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化的经济学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8001991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产业化的经济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产业化的经济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产业化的经济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产业化的经济学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产业化的经济学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产业化的经济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产业化的经济学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育产业化的经济学分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制约被知识、科技进步所取代,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成果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生产竞争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巨大冲击。人力资本的积累日益成为影响一国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积累的规模依赖于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推动教育产业化发展是时代的选择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我国迎接新世纪挑战,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战略重点。一、 教育产业化的经济争论(1)教育不能产业化一个系统的价值,跟环境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固定资产越高,对环境稳定性的要求越高。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教育是否也应

2、该市场化呢?倘若教育市场化,那么一个市场化的教育体系,有两种付款方式,父母付款,或是学生自己贷款。如果是父母付款,由于人们收入相差很大,能够给孩子的教育投资相差也很大。这样,上% n# Cb ? e9 d( _一代的财富基本上决定了下一代的前途。在这种体系下,穷人(永远是大多数) 的孩8 o8 h0 i8 R) 8 V; Vc: 子很难对这个社会有认同感。久而久之,这个社会将成为革命的沃土。因此,很少有人主张由父母直接付款。然而个人贷款的还款率很低,国家政府机构发放贷款实际上是一种赔本生意。从学生个人讲,教育是一项极大的投资,占据了一个人最有活力的十几,二十年时间,而我们知道,大的投资3 m;

3、 j9 Q6 x, G! m+ C$ m) d; I对稳定性要求很高。如果学生求学期间背上巨额债务,风险会增加很多,这样会大% N( j* XcN. , x Y. Z/ n大降低教育的价值和社会的财富。相反,如果毕业生多学识,少债务,他们创造的财富会增加国家的税收,从而保证教育的支出。从系统价值与环境稳定的经济理论方面看,教育产业化不利于教育价值的更高化与社会的稳定。(2)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性W P1、教育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潜力巨大。巨大的“卖方市场”给教育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就目前的教育市场而言,几乎所有的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占据到总投资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也就是说教育支出占据家庭总支出的重

4、要一部分。根据调查显示,目前的中国教育市场存在着巨大的空间,我国现在只有74%的小学生能够升入初中,只有48%的初中生能够升入高中,只有47%的高中生能够升入高校。截止到1998年,我国大学生在同龄青年中的比例只有6%。现在全国高中、大学的入学竞争十分激烈。而与此对应的美国早已普及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能够容纳适龄人口50%以上),日本早在1978年中等教育入学率便已达到96.2%。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教育资源有限,市场和社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高教领域蕴藏着大量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但缺少必要的启动资金,目前这些存量还难以盘活。如果我们能推进教育的产

5、业化,用发展产业的方式来重新配置这部分教育资源,其市场供给的潜力应该是相当大的。在完全竞争状态下,供求的不平衡,使得教育产业化成为大势所趋。2、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促使教育产业化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中国中、高等教育大多是靠政府的资助,政府的资金有限,教育资源也有限,因此很大一部分人得不到高等教育,不像美国等已经普及高等教育。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从而促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市场秩序发生了很大变化,竞争机制使每个人都无意识地参加到促进社会全体利益的发展中去,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

6、场秩序和最优的经济社会。这里的“看不见的手”,就是由竞争的力量来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很长时间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应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只要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状态,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教育资源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然要走向产业化。3、 产业结构理论分析教育产业化的必然性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传统的教育是事业性的,由政府资助实行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也大多是由政府资助建立,制定招生计划,教育资源有限。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

7、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身知识水平的培养要求更加高,对教育的支出更高。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生产结构的变化应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资本和劳动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教育的产业化,更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居民已经普遍认识到教育程度与其将来的收益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个人愿意在受教育上花费和投资,多年来民间形成的大量财富,需要增加投资领域;只要采取适当政策,把教育供给的潜力与教育需求的潜力开发出来,我国教育市场必将得到发展,不断扩大。4、教育产业是新的历史时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固

8、定资产来投资推动的,这种增长方式的严重问题是后劲不足,要想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将这种方式转移到以人力资本力量增长为主的增长方式上来。而教育投资是实现人力资本存量增加的途径。其次,扩大居民个人的教育支出对拉动投资,刺激消费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推动近20年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加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市场机制的引入和不断强化。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组织变迁和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已经成为我国解放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产业化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更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增长。二、 教育产业化的战略构想(1) 教育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既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内在要

9、求,又是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体现。积极制定和实施产业结构政策,以技术进步来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因为教育产业化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与出版、广播、培训等相关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育产业可称得上是战略产业。目前。对于教育产业的产业结构策略是实现教育产权的多元化。教育产权在范围上具有广泛性,教育投资的主题可以使国家,也可以是地方政府、团体、企业、个人。教育产权多元化变革就是在把教育确认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稀缺资源的前提下,引进市场配置社会资源机制,发挥社会包括各级政府、各社会团体、企业、家庭、个人在内的积极性,鼓励大家用资金及其他方式投资教育、关心监督教育并把教育投资者的利益与教育的质量紧密连结,

10、即用经营的方式去发展教育。(2) 教育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教育产业结构要趋向多样化,才能开拓教育产业的市场,满足教育产业的市场供求。1、 学校教育要更加多样化 a 、初级中等学校要多样化。可分为普通初中、综合初中、职业初中。 b 、高中阶段教育要多样化。在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分为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三种类型的模式。 c 、高等学校更加多样化。分别是高等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的

11、多样化。2、非正规教育的多样化。 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岗位,应提供相应的岗位和专业培训,以及终身教育的学习等等。三、 市场经济下,政府对教育产业化的干预(1)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政府对教育干预的原因1、外部效应 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但却具有极大的溢出效应,从而也需要政府的支持。教育的溢出效应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着良好的教育的公民能使社会运行的更好;二是多数人识字比少数人识字看书更有利于社会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一个有利于个人支出的项目,而且也是一个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支出项目,从这一角度来说,政府必须伸出“看得见的手”,协调教育产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2、经济增

12、长 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联系。教育产业化更使得教育与经济增长紧密联系起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教育并不意味着国家可以控制学校,通过某种补贴的方式也可能达到同样的目标。 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认为,在当今放松管制,国家干预活动减少的环境下,什么样的国家干预能生存下来,对经济增长起着最有意义的作用的也许是在教育、培训和科学技术方面。(2)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教育的必要性教育的市场调节性有其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弊端,这是由市场调节机制本身的功能性决定的。1、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导致教育发展的盲目性。市场调节毕竟是一种无形力量自由支配的调节方式。市场供求变化所提供的信号

13、一般只能表明供求不平衡的大体趋势,却不能具体反映其数量领域。而且,由于各校自主经营,不服从一个明确的全面的计划,即使供求数量清晰,各校之间也无法平衡其生产规模和能力,更无力左右和影响全局,再加上教育人才商品生产过程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过程,它周期长、见效慢、滞后时间久,生产过程难以与社会需求同步。因此,即使教育活动能敏感注视市场变化趋势,也无法避免其盲目性。2、市场调节所固有的盲目性,往往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生产过剩严重。学校面临两个消费市场:一是学生消费市场,另一个死劳动力市场。两个市场存在差异,使教育的市场调节力量呈现出不一致性,一旦学生市场需求扩大,而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限时,便会出现生产过剩

14、现象。从而造成教育领域极大的物力、财力、人力的浪费。3、教育如果单纯由市场调节,很可能使整个教育活动全面商品化。教育的市场调节性的确迫使学校注重服务质量,讲求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教育学术活动的商业化,成为市场活动的附庸。(3)市场经济下,政府干预教育的经济手段随着近些年来各国教育经费资源紧张,各级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学校对政府的经济依赖性日益严重,于是,国家政府则逐渐成为教育事业的最大投资者和消费者,经济手段成为国家政府向教育事业的最大投资者和消费者,经济手段成为政府向教育施加权力、渗透意志、获取利益的最有效的手段。四、 教育产业化的可行性(1)市场基础已经奠定 调查表明,在家庭消费

15、排序中,教育消费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家庭达68.8%,教育需求的旺盛。 随着知识经济向纵深发展,知识与经济接合的紧密程度从弱到强。有些学者把这一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经济知识化。知识元素不断渗透到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和信息。二、知识经济化。知识元素以越来越多的种类和越高的程度结合;三、二者一体化。是指知识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相互包含的过程,二者达到高度统一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投资教育可以获得一定回报而不是纯粹的负担,人们支付教育费用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不是一种无奈,受教育程度与其将来的收益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种观念上逐渐深入人心,给教育

16、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2)企业界参与教育产业发展的热情日益高涨 教育产业发展要改变的不是教育所具有的传播和发展知识的传统功能,而是要为教育本身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因素,这便是产业运作方式、市场发展途径和企业经营手段。由此,教育界必须打破原有界限与企业界实现有效的合作与互补,借助后者在市场经济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推动教育高速、高质地发展,缓解并最终解决困扰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无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吸引,企业界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面对教育产业这一崭新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具的朝阳产业都不会无动于衷,由此而爆发的巨大热情必将成为推动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3)资本市场开始重视为教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资本市场对企业界向教育领域拓展、推动其前进步伐行为的反应,经历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