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每逢佳节倍思亲.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073360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每逢佳节倍思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每逢佳节倍思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每逢佳节倍思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每逢佳节倍思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每逢佳节倍思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读绿线内的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且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文中诗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背诵。教学难点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体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谈话导入谈话2.板书课题:2.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读质疑。问题预设:“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意思?二、解释题意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亲人。

2、2.简介王维。三、熟练朗读,大胆质疑1.自由读课文,要求:(1)给每段加上小节号,轻声读课文,读通语句。(2)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指名读,及时纠正读音。插 逢佳节 无限(2)了解词语理解情况,重点理解如下词语。兄弟 异乡佳节登高兴高采烈(3)指名试读课文,及时纠正。3.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把文章读顺,读出感情。四、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1.投影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识记字形,注意用上巧妙的方法。 2.交流记忆方法。3.描红,注意写字的姿势。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五、作业 1.生字组成词语。 2.有感情朗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第二课时一、 复习巩

3、固1.听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二、品赏诵读,互动解疑(一)学习课文第一节1.指名读课文第一节,思:这一段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2.交流,小结:这一段讲了时间、地点、人物,讲的是唐代诗人王维15岁离家,到京城长安已有两年。3.齐读第一节。(二)学习课文第二节1.指名读第二节2.思考: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到第三句讲了什么?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重阳接是个佳节?此时王维有什么感受?3.讨论交流4.小结:这一段讲了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欢度节日的景象,更加思念亲人,点明了题意。5.齐读第二节。(三)学习第三节1.自由读,思: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二句说了什么?三到五句说了

4、什么?什么叫天各一方?这三句话里有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2.讨论上述问题:(第一个省略号表示思念兄弟们的有些想法省略不说;第二个省略号表示王维猜想兄弟们思念自己时说的有些话省略了。)3.小结:这一节讲的是王维念兄弟们的具体内容。4.齐读第三节。(四)学习第四节1.指名读。2.思考:第一句说了什么?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想法很多,想头很多。)这一句同上面哪一节意思有密切的关系?(第三节)第二句说了什么?忆是什么意思?3.讨论交流。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看图,进一步领会诗句的意思。画上的人物是谁?从哪里看出他是在重阳节写的?6.指名讲诗句的意思。学生讲,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从课文中哪里看出王维思念兄弟们的无限深情?文中哪一句话能概括王维的这种复杂心情?(王维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7.小结8.齐读第四节。三、拓展泛读,启思归疑四、朗读课文,背诵、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设计:每逢佳节倍思亲天各一方孤独忧伤思绪万千思念家乡、亲人教学反思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篇 “文包诗”。“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灵魂,教学中,我扣住 “思亲”引导学生读文,扣住“思亲”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读,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第一自然段抓住“15岁”和“已经两年了” 引导学生感受王维年幼离家身为异乡客的那种孤独;第二、三段抓“倍”这个字,对思亲进行

6、深化,引导学生从“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重阳节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句话,扣住“更加”一词,理解“倍”字,初步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再通过“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和文中那个省略号,去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将“文意”与“诗境”对应起来,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境”“妙悟”,升华内心的情感。学完课文,我扣住“思亲”引导学生拓展,积累思乡的诗句。以一思乡主题,引出一组思乡古诗,让学生在学习一文时,认识更多的同类古诗。“除了这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思乡的诗呢?”由于事先没有让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加上学生平时积累较上,只说出了静夜思,我只能自己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诗,从古代诗人到现代诗人都列举到,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诗这种表现形式古今都能运用,再让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作者思乡之情,达到情感共鸣。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意识到只有抓住文章的特色,通过文章里 “血浓于水的亲情,相依相伴的故乡情” 那根情感线,引导学生对文本作深入研读,使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交融,引领学生在精心创设的“语文”环境里,进行语言文字的揣摩和品味,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上好一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