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案三单.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973280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案三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案三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案三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案三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案三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案三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案三单.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案例之“一案三单”教 学 设 计学校名称:岐山县雍川镇麦禾营中心小学课程名称: 数 学 内容主题: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教材版本: 北 师 大 版 教师姓名: 蔡 新 苗 教 龄: 18年 授课班级四年级学科数学主题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任课教师蔡新苗课时2课时上课时间2012年10月25、26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过程与方法:在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概括出乘法结合律。教

2、学难点 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教学方法 1、问题发现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问题探索发现”的研究模式,让学生借助问题解决评价单,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归纳结论,掌握规律。 2、问题训练法:通过学生尝试完成练习题,教师针对个别问题进行点拨指导,实现全优的教学效果。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一课时课型问题解决课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引入主题6分钟创设问题情境1、【教师话白】同学们,导读单上的第三题,让我们比一比看谁算的快。2、【教师话白】大家知道老师为什么算的这么快吗?是因

3、为老师运用了一个乘法定律,它可以使运算简单易算,你们想知道吗?1、学生独立完成.2、想知道为什么探索新知总结方法20分钟创设思维情境1、要求学生完成问题解决评价单上问题一。2、师:为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呢?这其中是否蕴藏着某些规律呢?3、要求学生完成问题解决评价单上的问题二。两个算式可以用=号连接起来。要求学生再举一些例子.4、完成解决单问题三。总结: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5、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6、符号左右各表示什么意思?7、学生尝试完成解决单问题四。1、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并在小组内讨论计算的方

4、法.2、学生讨论,发现规律.3、学生举例验证。4、学生尝试总结规律。5、学生完成(ab)c=a(bc)6、学生回答。7、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问题训练小组评价12分钟创设评价情境1、【教师话白】同学们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检测一下自己。2、发放问题训练评价单。教师巡视,及时个别指导。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竞赛)2、汇报交流。总结归纳提升意义2分钟创设反思情境1、【教师话白】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习中你有何收获和体会?2、教师补充。1、学生总结知识点。2、谈体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板书设计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ab)c=a(bc)ab=ba教学反思第二

5、课时课型问题训练课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引导回顾呈现目标2分钟创设导入情境1、直接引入: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对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掌握情况。2、思考:用字母如何表示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1、明确学习任务。2、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指名回答。规范指导深化理解21分钟创设规范指导情境1、 完成课后“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填空,组内交流。2、完成课后“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组内交流。师巡视,个别指导。3、完成练习册33页1、2题。4、教师进行规范指导。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独立分析题意、解答,集体交流。 3、独立完成,全班交

6、流汇报。问题训练小组评价15分钟创设问题训练情境1.完成练习册第5、6题。2、教师逐组检查、指导。1、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2、学科组长组织班内展示汇报。总结归纳把握重点2分钟创设反思情境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总结汇报。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蔡新苗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过程与方法:在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概括出乘法结合律。难点:会对一些算式进行

7、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三、学习过程:自学文本内容后完成下列习题。一、 计算二、认真填一填。2594=( ) =( ) 371258= ( )=( )()()()()( )三、看谁算得快。四、谈谈你自学后的收获与疑问。收获: 疑问: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小组长评老师评价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问题解决评价单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蔡新苗各位同学,请根据课前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面的内容,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然后由学科长组织在全班交流展示,并接受其他组同学的疑问或回答。观察情境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问题一:请你估一估用了几个小正方体?再算一算? 问题二:观察上面两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

8、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再举例验证.问题三: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问题四:观察下面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45=54 1210=1012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问题训练评价单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蔡新苗、想一想,填一填.2945= ( )(36125)8=36( )68205= ( )502548=( )( )(6125)85=( ) ( ) (4725) 4= ( )(75)(86)=( )( )2、用简便方法算一算。871125 6745 125563212525 485125 25(584)3、列式计算。(1)250个15相加的和是多少?(2)乙数是甲数的125倍,丙数是乙数的8倍,如果甲数是27,那么丙数是多少?4、解决问题。(1)有一栋6层高的大楼,分为3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每层楼可住4户。这栋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列两种算式计算)(2)同学们给贫困学生捐款,光明小学捐款4562元,朝阳小学比光明小学多捐款3256元,两所学校共捐款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计算)(3)运输队送货,每箱苹果24千克,每辆卡车最多装125箱,5辆卡车一次最多能运送多少千克苹果?(4)马路的一边均匀地种了126棵树,现在要在每2棵树之间摆放8盆花,每盆花15元,共需多少元?自我评价学科长评小组长评老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