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示例.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971407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示例.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学科下册图形与几何课类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设计者:李雪莲教材分析“面积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初步掌握它们周长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这部分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学习和探索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课标解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并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这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

2、有趣的活动,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体现“做数学”的乐趣。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面积与生活的联系。2、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自己的经验。3、使学生通过“ 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等多种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1、理解面积的含义。2、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活动活动步骤(时长)活动目标(教学目标的分解)学习活动(学生活动内容和形式)指导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信息技术应用(应用什么技术工具来帮助活动的有效)教学评价(突出内

3、容与方式)活动一:(游戏激趣,引入新知)激发学习兴趣,感受面积与生活的联系。学生观察图形,积极发表见解。出示两个图形,引导生观察。1、实物演示法2、观察比较法。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吸引学生注意。设计意图课前采取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活动二: (联系生活,探究新知)认识面积含义,体验比较策略多样化。1、观察数学书和练习本、老师和自己的手掌。2、动手自制大小不同的图形。3、选用合适的学具比两个图形的大小。(小组合作)1、观察指导法2、提问法3、小结反思法1、实物演示法2、观察比较法3、实物演示法。学生在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很有成就感。充分感

4、受到学习的乐趣。设计意图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的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通过引导从学生熟悉的课本和练习本、小手的观察比较,孩子对面积的理解水到渠成。活动三(梯度训练,拓展思维)通过“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进一步理解面积含义,发展空间观念。1、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2、自己设计一幅占12个格子的图画。1、提示学生注意半格的数法。2、画图指导要按要求,清晰、漂亮。1、汇报交流法。2、实物演示法。动手,是每个孩子乐意的事情。学生的这幅画很准确、漂亮。设计意图课后的练习是课堂的巩固与延伸。让孩子在比一比、画一画中更进一步的理解面积的含义。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活动四(回顾课堂,总结收获)全面反思小结,形成知识体系。学生各抒己见,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引导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完善自己知识内涵。讨论交流法。学生总结的实事求是,很客观。设计意图全面的小结,是课堂知识的一个提升。更是课外知识的延伸。使这节课的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链。板书设计面积的初步认识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 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观察法、重叠法、数格子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