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一.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06162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20分)1、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_的人,其中很多人是我们非常_的。2、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_和_。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忙于工作和_,彼此之间难免产生_、_。宽容能让我们_。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_。5、_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6、我们天生爱学习,在学习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_,我们都能学得好。7、产生冲突不可怕,采用正确的方法,可以很好地_冲突。8、世界人民热爱_,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趋势,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9、人与自然是_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_,

2、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0、一句理解、尊重的话会给别人带来_和_。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从2001年开始,把每年的5月第3周定位( )。A科技活动周B环境保护周C节约用水周2、世界各地的文化不同,对此,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A尊重差异B消除差异C排斥差异D远离差异3、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 )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A甲骨文、青铜器B石器、玉器C陶器、瓷器D书画、青铜器4、对于他人的观点,我们不应该( )。A诋毁B夸奖C包容D理解5、这次跳绳比赛取得好成绩后,我们回忆了事情的经过,思考了一下如何做会更好,这是在( )。A

3、怀旧B反思C宽容D胡思乱想6、尊重他人可以体现在( )A语言 B行动 C以上都可以体现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 )A价值B想法C地位8、我们在小卖部买到过期食品,应该找( )解决。A公安交通机关 B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C医疗保障部门9、我国确立( )为一项基本国策。A民族团结B扶贫C环境保护D发展经济10、据史料记载,金字塔在建造过程采用了最简单的工具是( )。A坡道、滚筒和杠杆B平道、滚筒和杠杆C坡道、滚环和杠杆D坡道、滚筒和铁杆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酗酒有一定的好处,可以增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抵御寒冷。( )2、中国商代晚期有着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3、在日常生活中,人

4、们之间可以避免产生摩擦、冲突。( )4、撒哈拉沙漠非常干燥,有一些植被,但地广人稀。 (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 )6、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7、文化之间有差异,我们只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就行了,没必要了解其他文化。( )8、宽容就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 )9、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特定的共同目标而组成国际组织。( )10、在重大灾害面前,全国人民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四、连线题。(共10分)1、连线题。哥白尼 研制飞机 瓦特 登上月球 莱特兄弟 日心说 阿姆斯特朗 蒸汽机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当地震发生时,你应该怎么做?_ 2、中华

5、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列举当代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哪些贡献? _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_4、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是怎样做的?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不同 尊重2、世界性国际组织 区域性国际组织3、生活 摩擦 冲突 心胸开阔4、不受侵犯5、金字塔6、长处7、化解8、和平9、命运 人类自身10、温暖 鼓励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2、A3、A4、A5、B6、C7、A8、B9、C10、A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四、连线题。(共10分)1、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要及时、有序的撤离到安全空旷的地方去;如果不能及时的撤离,要暂时躲到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2、略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创新,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