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学会发展.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7953581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幼儿学会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幼儿学会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幼儿学会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幼儿学会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幼儿学会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幼儿学会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幼儿学会发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幼儿学会发展发展不只是一个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使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人的智力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已取代体力的发展而成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人用探险家的独立与探索,艺术家的想象与直觉,运动员的热情与力量来形容儿童求得高水平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技巧,这是很有道理的。这种发展观尤其适用于儿童早期的教育,体现了一种具有战略眼光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发展观,从研究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言语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道德发展等方面展示儿童发展的规律,虽然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发展忽视儿童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是一种“要我发展”的教育观。很多家长以孩子

2、会背诵多少唐诗,会演算多少算术题而骄傲,这实在是舍本求末的一种误解。现代发展观应该是一种“我要发展”的主体性发展观。儿童需要懂得“发展”需要什么,从而学会发展。为了儿童今后更好地发展,使儿童的发展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我以为,使儿童永葆健康与活力,大胆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敏锐感,鼓励和培养儿童的独立探索精神,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也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核心。儿童需要懂得这种发展的根本意义,从而使自己在主动的独立探索中学会发展。使孩子永远保持健康与活力,是一切发展的必要条件。六岁以前的儿童是活力最旺盛的时期,“调皮捣蛋”是儿童活力旺盛的表现。父母的责任是鼓励和培养孩子的活力,而不是将它扼杀在摇篮里。我们常

3、常看到一岁以上的孩子已经不安于坐在大人的怀里等待大人喂饭了,他们要堂而皇之地在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独立地表演自己如何进餐。他很可能不肯去用为他准备好的小碗和小勺子,而是要用大人们的筷子在碗里、盘里乱搅一顿,结果把满桌饭菜弄得一团糟,却一口也没有吃进他自己的小嘴里。看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应该理解孩子的这种愿望是合理的。他尽管小,可也是人,大人们能自己拿着筷子围坐在餐桌边吃饭,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呢?他只是拿筷子用饭的技巧不如大人,但他旺盛的活力迫使他不顾自己的能力要去尝试大人们能做的各种事情。我们应该珍惜孩子的这种活力,并恰当地帮助孩子逐渐学会独立用餐。比如,不妨用两个小勺,让孩子拿一个自己动手学着

4、吃,另一个由大人用来喂他。其实,孩子上餐桌的意义还不止这些。正如范翠英、江新所指出的:孩子上餐桌的时间还是一个“沟通、学习以及享受的时光,对一岁多的小宝宝来说,这种社会化的意义特别重要。我们不要只注意到孩子究竟吃了几口饭,其它的一概不管。”好奇心和敏锐感是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如果我们把儿童的发展比喻为要起程远航的风帆,那么好奇心和敏锐感正是吹动风帆远航的雄风。动物也具有简单形式的好奇,如把一只小猫放进一间陌生的屋子里,它会对每一件家具、屋子的每一个角落都细细闻一闻、抓一抓,这是小猫最原始、最简单的好奇心。儿童的好奇在开始时也有类似的特点。很多孩子喜欢玩火,正是出于浓浓的好奇。爱迪生小时候就

5、对青草不会燃烧、枯草却可以燃烧发生好奇,于是跑到仓库里,用火点燃了干草堆,结果把他父亲囤积的草料一火烧尽。玩火可能产生危险,正如爱迪生那样。但是我们若单纯地严令禁止他们,又严重地挫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较好的办法是陪孩子一起“玩火”,让他在安全的环境中了解火能燃烧的意义,满足他对火的好奇,同时要告诉他玩火的危险性,以及如何灭火。如果我们在灭火时连同孩子的好奇心和敏锐感一同扑灭,那么我们扑灭的很可能是一个智慧的头脑。一个没有了好奇心的人可能一辈子都爬不起来。我们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笨,但却不仔细地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在孩子寻求发展的关键时刻给他拨了一盆又一盆的冷水?学者们一再指出,人的潜能远远没有发挥出

6、来,还说:“每个儿童出生时就有的潜在智能比达芬奇使用过的还要大得多。”又说:假定一个人的智力为100%,那么“儿童在一岁以内将发展到20%,四岁时已经达到50%,八岁时发展到80%,十三岁达到92%,十七岁时为100%。”如此看来,儿童智力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减缓的趋势,成人以后,智力的发展已基本完成,人的发展将在其它方面进一步展开。因此,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入学前的婴幼儿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内挫伤了孩子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恐怕以后再下十倍的功夫也是难以补偿的。儿童的好奇心和敏锐感是智力发展的种子,教育的责任是呵护和培育这些种子,促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当教育对好奇产生激励作用时,好奇便成为

7、儿童生长的兴趣。兴趣是人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好奇则更接近于本能。我们应当有意识地激发和训练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让能力随着兴趣的扩张而发展。和孩子玩时,你只需要用语言唤起孩子的想象,并自己动手激起孩子的热情后,就可以让他自己动手去做,当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但重要的是不要太多的干涉和限制,要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他想象的目标。如果在玩的过程中,能激励孩子对建设的兴趣,并鼓励孩子对建设的耐心、毅力和观察力,那么,由兴趣所激发的能力生长将朝着更高的品位发展。独立探索的精神也必须从小培养,因为发展必竟是孩子自己的事,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我们常见孩子五、六岁了,还

8、要等大人给穿衣服,系鞋带,晚上睡觉也得让妈妈搂着。这种孩子往往依赖性极强,恐惧感也较大,遇事畏缩不前,爱哭,缺乏耐心和责任心。究其原因,除了特殊的身体原因外,大多是过分的溺爱造成的。这种心态显然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应当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能程度,尽可能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独立探索的精神。比如,两岁以后的孩子常喜欢在沙土堆里,小水坑旁玩得蓬头垢面,一身泥污。因为这些东西可随心所欲,变化万千,潜藏着无穷的想像,有着很多神秘的乐趣。这对于孩子来讲,就是一种由好奇引发的独立探索。沙土能堆成好多奇怪的形状,还能掏出一个又一个的洞洞,水流进去,又看不见了,这实在让人开心。但是,这种奋不顾身的探索却让妈妈们不开心,因为刚刚换上的干净衣服已经弄得脏兮兮的了,于是一个巴掌打在屁股上,把孩子刚刚萌发的创造力也给打回去了。其实,企图让孩子的衣服保持干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与其为了干净而剥夺孩子的独立探索,还不如顺其自然,让孩子学点本事,增长点才干。我们无论如何不要干那些因小失大的蠢事。独立探索是儿童的天性。没完没了的唠叨和责骂,无缘无故的限制和规矩,只能从根本上毁灭儿童的天性。如果他们长大后,留给他们的是一个不堪回首的童年,那么,他还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吗?当大人的一定要为孩子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也不要完全泯灭了自己的童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