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8057351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9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蜡烛授课人:史宝梅一、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 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2过程和方法目标: 进一步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母子情。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味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形象,感受文章感人至深的语言难点:蜡烛的象征意义。三、 教学课时 1课时四、 教学方法 点拨、自读五、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说到蜡烛,你们能想到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奉献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李商隐-无题)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2、时,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李商隐-巴山夜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苦.(杜牧-赠别其二)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歌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感受小说中烛光里别样的深意。(二)作者介绍西蒙诺夫,是苏联作家。这是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作家,他的作品多为战争题材,尤以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军事小说而著名。如日日夜夜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等。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他作品中,常常出现生动的战时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是不是这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三)梳

3、理故事情节n 请一位同学告诉大家,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注意:复述故事的时候,注意将清楚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法西斯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

4、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四)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听完*同学的复述这个故事后,同学们觉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感人还是震撼?)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很感人呢?(环境、人、物三者考虑)A环境(衬托)a.故事发生再二战,文中不乏对枪林炮火的描写,找找看,哪些地方对环境进行描写?(第16.18.20.24.27段)b.思考下作者设置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当时环境危险,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B人物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l 故事的主角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刻画,采用什么方法

5、呢?(心理?语言?肖像?神态?动作?)n 外貌描写:“她太衰老了”:年老体弱拖动、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黑围巾:(4次:20.28.40.41):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n 动作描写:l 老人对烈士做了什么事情呢?(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掩埋烈士:非常吃力安葬烈士: 亲人礼葬守护烈士:充满敬意l 在描写这样一位年老体弱的老人在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时,作者具体用了哪些动词比较震撼人: “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体衰; “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拖”:年老、行动不便、艰难n 心理活动:

6、(讨论课后练习第三题)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C物蜡烛文中多次提到蜡烛,有哪些地方提到蜡烛了?谁能告诉我蜡烛的来历呢?为什么多次提到蜡烛呢?本文烛光(6次)的象征意义:l 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l 结尾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

7、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胜利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小结:蜡烛的深意:1. 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2. 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3. 象征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4. 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五)全文小结文中的南斯拉夫妈妈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弱,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这种美好的感情,并且在今后的日子里,付出多一些爱,收获更多的快乐。板书设计蜡烛 西蒙诺夫 蜡烛的深意:1.

8、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2. 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3. 象征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4. 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跨国母子之情(感人至深) 1、环境 炮火连天(衬托) 2、人 南斯拉夫妈妈掩埋烈士:非常吃力安葬烈士: 亲人礼葬守护烈士:充满敬意 3、物 喜烛、黑围巾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授课人:史宝梅一、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 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2过程和方法目标: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情感。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文中反

9、语的运用。难点:感受作者富有特色的语言;领会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三、 教学课时 1课时四、 教学方法 自读探究法五、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图”话圆明园,通过图片展示圆明园又有的盛景,及今的断壁残垣。从而引出那一场中华民族的旷日四年的浩劫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掀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火烧圆明园等历史。(一)导入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二)检查预习1检查作者简介:雨果,法国作家。法国作

10、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2联军远征中国历史资料简单交流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攻占北京,焚毁并掠夺圆明园。3检查字词(三)整体感知教师投影思考题,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思考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

11、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四)合作探究,品味文章默读课文1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明确:“世界奇迹”(总称)“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明确:通过反语来谴责,如“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全部赞誉”使用反语的作用是讽刺。重点研读 自读1-4段,找出雨

12、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1.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整段的内容都是雨果在评价园明园,代表性的句子有: 明确:“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作者以全球的眼光,高度概括地评价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 “请你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光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作者调动充分的想象,用“恍若月光”形容圆明园,足见圆明园的美丽与神奇。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展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同是

13、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圃,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大理石”、“玉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材料,“青铜”、“瓷器”是中国的特产,“神像“异兽”是圆明园里的陈设,它综合了洞府、神庙、宫殿的所有优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圆明园美的赞美。 “希腊有巴特勒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把圆明园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建筑相提并论,足见圆明园的地位。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

14、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窥一斑而见全豹,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象征。 阅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1 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2 文中的两个强盗都作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作者毫不客气的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4作者说“我们

15、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5“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6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