期的依法治教,教育违法现象将越来越少,人们的正当合法的教育法规定的权益将得到越有力的保障。依法治教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

6、依法治教的进程,建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制。依法治教是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的需要。1982年党的十二大政治工作报告提出能源交通、农业和教育三大战略;1987年“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1992年“十四大”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1997年“十五大”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后相继提出人才战略、农村教育战略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视,教育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过程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上认识和作法,是集全国人民的政治智慧之大成,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把这一意志能够作为普遍意志得到实行,在教育法第4

7、条中就明确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国家以教育法形式确保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使“科教兴国”战略法制化,不仅能够保障“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实施,而且加强了各级人民政府在发展教育方面的责任,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依法治教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需要。一般而言,受教育者,特别是接受基础教育的受教育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其受教育的合法权益易受到侵犯。有些家长以家庭经济困难为由而拒绝送子女上义务教育学校;有些教师以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为由而将其逐出课堂;有些义务教育学校以学生严重违反校纪为由将未受完义务教育的学生开除;有些为追求升学率,采用投票方法选

8、举“差生”,并强令其转学。这些事实说明,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还存在着这样的误区,给学生受教育权是一种恩赐,是接受国家的教育,随时都可以取消。实际上,除法律规定外,受教育者享受受教育权是不附带任何先决条件的。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除得到许可,可免除接受义务教育外,其他有学习能力的适龄儿童和少年都有权接受义务教育。总之,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系统的具体体现,是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之上,以一定的教育法律体系为基本,依据法律来加强教对育事业的管理和规范,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和手段。依法治教作为一个过程,是随着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人们的教育法律意识水平的增强、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教育执法水平和教育

9、司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推进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依法治教的实现需要人们做出长期的努力。依法治教作为一种手段,是指它与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一样,是加强教育行政、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及其它教育行为的有效手段。它与上述手段一起作为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二)依法治教的实现依法治教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要求有权创制教育法的国家机关应根据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加强教育立法,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教育法律体系。不仅国家立法机关要加快教育立法,而且各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使国家的教育法能够更具体

10、化、更具可操作性。要做到有法可依,中小学校长也应加强学校章程和校内规章制度的建设。根据教育法规定,学校章程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自律性基本文件,是学校存在的前提和自主管理的依据。但是绝大多数中小学只有规章制度而没有章程,这是不利于学校依法治校的。在我国已建立教育法律体系的情况下,在实际的学校工作中,仍存在着大量的不依法治教的现象。比如,不按照教师法的规定聘任教师,许多没有教师资格的公民在学校里做代理教师;政府不按照预算及时核拨教育经费;学校里依然存在着体罚学生的现象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人们的教育法律意识不强,依法治教的能力和守法、执法水平不高。因此,要实现依法治教,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要做到

11、有法必依,首先要增强人们的教育法律意识。其次是必须遵守教育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要做到正确行使权利,行使权利不得以损害别人的自由为代价;要严格履行义务,法律规定必须作的一定要主动积极去作;要坚决执行教育法中的禁止性规定,即法律规定禁止作的或不准作的,坚决不作。不论是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或其它机关的依法行政,还是学校的依法治校,都应做到执法必严。法的权威性、严肃性是法能够在全国普遍而长久发生效力的基本要件。执法必严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的执法活动都应坚持统一而一贯的执法尺度。法律不是橡皮筋,不是可长可短的。执法活动也不是搞运动或会战、战役,突击性的执法活动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不能发挥法的长久效能,而且,战役式的执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法的严肃性和政府执法活动的权威性。因此,应将执法必严的要求贯彻到日常的行政活动、学校管理活动中去。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因此,不管是什么组织,不管是什么人,不管其地位有多高,一旦违法都要受到追究。违法必究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执法活动的具体体现。违法必究不仅是指司法机关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快案件审理,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而且也包括其它法律执行机关也要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追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