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苍溪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98560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四川省苍溪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届四川省苍溪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届四川省苍溪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届四川省苍溪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届四川省苍溪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四川省苍溪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四川省苍溪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纳米铜的性质BC60的组成C单晶硅的结构D无人机的研发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微粒观: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C转化观:氧化汞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金属汞D守恒观:4g氢气和16g氧气反应,应该生成20g水3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热粗铜丝- -段时间后,白磷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该实验过程只发生一个化学变化C玻璃管中液面从实验开始持续上升至

3、约“刻度1”处D氮气不与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是燃烧,所以燃烧一定需 要氧气B金属能够导电,所以能够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铁丝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爆炸,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必须检验其纯度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物质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

4、的质量之比为9:16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6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CO2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都是黑色固体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未知)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8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烟花爆竹选用的标志是( )ABCD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5、是()A验证面粉粉尘能发生爆炸B验证酚酞分子在不断运动C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D探究石蜡中含有氢元素10石墨烯是新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它是石墨制成的新型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关于这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B都质软可作润滑剂C碳原子排列方式都相同D都是黑色固体1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

6、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12下列实验数据读取正确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9.23mL水B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5.6C用胶头滴管取1.0mL水D用托盘天平称取8.6g食盐13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 )ASO2BCO2CN2DO214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明矾做絮凝剂可以使硬水软化B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正极的氢气和负极的氧气体积比为2:1C纯水是软水,但软水不一定是纯水D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15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灼烧铜丝B放置坩埚钳C加锌粒D

7、倾倒硫酸铜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要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条件是_。(3)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长期使用的热水锅炉会产生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将6g水垢粉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4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水垢中除碳酸钙和

8、氢氧化镁外,其他成分都不与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反应时间/min012345678烧杯内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46.045.244.845.144.143.943.843.843.8试计算:(1)表中有一数据是不合理的,该数据的测得时间是第_min;(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3)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写出完整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18(8分)为测定某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粉末中碳酸钠的含量,小冰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次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

9、x)的比例式_;(3)此混合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4)用36. 5%的浓盐酸配制100g上述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5)加入水的质量为_;(6)在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如图中表示的是_ (填离子符号,下同),表示的是_, 表示的是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1)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标号)。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B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常为-2价。(2)在实验室可用下图的某些装置来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请回答下

10、列问题: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_。若选用装置B、E、F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组装顺序为_,(在装置F中加入的液体试剂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A,选择的依据是_。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乙炔(C2H2)是一种可燃性气体,难溶于水,已知实验室可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非常剧烈,则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最好选择_(填字母序号)(3)某化学小组成员称量12.5g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再加入

11、50g稀盐酸完全反应,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大理石中杂质质量分数。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详解】化学研究范畴的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故选D.2、D【详解】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微粒观: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则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故B正确;C、转化观:氧化汞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金属汞,故C正确;D、守恒观:4g氢气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题中只给定16g氧气,只能和2g氢气反应生成18g水,

12、故D不正确。故选D。3、D【详解】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发生两个化学变化,分别是:白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不符合题意;C、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玻璃管内压强升高,白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含量减少,压强减少,最后反应完全,冷却后,压强趋于恒定,因此压强的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最后不变,因此液面的变化是先降低后上升,最后液面至约“刻度1”处,不是一直持续上升,不符合题意;D、如果氮气与白磷反应,就不能证明玻璃管内减少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而是氮气和氧气的体积之和;如果氮气能溶于水,则玻璃管中的氮气会溶解在水中,导致测得氧

13、气的体积分数偏大,故氮气不与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常用白磷(或红磷)燃烧的方法,白磷(或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掉氧气,使空气内压强减少,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该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不漏气红磷要过量待容器冷却至室温后,再观察进水的体积。4、D【详解】A、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如镁在氮气中燃烧;故错误;B、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石墨可以导电,故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故错误;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爆

14、炸,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必须检验其纯度,故正确;故选:D。5、A【分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乙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故乙物质是生成物,增加量为25g,丙物质质量不变,故丙物质可能是催化剂或不参与反应,丁物质质量减少,故丁物质属于反应物,减少量为2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甲物质属于反应物,减少量应为5g。【详解】A、反应后物质甲的量应为:18g-5g=13g,符合题意;B、物质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与反应,不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为:5g:20g=1:4,不符合题意;D、甲和丁属于反应物,乙属于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化合反应:由两种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