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技巧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969082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技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技巧 通江县火炬中学 何平摘要: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是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的数学能力。随着九年制义务教

2、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一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创新学习氛围首先,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

3、力;其次,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教师要注意设计集体讨论、互查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二 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创新学习兴趣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

4、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趣,首先要注意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的创新学习兴趣,其次应注意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通过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胜利的喜

5、悦,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一个人涉猎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三 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

6、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

7、果。四 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数学解题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要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

8、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五 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在数学教学中,激励学生要树立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错例教学”,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