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能力冲刺25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934399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知识能力冲刺2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知识能力冲刺2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知识能力冲刺2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知识能力冲刺2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教育知识能力冲刺2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知识能力冲刺2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知识能力冲刺25页(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模块一、教育基础一、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选择)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1898年5月,清政府下谕,命令各州府县设立学堂,并将各州院的书院设为小学堂,这可看做是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

2、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小学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儿童6岁开始入学。这一学制后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小学教育进行了改革,积极普及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l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提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小学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二、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相同点)(选择、问答、材料分析)三、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选择、问)(一)概念和研究范围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简称小学教育科

3、研,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小学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活动过程。它以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应用和发展研究,即将先进的教育理 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行为,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基础和价值预设。同时不排除小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某些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小学教育科学 研究的范围大致如下: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研究、小学生身心素质结构研究、小学教育目标研究、学教育内容与课程研究、小学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小学教育政策 与法规研究、小学教育体制及运行机制研究、小学教育环境研究、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小学教师素质研究等。(二)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选、问)1在研究目的上,注重应用性;2在研究

4、主体上,强调广泛性、群众性,即合作式研究;3在研究内容上,强化实践性;4在研究方法上,提倡行动研究。(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1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1)推动小学教育改革。(2)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3)发展和完善小学教育科学理论。(4)提高小学教育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和形成教育改革家队伍。 2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解决我国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认识和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四)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种类(选择,注意分类)1以教育实践活动的范围和层次来分类

5、,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2.以教育研究的目的来分类,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3以时间为标准分类,可分为历史研究、现状研究和预测研究。4依据研究资料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1)定性研究定性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的说明,关心的是研究对象在自然情境中,对事物已经发生或已经存在的意义的理解、看法和体验,而不注重对象的操作行为和反应。定性研究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强调分析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2)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受试者行为与有关变量问必然性的因果关系或固定性的相关关系基本上是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的看法和假设演绎方式定量研究所得的结果,企图对同类问题作广泛推论。(

6、五)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1研究领域的扩展。(如小学面向现代化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小学教育如何面向全体的教育的研究;小学教师教育的研究等。)2研究方法的生态化倾向、多样化倾向及研究的现场化倾向。3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包括研究技术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五)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选择、问答)(一)选择课题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是以课题研究为基本方式进行的。选题是研究的起点,选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水平。1课题来源(1)课题来源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课题来源于学科交叉所产生的空白区。(3)课题来源于对已有理论、传统观点和结论的怀疑。(4)课题来源于勤于观察,善于

7、思考。2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原则(1)课题必须有价值。 (2)课题要有科学性。(3)课题要有新颖性、创造性。 (4)课题要有可行性。3研究课题的表述研究课题的表述要求能清楚地说明研究课题的范围与变量的限定。课题名称应尽可能说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二)文献综述对既往文献的复习、整理、综合,从而系统地认识某一个专题的历史现状、成就和展望,确定课题后它有助于我们评价课题和发展课题。1文献(1)概念文献是记载知识的一切载体,包括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带、光盘、幻灯片及缩微胶片等。有较大理性认识价值或实践指导价值的文献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情报源和信息源。(2)种类按

8、教育科学文献来源的公开性来划分,可分为正式文献和非正式文献。按文献的固有形式,可分为统计资料、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和实物资料。按文献的功能可分为事实性文献、工具性文献、理论性文献、政策性文献和经验性文献。按文献的加工程度划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专着、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档案资料等原始资料。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是将分散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指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将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2文献检索围绕研究课

9、题对教育科学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综合的过程就是文献检索的过程。 (2)过程文献检索一般由以下步骤组成:分析和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加工阶段, (3)方法顺查法。按时间顺序,对研究课题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进行查找。顺查法一般可以查全,可以随时比较、筛选,查出的结果基本上能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貌缺点是比较费时间,工作量大。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时序进行资料查找。适用于新文献的搜集新课题的研究。追踪法,即引文查找法。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参考书目或引文注释为线索步步追踪所需文献。(三)课题论证与形成假设(四)选择方法 (五)变量分析变量依其相互关系可分

10、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也称研究变量,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因变量又称目标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与本课题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 (六)选择被试从单位中(总体)抽取部分单位(部分),使这部分单位代表全部单位。(七)制定研究方案1.研究方案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2)具体性。(3)灵活性。 (4)全员性。2研究方案的内容一般地说研究方案应包括下列9项内容:(1)课题名称。 (2)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3)界定研究的对象和范围。(4)明确研究内容,即把课题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小问题。(5)

11、写明研究的方法,这里指具体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即搜集事实材料的方法。 (6)预设研究的步骤与进程。(7)预计可能取得的成果及其形式。(8)明确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9)经费预算和设备条件的预计。(八)资料整理 (九)得出结论 (十)撰写科研报告四、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选)(一)学校组织1学校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我国学校组织机构一般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行政性组织机构,这是为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维持学校正常运转而设立的;一类是非行政性组织机构,这是为配合、监督、保证学校的各项活动而设立的。这两类组织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发生作用和影响。(1)行政性组织机构

12、 (2)非行政性组织机构非行政性组织机构一般包括党、群、团组织和各种研究性团体。(二)学校管理的基本制度 学校管理的基本制度是指那些对学校各部门、各环节都起指导和决定作用的制度。我国的学校管理的制度如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 任制、教师职务评审与晋级制度等。以下重点阐述校长负责制。(三)小学组织机构及运行小学组织机构有效运行必须满足的条件如下:(选、问)(1)目标明确、功能齐全、党政分开;(2)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3)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高效、节约;(4)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四)学校组织的发展趋势(1)学校组织结构网络化;(2)学校组织结构一体

13、化;(3)学校组织结构人情化;(4)学校组织结构个性化。五、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相同)(选择、问)六、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选、问)(一)基础性我国学校的教育体系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所构成,其中小学教育属于初等教育,它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它的基础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第二,小学教育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第三,小学教育为儿童、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二)全民性 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三)义务性小学教育面 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分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

14、会经济地位等的差异(智能及身体状况不允许的例外),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 (6岁),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四)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是 面向全体儿童实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愿望、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全方面打基础的教育。(五)活动性 活动对于小学儿童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六)趣味性 (七)启蒙性小学的基础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七、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选、问)1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指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以通过若干个案的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个案研究一般

15、常同典型调查结合进行,进行的步骤与调查法类同,包括:了解、确定个案研究对象;观察、调查,收集资料;个案分析研究,写出分析报告。2行为研究法行为研究法是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它主要用于观察、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行为修改法。现代行为修改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他主张控制情境,采用褒奖和强化的方法来修改儿童的行为。3调查研究法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调查研究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在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