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选】江苏省阜宁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807336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选】江苏省阜宁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严选】江苏省阜宁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严选】江苏省阜宁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严选】江苏省阜宁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严选】江苏省阜宁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严选】江苏省阜宁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选】江苏省阜宁实验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九年级学情调研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为150分 考试形式为闭卷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名句默写。(10分)北京四中网校(1)祸兮福所倚,_。(老子德经五十八)(2)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3)晓战随金鼓,_。(李白塞下曲)(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诗经关雎)(5)众里寻他千百度。_,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陶渊明桃花

2、源记)(9)故曰: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10)这正如地上的路;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2下列各选项中,语言表达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经典作品的特点是“耐读”,只要读一遍,才可能有新的发现;只有细细品味,就有新的感受。B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C不少学生会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元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令人不胜乐观。D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切实解决县城环境秩序“回潮”问题,阜宁各界深入发动,全员参与,全面打响了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

3、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形象,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按体制可分为风、雅、颂,其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蒹葭和关雎均出自诗经,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都歌颂了纯洁的爱情。D“说”与“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散文的一种,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其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记

4、”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个道理,如醉翁亭记就是为了说明自己为什么以“醉翁”来给亭子命名的道理。4三句半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一般要求押韵,诙谐搞笑。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仿照前后句子样式,补写其中一节。(2分)材料:楼内失火逃生疏散时不坐电梯。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湿物裹身,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安全出口方向疏散。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阳台,逃往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信号呼救待援。防火灾,说安全(三句半)锣鼓一敲上台前,我们四人来表演。说说

5、防火安全事,宣传!关注消防图保险,珍爱生命最为先。千千万万得注意,当然!万一火情到身边,沉着冷静别慌乱。火势不大消灭掉,乐观!_,_。_,_!消防事业不一般,与我与你紧相连。时刻防火别大意,平安!说上一段三句半,说好说赖请包涵。祝愿人人都安全,再见!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里,闪铄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在浪漫的诗歌的意境里传扬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_(A赏心悦目B耳濡目染)。我们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会在文

6、化的xn to()下变得厚重而雅致。(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积淀_xn to_(2)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_改为_(3)横线上填写的成语比较恰当的是()。(1分)(4)修改画波浪线的句子,使之与划横线句的句式保持一致,并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边的田字格内。(2分)(5)初三(1)班准备11月15日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我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6分)主题班会需要布置会场,请你写一句宣传标语挂在教室后面。(1分)_张老师安排你去校长室邀请吴校长参加活动,你见到吴校长后怎样说?(2分)_吴校长了解情况后,准备让初三各班

7、班长到初三(1)班观摩学习,并请你以校长室名义在学校通知栏拟写一则通知,你能完成任务吗?(3分)_6专题及名著阅读。(7分)(1)水浒传三国演义中不乏巧借自然条件实现目标的故事,你能举出一例吗?现实生活中更需要依据天气时令安排生产,右面三幅图片呈现的是盐城地区夏季的一组物候现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把它们描述出来。(3分)_(2)“他对我叙述的我国近百年来的大事记感到十分惊讶。他断然宣称,那些事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叛乱、暗杀、大屠杀、革命和流放,是贪婪、党争、虚伪、背信弃义、残暴、愤怒、疯狂、仇恨、嫉妒、淫欲、阴谋和野心所能产生的最严重恶果。”上文是格列佛游记中一个片段,其中“他”是_的国王,从“他

8、”对“我”国历史的评价进行分析,“他”的国家应是一个_的国家。(2分)(3)他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终身未婚,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大卫哀悼基督等传世杰作。“他”就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的_(书中人物)。阅读这部作品,你的感受是_。(2分)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下面晏殊的两首词,完成7-9题。(7分)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9、7这两首词都运用了_的表现手法,浣溪沙通过摄取旧亭台、夕阳西下、落花等触人愁绪之景,表达了_的感慨;而采桑子借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_等哀景抒发了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3分)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2分)_9“好梦频惊”是采桑子的点睛之笔,请结合词的上阕说说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分)_(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16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10、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雪宫:齐宣王的离宫(行宫)。非:非议。上:君主。非:不对,错误。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尝()(2)先()(3)对()(4)王()11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未之有也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不得而非其上者C环而攻之而不胜黑质而白章D民亦乐其乐而乐亦无穷也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2)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_13根据文章的意思,回答下列问题。(3分)(1)用一句话概括乙文中孟子的政治主张。(1分)_(2)甲文中范仲淹的“_,_”是乙文中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进一步发扬。范仲淹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借鉴和教育意义?_(2分)14联系全文,说说甲文最后一段中“斯人”指哪些人?这些人的思想感情与“迁客骚人”有何不同?作者写这一段的用意是什么?(3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