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配喇叭》教案及反思.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8068902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唢呐配喇叭》教案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唢呐配喇叭》教案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唢呐配喇叭》教案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唢呐配喇叭》教案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唢呐配喇叭》教案及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唢呐配喇叭教案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认识唢呐和喇叭这两种民族乐器,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其快乐的气氛。 2、继续听辨音的高低,练习打击乐器铃鼓和三角铁,选择合适的伴奏型,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 1、学唱并表演歌曲,并能用铃鼓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2、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用具:电子琴、打击乐器、唢呐和喇叭、节奏条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两个朋友。(教师出示乐器唢呐和喇叭,介绍乐器名称和演奏方法)2、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来吹一吹吧!(播放乐曲唢呐配喇叭,学生模仿吹奏唢呐和喇叭的样子,随乐表演

2、)二、新歌教学 1、同学们刚才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歌唢呐配喇叭,请大家再听一遍,用你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你听歌时的心情。(听范唱,感受歌曲欢乐、热闹的情绪。)2、再听歌曲范唱,学生轻声跟音乐读歌词。 3、教师指导学生跟琴按节奏读歌词。3、下面请同学们用“噜”来模唱旋律。(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用“噜”来模唱) 4、下面请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 5、下面我请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 6、师生合作接龙唱。7、下面请同学们完整的再来把歌曲唱一唱。 8、同学们唱得非常好!下面我请同学们随着歌曲的

3、伴奏来表演一下,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三、创造表现 1、同学们今天都准备了铃鼓和三角铁,下面请大家先看老师演奏,请你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节奏,看谁最先模仿出来。(老师随乐演奏铃鼓,学生模仿动作)2、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刚才演奏的节奏,你能模仿出来吗?(出示铃鼓的节奏,指名模仿)2/4 X X | X O | X X | X O |2/4 O X X | O X X |2/4 X O | X O | 3、学生模仿动作,随乐练习4、学生拿铃鼓随乐演奏,教师指导演奏的方法。5、同学们演奏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再来学一学三角铁的演奏方法。2/4 X O | X O | X O

4、| X O |2/4 O X X | O X X |2/4 X O | X X | 6、分组演奏乐器,一组铃鼓、一组三角铁;男生铃鼓、女生三角铁。6、加入歌表演,再合奏。(指名上台表演,模仿吹喇叭和唢呐的动作,其他人演奏乐器。)7、小组合作创编:四人一小组,分别进行演唱、表演、演奏,并创编出新的节奏型。8、小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哪个组最有创意。四、完美结课: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歌曲唢呐配喇叭,我们还认识了两种乐曲:一个是唢呐一个是喇叭,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希望在课后同学们能够学习更多的乐器,掌握更多的本领,在音乐中去发现更多的乐趣。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唢呐配喇叭教学反思长阳实验小学

5、田华“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这次校级展示课活动中,我围绕可爱的家乡一课反思如下。一、自主感受音乐、关注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新课标更是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置于课程目标的首位。“生本课堂”追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分层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以过程和方法为核心,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情感和态度为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在这节音乐课上,每学习一首歌(乐)曲,我都是让学生先听,听完之后自由表达自已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独立感受音乐的能

6、力。二、学习课堂器乐、重视主动参与音乐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学习。“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学习唢呐配喇叭这首歌曲时,让学生跟着老师模仿演奏动作,帮助学生学会打击乐器的演奏,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三、加强师生合作、保持有效互动互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生本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认知建构、师生互动、情感体验多向交流过程,评价一堂课是不是高质量的课,是不是“生本课堂”,教师能否使课堂保持有效和深层互动是一条重要指标。在学习歌曲的环节,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演唱中,和学生一起分角色演唱唢呐和喇叭的乐句,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降低教学难点。四、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任何事物进步的动力,音乐也不例外。“生本课堂”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探究情景,搭建探究平台,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主生成,规律让学生自主归纳,最后通过旧知衍生出新知。在学习了书上要求的歌曲和乐曲之后,我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的改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升华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