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绩效考核制度26336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957022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绩效考核制度2633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绩效考核制度2633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绩效考核制度2633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绩效考核制度2633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绩效考核制度26336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绩效考核制度2633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绩效考核制度2633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才学校考绩制度(试行)为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 作,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努力推进教育事业持 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试行),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校绩效考核办法。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和促进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义务教育阶段绩效 工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 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二、考核分配原则1、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绩效工资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 作为分配的

2、主要依据。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没有岗位绩效考核结果,就不 能参与绩效工资分配发放。2、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全过程公开, 切实做到公平、公正。3、坚持“科学合理”原则。学校绩效考核工资分配方案要力求科学合理, 绩效工资差距不宜过大。三、考核组织机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四、考核对象学校全体教职工。五、考核分类及内容1、校级领导考核。校级领导考核由学校目标责任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 两部分组成。校级领导目标责任考核主要考核校长在办学方向、办学行为、 依法治校、教育教学质量、德育工作、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团结协作、 廉洁自律、安全稳定等方面的实绩,考核组织实施工作由该单位考核领

3、导小 组负责,个人绩效考核考核结果报教体局考核领导小组备案。2、教师考核。教师考核主要以教师履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 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全面考核教师的德、能、 勤、绩、廉等。网 m u/crrq(1)德:即师德。主要考核教师的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和 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2)勤:即出勤。主要考核教师坚守工作岗位、遵守工作纪律、积极 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等情况.(3)绩:即教师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益、等。在 考核教师“绩”的过程中关键考核其工作量及工作实绩。工作量主要考核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量以及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和 参与教学管理的情况。工

4、作实绩主要考核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的情况,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 目标和学生达到的基本教育质量要求情况,取得的教研和科研成果情况。3、班主任考核。班主任单独考核。4、其他人员考核。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绩效主 要考核服务态度、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等方面的情况。六、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 70%和 30%。基础性绩效工资经考核随月发放(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其基础性绩 效工资按不超过 50%的比例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原则上分上学期、下学 期两次考核两次发放。绩效工资必须依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配,要根据 考核结果合理的拉开分配差距。1、基

5、础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教职工完成单位规定的工作任务,经考核结果在基本合格以上的,全额 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未完成单位规定工作任务的,按一定比例扣减基础 性绩效工资,扣减的基础性绩效工资转入学校奖励性工资总量。2、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1)校级领导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校级领导奖励性绩效工资=校级领导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校校级领导 考核得分总和X校级领导个人考核得分。其中: 校级领导奖励性绩效工资额以单位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水平为 依据,可适当高于本单位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水平。 校级领导的绩效考核得分由学校目标责任考核得分和个人绩效考核 得分两部分组成,总分为 100 分,正职领导学校目标责任考核

6、情况占总分 的 100%,副职学校领导学校目标责任考核占总分的 70%,个人绩效考核网m u/crrq占 30%;未承担教学工作的副职校级领导,按所担当的主抓工作记个人绩 效效考核占 30%。(2)班主任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 班主任绩效考核得分由班级目标责任考核得分和个人绩效考核得分两 部分组成,各占 50%。班主任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额二班主任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1/2-班主 任考核得分总和x班主任个人考核得分。(3)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教职工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额二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m教职工考 核得分总和X教职工个人考核得分。其中: 教职工包括任课教师、职员(管理人员)、教辅人员、

7、工勤人员。 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为全校奖励性绩效工资额减去校长和单 独考核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额。 教师个人考核得分由德(5分),能(5分),廉(5分),勤(15分), 绩(70分,其中工作量占40分、工作实绩占30分),加分(10分)和扣分(按 实际计算)组成。教师个人考核得分二德能勤绩廉得分总和x个人职称系数+加分-扣 分。工作量的计算办法是将学校各个岗位的工作均折算成课时,以课程标准 和学校课程设置情况计算出任课教师的课时量语、数、英、理、化、生加权系数1.2政、史、地、体、音、美加权系数1.0每学期开学一月内教职工男满58 周岁,女满53 周岁授课加权系数上 调 0.2。工作量得分标

8、准分为40分,实际得分计算公式为:工作量得分二个人 实际工作量m学校平均工作量x40计算。工作实绩得分标准分为30分。由教学过程(15分)、教学业绩(15分) 组成;职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工作实绩得分可由服务对象评价(15分)、 考核领导小组依据考核细则评价(15 分)组成。具体评价项目和标准由考核 领导小组制定。个人职称(职务)系数为:高级1.41 4,中级1.179 助理1。加分主要是对被考核人在考核期间做出突出成绩或重大贡献的奖励,加分不超过 10分。扣分主要是指被考核人在考核期间请假、旷工、违反职业道德、出现工 作失误等,由考核领导小组酌情从被考核人绩效考核得分中减分,减分一 般不保

9、底,直至得分扣完为止。七、教师个人绩效考核量化计分办法(一)德(5 分),主要考查个人师德。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百分制量分 后换算(二)能(5 分),主要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反映出的教师授 课能力问题教务处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考查评定后恰当量分,无特殊情况 均给 5 分。(三)廉(5 分),廉洁从教,不搭车收费,不强行向学生推销资料和 商品,对学生及家长反映的问题学校进行核查,视其情节由考核小组决议 进行扣分。(四)考勤(15 分)。主要考核教职工出勤情况。1、全学期满勤计 15 分。2、病假2天内不扣分、超出部分每天扣0.5 分,事假在教体局规定范 围内(每学期5天)每天扣1分,超出部分每天

10、扣2分;旷课1节扣4分; 上课迟到、早退每次扣 0.4 分。3、签到、签退每缺一次扣 0.1 分,替人代签者扣 1 分,集会、例会及 教研活动、年级组活动、升旗活动缺勤每次扣 0.5分。4、婚、丧、产等假期按有关规定执行。5、考核依据为学校考勤记载,本项得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五)绩1、工作量(40 分)。(1)核定学校平均工作量学校平均工作量=学校各岗位工作总课时寺职工总数教职工工作量得分二教职工周实际工作量寺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X402、工作实绩(30 分)。(1)教学过程(15分)A、要求教师在学期初有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末有教学工作总结,期末 考试结束有试卷及学情分析且按学校要求按时上交

11、。(计3 分,缺一项扣1 分)B、备课书写清楚整齐,项目齐全,内容详实、实用、超前备课。(满 分 5 分)教务处随时组织检查,期末进行综合评定一次,分四个等次,分别 计 5、4、3、2 分,无教案计零分。全学期平均得分计入考核分。C、作业批改要及时,有鼓励性批语,有批改记录。(满分4分) 教务处将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分两个等次分别计 4 分、3 分,以全学期平均 得分计入考核分。无作业科目教师该项得分根据平时工作态度由考评小组 打分。D、每学期要进行公开课、观摩课。(满分1分,每次计1分)E、每位老师要经常交流听课,取长补短。(满分2分,每次计0.2分) (2)教育教学业绩(15分)。A、初中统

12、考科目成绩实行双向考核a、学科在本年级第一名计15分,递减一个名次扣1分。b、学科在四所初中评比中前两名计15分,第三名计14.5分,第四 名计13.5分。c、两项考核的平均分计入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分。d、任全年级某一科目教学,教学成绩得分以四校评比成绩为标准。B、高中以该学期上级组织的考试成绩为依据确立评比项目,以四所高 中评比名次从高到低以此计15.15. 14.5、13.5分。C、无考试成绩的教师在教师会上述职后由全体教师实行百分制量分后 换算.三、加分(最高不超过 10 分)1、 优质课(赛教、评赛,邀请示范课)调讲活动加分办法。国家级: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省级:一等奖4

13、分;二等奖3分元;三等奖2分;市级:一等奖2分;二等奖1 分;县级:一等奖1 分;校级:一等奖0.5分;2、优秀教案、课件(参赛)奖(县级以县教研室文件或证书为依 据。市级以市教育局或市教研室文件或证书为依据。省级以省教科所、省教育学会、省级高校校刊以及新闻出版总署已公告的发行刊物为依据 国家级以新闻出版总署已公告的教育教学期刊目录为依据。) 国家级:一等奖3 分;二等奖2 分;三等奖1 分; 省级:一等奖 2分;二等奖 1 分元;市级:一等奖 1分;二等奖 0.5 分;县级:0.5 分;3、教师荣誉奖(以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文件为依据) 国家级:4 分;省级:3 分;市级2 分;县级:1 分;4、辅导学生奖(含奥赛、小发明、绘画、作文竞赛、文艺才艺竞赛 语文能力竞赛、英语能力竞赛等活动,辅导学生作品等获奖或发表按最高 获奖级别算)。国家级:一等奖3 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 分;省 级:一等奖 2 分;二等奖 1 分;市 级:一等奖 1 分;二等奖 0.5 分;县 级: 0.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