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爆炸应急措施.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977837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爆炸应急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火灾、爆炸应急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火灾、爆炸应急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火灾、爆炸应急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火灾、爆炸应急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爆炸应急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火灾、爆炸应急措施 1 工程消防预案 一旦发觉火情,工程全体职工,应有条不紊地根据预先制定的扑火方案进展实施。必需快速准时地将火扑灭,把损失掌握在最低限度。为此制定消防工作预备方案,其详细分工如下: (1)最先发觉火情的人要大声呼叫,某某地点或某某部位失火,并报告消防负责人。向内部报警时,报警人员应表达:出事地点、状况、报警人姓名;向外部报警时,报警人应具体精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现状及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报警完毕报警员应到路口迎接消防车及急救人员的到来。 (2)现场负责人负责现场总指挥。打电话通知119报告失火地点,火势以及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同时通知主管领导。 (3)

2、按应急方案马上进展自救。火灾初起阶段可用灭火器灭火,用消防桶提水,用铁锹铲土等力争在火灾初起阶段,将火扑灭。若事态严峻,难以掌握和处理,应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求助。 (4)由电工负责切断电源,防止事态扩大。 (5)在组织扑救的同时,组织人员清理、疏散现场人员和易燃易爆、可燃材料。如有物资仓库起火,应首先抢救危急及其它有毒、易燃物品,防止人员损害和污染环境。 (6)疏通事故发生现场的道路,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保证消防车辆通行及救援工作顺当进展。消防车由消防机构统一指挥,火场依据需要调动义务消防队及其他人员。 (7)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逼人身安全状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快速疏散人群至安全地

3、带,以削减不必要的伤亡。设立戒备线,制止无关人员进入危急区域;组织脱离危急区域场所后,再实行紧急措施;对因火灾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要准时抢救。亲密协作专业救援队伍进展急救工作。 (8)爱护火灾现场,指派专人看管。 (9)现场发生火灾事故后的留意及急救要领 现场消失火险或火灾时要马上组织现场人员进展扑救,救火方法要得当。油料起火不宜用水扑救,可用干粉灭火器。电气设备在起火时,应尽快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千万不要盲目向电器设备上泼水,这样简单造成触电、短路爆炸等并发性事故。 2电气火灾灭火的安全技术要求。 21灭火前的安全组织措施 用电单位发生电器火灾,应马上组织人员和使用正确的方法进展补

4、救。 马上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122灭火前的电源处理 电器火灾发生后,为保证人身安全,防止人身触电,应尽可能马上切断电源,其目的是把电气火灾转化成一般火灾扑救,切断电源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烟熏火烤,火场内的电器设备绝缘可能降低或破坏,停电时,应先做好安全技术措施,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使用电压等级合格的绝缘工具。 停电时,应根据倒闸操作挨次进展,先停断路器(自动开关),后停隔离开关(或刀开关),严禁带负荷拉合,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或刀开关)以免造成弧光短路。 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适当,以免影响灭火工作。 夜间发生电气火灾,切断电源要解决临时照明,以利扑救。 23带电灭火的安全技术要求: 带电灭火

5、的关键是在带电灭火的同时,防止扑救人员发生触电事故。带电灭火应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应使用允许带电灭火的灭火器。 扑救人员所使用的消防器材与带电部位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电源不小于0.4米。 对架空线路等高空设备灭火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大于45度,并站在线路外侧,以防导线断落造成触电。 电气设备及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时,在室内扑救人员不得进入距离故障点4米以内,在室外扑救人员不得进入距离故障点8米以内范围。但凡进入上述范围内的扑救人员,必需穿绝缘靴。接触电气设备外壳及架构时,应戴绝缘手套。 使用喷雾水枪灭火时,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 穿靴的扑救人员,要防止因地面水渍导电而触电。 现场消失火险时,现场负责人推断要精确,当即不能救的要准时报警,请消防部门帮助灭火。 在消防队到现场后,现场负责人要准时而精确地向消防人员供应电器、易燃、易爆物的状况。 火灾区内如有人时,要尽快组织力气,设法先将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组织灭火。 灭火以后,要爱护火灾现场,并设专人巡察,以防死灰复燃。爱护火灾现场又是查找火灾缘由的重要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