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97635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唯物主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唯物主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唯物主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历史唯物主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唯物主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唯物主义.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7材料一: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相继被两车碾压,司机逃逸,接连路过的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小悦悦的悲剧,让人痛彻肝胆,心灵受到巨大冲击。这事件中的18个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表现出的冷漠,折射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汪洋书记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材料二: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

2、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要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要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谈谈我们个人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2分) 27.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决定着人们处理一切关系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因此我们要在当前多元化、复杂化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中选择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在道德

3、观冲突和精神文化空虚的今天,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必须以反映社会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为导向。(3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该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以维护人民利益为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3分)树立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努力践行。(3分)30、今年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而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

4、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12分)30、(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3分)(2)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3分)(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3分)(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

5、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这一点。(3分)3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34、 答案(10分)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6、,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要培养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新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29材料一近年来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 “红心咸鸭蛋” “三聚氰胺奶粉” “地沟油” “瘦肉精” “染色馒头”,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使中国的食品安全引起世人的关注。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怒斥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称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严重。“要加大食品

7、安全重点整治力度,重点治乱必须重拳出击”。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活动的通知。(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6分)(2)根据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9分)29(1)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导向作用不同。一个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都是生产经营者受错误价值观指引的结果。(3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劣质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牟取自身的利益,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没有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上履行好社会责任。(3分)评分要求:用价值观的其他知识分

8、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分)(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使得加强食品安全的呼声十分强烈,因此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3分)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树立正确价值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以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重视食品安全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

9、全,因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3分)42材料: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阐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合理性。(8分)4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2分)人民群众不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享受者,文化发展成果理应由人民共享。(2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需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2分)文化发展成果由

10、人民共享是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必然要求。(2分)28. 伴随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追求人生幸福已成为国家、公民个人共同关注的热点。为了让学生感知人生的真正幸福,珍惜幸福生活,某校组织了一次人生幸福大讨论。下面是讨论中的两则案例,请你一同参与。案例一 追求人生幸福:人民网“今日谈”栏目:2010年12月2日刊发了郭明义的幸福观一文,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共鸣。网友们纷纷通过留言表达对“幸福”、对郭明义幸福观的理解。网友“大漠飘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种人帮助别人获得的幸福感,看似毛毛雨,可是人人做到了,我们这个社会将是多么的其乐融融啊!网友“杨维兵”: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幸福的认知越来越多元,

11、但郭明义的幸福观值得所有人学习-这是一种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幸福观;这是一种用善良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幸福观。网友“窦永堂”:郭明义的幸福观兼顾了全局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眼前与长远,闪烁着道德与人性的光芒,值得全社会珍视。幸福观可以有所不同、有所侧重,但是前提和基础不能少,核心价值观不能缺失。(1)如果你参与了此次讨论,你认为一个人怎样才能追求人生的幸福?(8分)案例二 同票同权:1953年,中国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规定: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农村和城市每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当时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只有13.26%,做那样的规定是为了体现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和工业化发展方向。改革开放30年

12、来,中国城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人口比重大大减少,城镇人口已达46.6%修改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明确取消城乡差别,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开启“同票同权”时代。(2)选举法的修改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哪些道理?(9分)28.(1)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追求人生幸福必须立足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贡献,要学会无私奉献。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13、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与集体的关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个人素质。(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选举法修订是根据城乡发展变化的实际作出的决策,它也必将指导以后的选举工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选举法的修订将推动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选择,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相关法律的修改是维护人民利益的体现。29(12分)幸福指数,是

14、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2011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幸福”成为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各地代表根据本省省情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具体做法,如:北京代表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代表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各地代表根据本省省情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理由。(12分)30 (8分)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群体称做“蚁族”。他们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仅北京一地就

15、有至少10万“蚁族”,既然大城市不好生存,为何不回家乡去?“家乡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也无法实现我的人生价值。”这句话道出了大部分“蚂蚁”的心声。从价值观角度,你认为“蚁族”群体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8分)29(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地代表根据本省的实际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标准。(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通过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不断增进人民的幸福感。每点四分30(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

16、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感动中国”人物凭借其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感动中国”人物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感动中国”人物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4)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感动中国”人物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