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与利儒商核心话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804158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与利儒商核心话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义与利儒商核心话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义与利儒商核心话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与利儒商核心话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与利,这是一个长期争辩不休,似乎不得要领的话题,也是一个讨论商人人生观没法绕过的话题。儒家经典中,特别在先秦时期,“利”似乎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东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见利思义”(论语宪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与孔子比,孟子在这个问题上走得更远。孔子是“罕言利”,孟子是“何必言利”。圣人和亚圣对待“利”的态度,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不言利或少言利,为的是整饬当时因唯利是图而搞混乱的社会秩序,这与儒家因时施教的观点有关,在这里有矫枉过正的意思。说是说,主张是主张,其实无论孔子还是孟子,都没有否定过利,只不过是历代读书人理解为“君子”就矢口不言利,言利就非“君子”,把

2、问题搞成了绝对化。虽然心里也想(真利”,但嘴里总是羞答答地绕着圈子不说出来,唯恐说出来玷污了*“君子”的清白。 “重义轻利”的思想,在儒林中根深蒂固。到了汉代,经学大师董仲舒,对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作修正。他说:“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所养。养生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于人大于利。”董仲舒理直气壮地肯定了利,而且把个道理说得明明白白。但是,董仲舒更多的时候是矢口否认利,副对利深恶痛绝的大经师面孔,其原因是可以理解的。当时,社会上趋利弃义是一种普遍倾向,甚至为了利铤而走险,这时,需要当头棒喝的是不能一一味图利

3、;而不是反复提醒“千万不要抛弃利”;矫枉须过正,于是有了对利深恶痛绝的言论。其实说白了,董仲舒那段话中的“义”,相当于今天的精神文明”:那个“利”相当于“物质文明”。两样不能或缺,只不过将二者细衡轻重,“义”比“利”更重要一个些罢其实剔除了种种眼障,就会发现儒家的“义”“利”观是致的,只是阐述的侧重面有所不同罢了。根据儒家的义利观,作为儒商,在“义”与“利”这问题,首先要讲“义”。符合“义”的就去做,否则即使一本万;也不去做。其间有两种情况,一是于公众有益,能如此,最好:二是于公众无害,这样也行。如果于公众无益不说而有害,那就有悖于“义”,还是不做为好。回过头去看,中国的封建社会后期,儒商的发

4、展已是浩浩荡荡了,儒商的思想也形成了一种体系。这倒不是官方对此有了什么章制,或有多少儒家学者从商,也不是因为有学者专门研究出了一套形诸文字的儒商理论,而是因为民间从商者普遍把儒家处世作人的准则运用于商事,并作为商人的理想人格和完美的处世接物准则,哪怕这实践者目不识丁,我们也有理由称之为“儒商”。儒家处世接物的准则,最突出的凝结为“信”与“义”。解放前在晋绥商界,一些被人推崇的商贾大家,都是以信义立足,有的至今为人称道,简直可以说是“商德巍巍”。当时绥远商界的巨擘“大盛魁”,就是一家为人称道的义商。据说大盛魁在起家时,只有穷弟兄俩,生计几乎无着。这一年,除夕夜里,富人家花天酒地、爆竹连天地过大年

5、,这穷弟兄俩熬了一锅稀粥,度这个身心受煎熬的穷年。这时候,来了一个人,拉着一峰驮着驮子的骆驼,进来歇脚。弟兄俩招袋吃喝后,来人说要把驮子在这儿寄存几天,返回来再取。说完就拉着骆驼走了。寒来暑往,一年过去了,拉骆驼人还没匣来,弟兄俩想,驮子里不知啥货,时长不动,岂不要坏了?于是商量之后打开来看。一打开,大吃一惊,是雪白的一驮银子。弟兄俩当时正做生意,资金紧张,于是点清数目记好帐,动用了这笔银子,并把买卖分成三大股,那个陌生的拉骆驼人占一股,准备什么时候人来了,连本钱带股息都交给他。结果陌生人再没回来,大盛魁给他的股份一直保留了下来。“狗股份”也是大盛魁行“义”的佳话。当时大盛魁的生意己做到了欧洲

6、,成为远近闻名的跨国巨商。但当时的信息传递很落后,传说有一次,大盛魁的商队到了茂斯噶哇(今莫斯科),得到重要商业情报,急需要大批货物。但骑着骆驼往返,就会贻误商机,于是将情报系在一条狗的身上,派这条狗,返回绥远城送情报。这条狗昼夜兼程赶回大本营,总店得到情报后当即发货,结果大获巨利。大盛魁不忘那条狗的功劳,专门给它分了股份并对这条狗厚养善待。行义及于畜类,其情确也感人。今天,大盛魁不少分号的名字还保留着,多数都成了村子的名字,其中不少都占着一个“义”字,例如,“三义园”、“四合义”、“义兴园”、“义美园”等等,从这些字号的名称,也可窥见当时大盛魁重义之一斑。晋商中以义立世的故事也很多,虽然商人

7、的目的是要盈利,但在经商实践中,他们体现出一种“行正义不计功利”,“间顺逆不问成败”的豪气。譬如,山西祁县一位姓乔的商久,多收了一一位批发土布的乡下人一块银元,他几经查找,没找到那位乡下人,在临死前的遗嘱中,还把这件事写了进去,嘱儿子退还这一块钱。有的商家破产了,借贷的款没法儿还,放贷的商家就象征性地收下一把算盘或二只斧头,几万、几十万元巨款就一笔勾销,即使败绩商家东山再起,这笔钱也再不要了,这种大度与豪气,形成了儒商以人为本的王者气象。“义”与“利”在儒商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那种境界之大之美,千载之后也堪为楷模,受人崇仰。虽然在当时,商界诡诈之术并不罕见,但那在人们的心目中被视为耻辱,商家对“义”有一种普遍的追求,视之为荣,今天,相当多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不以耻为耻,不以荣为荣,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文章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