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钱币的收藏与鉴赏.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8066945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钱币的收藏与鉴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古钱币的收藏与鉴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古钱币的收藏与鉴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古钱币的收藏与鉴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古钱币的收藏与鉴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钱币的收藏与鉴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钱币的收藏与鉴赏.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钱币价值的判定 中国古钱币源远流长,品种纷繁,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一般初涉古钱集藏领域的集币爱好者,大多以为古钱越古越好,越古价值越高,其实这已陷入了古钱收藏的误区了。 年代久远的古钱的确较为珍贵。然而,并不是所有年代越古老的古钱币都是越值钱的,年代较近的古钱里也不乏价格十分昂贵的。距今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燕国货币“明刀”,年代可谓久远,然而市场价仅6070元一枚,且品相上乘。2000年前的汉“五铢”、1000多年前的唐“开元通宝”及北宋“宣和通宝”,其价格之低,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钱币市场里几角钱即可买上一枚。但同样年代的古钱,有些售价之高却同样令人匪夷所思。战国时的“三孔布币”,售

2、价高达60000余元一枚,且有价无货。西汉末年王莽所铸的“壮泉四十”,也绝不会低于25000元一枚出手。即使仅100多年前问世的清代钱币,不少品种也高达上万元,如“祺祥重宝(1861年铸)”、太平天国起义时所铸“天国通宝”等等。 古钱币价值何以会有如此天壤之别呢?主要原因还在于古钱币存世量的多寡。历史上有些朝代比较强盛,数十年甚至几百年发行单一品种的钱币,故这类古钱的数量就十分巨大;有些短命王朝刚试铸了一些样币即被改朝换代,这类古钱的数量自然就很少。“物以稀为贵”这条原则尤其适用于古钱收藏。战国时“明刀”虽仅流行于燕国一地,但由于铸量可观,至今仍时有出土,且动辄即成百上千枚。“五铢钱”从汉朝中

3、期一直延续至隋朝末年,在长达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年复一年的重复铸造,留传下来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北宋历经150多年,文化发达,商业繁荣,铸钱之多,空前绝后,一幅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的繁荣景象。宋神宗时,每年铸钱多达500万贯以上,至今北宋通宝钱仍遍布于大江难北,连域外也时闻出土,北宋钱数量之多由此可知。 由此可见,古钱币价格之高低,主要取决于它的存世量,与年代是否久远没有必然的联系,古钱币售价之所以悬殊,根本道理也在于此。 2鉴定古钱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一,要掌握每一时代钱币的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古钱都反映有铸造钱币的时代特征,每人类古钱还有它的个别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就可以了解它们是什么时代的

4、钱币,什么种类的钱币,并根据这些特征区别真钱和伪钱。古钱的特征包括钱文和形制两方面,钱文是铸在古饯上的字体,形制指古钱的造型结构、涛造工艺和币材成分。了解每个时代、每种货币的这些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是识别每一时代、每一种古币的真伪及其价值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发现一枚与其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差得很大的货币,应特别注意其作伪的确能性,再用其他方法鉴定、就可确定其真伪。第二。用科学方法辨别伪钱的伪锈、伪色。对古钱币鉴定中分辨铜锈、铜色的真假是相当重要的方法,因为单从文字形制很难绝对断定真伪,而鉴定锈色方法简便、正确可靠。 第三,熟悉伪钱的基本特征。鉴别伪钱既要了解每个时代真钱的基本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

5、也要了解伪钱的基本特征。改刻的伪币币面不平,拼合的伪币正反面币色不一,凿去的文字四周总有痕迹可寻,用翻砂法制造的钱币光泽度差而且比真钱略为小和薄等等。了解伪币的基本精况和伪造法,细心观察,就能发现伪币作伪之处。第四,掌握与古钱鉴定有关的知识。应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广博的历史知识、古钱的铸造常识和栽谱卧录,古文字学以及历代典章制度知识。对鉴定古钱都是十分必要的。 3出谱钱的收藏 出谱钱,顾名思义是指钱币图谱上没有收录的钱币,它包括古钱、银锭、银元、铜元、纸币等不同质地的历史货币,主要表现在大小、轻重、形状、文字、图案、面值、质地、纪年等方面与已见著录的钱币存在明显差异。 我国历史钱币浩如烟

6、海,任何一部钱币图谱不可能收录齐全,都需要一个不断补充和逐步完善的过程,特别是人们对出谱钱的正确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如金代至宁元宝,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发现的时候,一些钱币学家因疑其伪造,未将此钱列入古钱汇,至民国十三、四年间此钱又出现时,根据其文字与制作,方始断定它为真品,后被历代古钱图说收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钱币收藏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钱币收藏爱好者遍及全国城乡,流散民间的珍稀历史钱币不断被发现,特别是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不少历史钱币重见天日,其间不乏出谱新品,从中国钱币和各省钱币杂志报道的如西夏大安通宝、篆书光定元宝、金代承安宝货银铤、南宋关子钞版、曾国藩湘

7、军使用的咸丰钞票等出谱新品来看,就可见一斑,所以说,经常发现一些出谱新品是很正常的。出谱钱有较高的收藏与研究价值,一般来说,已见著录的钱币,多被前人研究并下结论,后人很难改变前人的观点,而新发现出谱钱则不然,它易引发爱好者的研究兴趣,促使爱好者去发掘新材料,产生新观点。有些钱币,史料有明确记载,但后世一直不见实物发现,现在被发现后,可以证明史料记载是正确的;有些钱币,史料没有记载,现在被发现后可以补充史料记载的遗漏。可以说,出谱钱有佐证和补充历史的作用。另外,出谱钱对投资者来说,有较大的增殖保値功能,因为出谱钱新、奇、特、珍,传世稀少,只要被人们认识,有较大的升值空间。但出谱钱是可遇不可求的,

8、特别是珍稀的出谱钱,不要刻意去寻求,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收藏心态,否则,就会给一些制假贩假者以可乘之机。 笔者与同好经常遇到新发现的出谱钱在钱币界有人说真、有人说假、有人怀疑、有人不敢表态。如果说对出谱钱的性质、归属、铸地、年代等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但出谱钱的真伪是不应该存在争议的,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不可能介于两者之间。至于有人把真钱鉴定为假钱,把假钱鉴定成真钱,这是钱币鉴定者的钱币知识、鉴定方法和鉴定经验存在较大差异所致,而钱币的真伪是客观存在的。目前,在钱币收藏者、钱币研究者和钱币经营者中,他们对出谱钱有不同注重,一般来说,钱币收藏者注重珍稀奇特,钱币研究者注重学

9、术价值,钱币经营者注重经济价值,他们中间不乏独具慧眼、各有千秋的钱币鉴定高手,特别是集钱币收藏、研究和经营为一体的泉家,对出谱钱的鉴定有独到之处。但也有少数自恃才高、目中无人,妄枉自大、不懂装懂者,摆出一副专家、权威的架势,到处舞文弄墨、信口开河,实不屑一顾。当然,最可恶还是那些制假贩假、欺骗钱币收藏爱好者的不法泉商。钱币的真伪鉴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是钱币鉴定的主要内容,也是钱币研究的基础。要对出谱钱币作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仅掌握一些钱币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必须了解相关方面的历史知识,多接触实物并进行对比,多与泉友切磋交流,在钱币收藏与研究的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不断提高鉴定水平。从钱

10、币鉴定的难易程度来看,一般认为古币最难,机制币次之,纸币较易。出谱钱因没有图样对比给真假鉴定增加了一些难度,但只要掌握了钱币鉴定的基本方法,从出谱钱币的质地、色泽、文字、图案、制作、流通和使用磨损痕迹等方面来考证,还是可以确定真假的。 4浅谈母钱的鉴别 现在,很多朋友都很喜欢收藏古钱币,但在市场上有很多伪造钱币出现,所以辨别钱币的真伪对于收藏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介绍一下有关母钱的知识。 所谓母钱,就是古时翻铸大量钱币时,中央和地方财政所制作的标准样板钱。根据母钱作为样板的用途,母钱可分为三种,即钱样、雕母钱和铸母钱。钱样是根据钱币的设计,用锡、象牙或红木等材料精心雕制的钱币实物样板,它

11、的用途是呈送朝廷,供皇帝审定。从严格意义上讲,钱样还不能算作钱币,因为它只作为送审报批的实物图样,不能流通。钱样是给皇帝审定用,一类钱币的钱样理论上应该只有一枚,所以数量极为稀少,一般在交易市场上几乎不能见到。雕母是按照朝廷规定的那种规范性的钱的形式,把它雕刻出来,面、背要求很严格。而且请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或者是皇帝本人来写钱文,把它刻成钱模子。雕母做出来以后,经过审定批准以后,就开始翻铸了。翻铸还不能大量地翻铸,翻多了,就变形了,所以翻出来的钱也是有一定限量的。第一次翻出来的钱叫铸母。铸母钱,一般讲的母钱就是铸母,如果是讲雕母,就是有特殊意义的,是手雕的,这和一般的铸母差别很大。雕母和铸母

12、的区别最明显表现在钱币的文饰内容上,雕母钱文精美,字口深峻,每个字的笔画都非常清晰,绝无粘连模糊,而且笔画比同版本的流通钱要细瘦,从细部看还保有手工镂刻的痕迹。铸母钱的钱文笔画也非常清晰,纹络较为挺拔深峻,但因为铸母钱是翻铸所成,为了使它的外缘轮廓和内廓穿口光洁,一般会经过冷加工,因此钱面上还会有挫磨的痕迹,并且钱的边缘上还保留有拔模子的斜度。母钱与行用钱另一个明显的区别是钱币的大小和厚度有区别。由于古时翻铸钱币采用刻模灌铸的方法,因此制造出来的行用钱的体积会比作为刻模样本的母钱稍小。母钱的大小、厚度都超出常品。在钱币的收藏中,首先要留神体积超出常品的大钱,其次要注意分量异于常品的厚重钱。 母

13、钱不像出名的钱币名贵珍品,它往往混迹于常见的行用钱之中,而且过去的集币者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不乏有捡漏的可能。由于母钱的材质都异于常品,所以品相一般较好,但是由于数量稀少,专家提醒鉴别母钱还得从做工、体积上多下功夫,不要简单将品相好的钱币当成母钱。 5伪造古钱的鉴定 伪造铜锈 其方法简单来说有七种:第一,用漆和颜料拌和后涂在伪币上,7年半载后干硬了,几乎像真锈一样;第二,用松香或胶水拌以颜料,涂在伪钱币,干硬后看上去也和真锈一样,但牢度色泽稍差;第三,用普通铜钱的真锈粘在伪造的铜币上,锈是真的,币是假的;第四把伪币置于土中或潮湿环境中,过两、三年后,伪钱即生出真锈;第五,把伪钱浸人醋酸中,加入

14、硫酸铜,伪币上会长出鲜明结晶状的绿锈;第六,把伪钱浸入硫酸溶液中,较短时期就会生锈;第七、用细铜屑未,与硝酸、预料拌和,涂在伪币上,能长出比较牢固的铜锈。识别这些伪锈的方法是:第一,红锈和水银锈是不能用药浸、土埋法取得的,如:用颜料和漆、胶水等混合后涂上,时间一长。假锈即会脱落;第二,用伪币浸入硫酸或醋酸中,域埋入上中长出的钒锈,一般都在表面,没有深入铜质内部,而且长出的绿锈要粗、松、脆,容易脱落,不能发生硬绿,用手指揿、压,真锈和假锈即易区别,伪钱的锈松脆易脱落,真钱的锈手掼很难弄得动;第三,用胶水调以颜料做成的伪锈,经本起开水泡煮和碱水洗刷,只要在开水中泡煮或用碱水洗刷,假锈便会全部脱落;

15、第四,用松香调以颜料做成的伪锈,虽然表面看来与真锈难以区别,但假使用手磨擦或热水浸泡后,锈上如有松香气味,即为伪锈;第五,用漆加颜料做成的伪锈,经过一年半载后比较坚硬,类似于真币长出的硬绿锈,但是这种伪锈色泽不像天然长成的锈那样自然,长久以后容易剥落。总之,真锈是长年累月自然长成,锈质入骨,坚硬牢涸,经久不变,人的手指难以刮动。而假锈较粗、疏、松、脆。容易刮动或脱落,有的虽看来坚硬,但经沸水煮或碱水洗刷,亦会全部剥落。明清以来的铜币由于时代近,往往不生锈,就只能根据形制、文字来分辨了。 伪色 也是辨别伪钱的一法。有的古钱无锈,传用日久后。表面上生成一种坚硬的黑褐色或古铜色,称为“传世古”。伪币

16、新铸,当然无传世古,作伪者把伪币经火锻烧或放入盐酸、醋酸中浸泡,取出后再裹入带内不断磨擦,做成伪传世古的。但真的传世古坚牢,难以刮除,钱币流传愈久,色泽愈深,越是坚牢,极薄的一层,用水煮洗刮都很难去掉。假的传世古比较轻浮,色泽不牢,有的是用伪钱放在煤烟上熏黑后,再上蜡打光的。这种伪造的传世古用开水泡煮洗刷,即可以基本去除。铜币本身的颜色也值得注意。明中叶前一般以青铜铸钱,市色青绿,有的泛红,称为水红铜。明代后期以后用黄铜铸钱,铜色浅黄而带光泽。清代新疆、福建等少数地区的咸丰钱用红铜铸造,铜色紫红。如发现宋代以前浅黄发光的黄铜钱,大概就是伪币了,当然宋代以前有时个别货币由于冶铸技术不精而杂人其他金属较多,有的币面也有呈黄铜颜色,如五代南唐的“唐国通宝”、“大唐通宝”以及“开元通宝”大钱也带有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