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课后答案答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92672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路面工程课后答案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路基路面工程课后答案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路基路面工程课后答案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路基路面工程课后答案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路基路面工程课后答案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工程课后答案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路面工程课后答案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基路面工程习题答案0总论 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回弹模量 加州承载比2.干燥 中湿 潮湿 过湿3.干燥或中湿4.土的颗粒组成特性 土的塑性指标 土中有机质存在 巨粒土 粗粒土 细粒土 特殊土5.柔性路面 刚性路面 半刚性路面二、名词解释1.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路面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之比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2.回弹模量指路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3.路基临界高度是指在最不利季节,当路基分别处在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床顶面距地下水位或长期地表积水位的最小高度。三、简答题1. 路基工作区内,

2、土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对保证路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极为重要,对工作区深度范围内的土质选择和路基的压实度应提出较高的规定。路基工作区深度也许大于或小于路基填土高度。当工作区深度大于路基填土高度时,行车荷载的作用不仅施加于路堤,并且施加于天然地基的上部土层,因此,天然地基上部土层和路堤应同时满足工作区的规定,均应充足压实。2. 对的设计路基横断面。选择良好的路基用土填筑路基,必要时对路基上层填土作稳定解决。采用对的的填筑方法,充足压实路基,保证达成规定的压实度。适当提高路基,防止水分从侧面渗入或从地下水位上升进入路基工作区范围。对的进行排水设计(涉及地面排水,地下排水,路面结构排水以及地基的特殊排水)

3、。必要时设计隔离层隔绝毛细水上升,设立隔温层减少路基冰冻深度和水分累积,设立砂垫层以疏干土基。采用边坡加固,修筑挡土结构物,土体加筋等防护技术措施,以提高其整体稳定性。3. 在路基路面设计中,把路基干湿类型划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可采用路床范围内的平均稠度或路基临界高度来进行拟定。4.它既具有一定数量的粗颗粒,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又具有一定数量的细颗粒,使土具有一定的黏聚力,而但是分松散,粒径级配较好。遇水干得快,不膨胀,湿时不黏着,雨天不泥泞,易形成平整密实的路基,是筑路的抱负材料。四、计算题 因此,路基处在中湿状态。项目1 一般路基设计习题答案一、 填空题1.20

4、20 30 典型横断面图或设计规范进行2.整体式 分离式3. 路堤 路堑 填挖结合 不填不挖4. 1:51:2.5 25.高度 宽度 边坡坡度6. 路基边沿标高 设立超高、加宽前7.1:1.58. 填料种类 边坡高度二、名词解释1.等宽等高的分隔带将上下行交通进行分隔的路基称为整体式路基。2.上下行交通在不同的平面上进行分隔的路基称为分离式路基。3.路堤是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4.路堑是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5.路基高度是指路基设计高程与路中线原地面高程之差,即路堤的填筑厚度或路堑的开挖深度。6.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沿(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沿(无截水沟为坡

5、顶)以外不小于1m范围内的土地,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范围内的土地为公路路基用地范围。三、简答题1.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中,应示出路中心线、行车道、设计标高、拦水缘石(假如有)、路肩、路拱横坡、边坡、护坡道、边沟、碎落台、截水沟、用地界碑等各部分组成及其尺寸,路面宽度及概略结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按整体式路基、分离式路基分别绘制,还应示出中央分隔带、缘石(假如有)、左侧路缘带、硬路肩(含右侧路缘带)、护栏、隔离栅、预埋管道(假如有)等设立位置。2.一般路基设计图中,应绘出一般路堤、低填路堤(路基高度较小且需特殊解决)、路堑、半填半挖路基,陡坡路基、填石路基

6、、半路半桥路基、悬出路台或半山洞路基(假如有)、水田内路堤及沿河(江)或水塘(库)等不同形式的代表性路基设计图,并应分别示出路基、边沟、碎落台、截水沟、护坡道、排水沟、边坡坡率、护脚墙、护肩、护坡、挡土墙等结构类型及防护加固结构形式且标注重要尺寸。3.一般路堤边坡坡度可根据填料种类和边坡高度查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进行拟定。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边坡形式宜采用阶梯形,边坡坡率应通过稳定性分析计算拟定,并应进行个别设计。土质路堑边坡,需要先判别其密实限度,然后再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设施、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拟定。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

7、边坡坡率不宜陡于教材表1-7的规定值。路堑边坡高度大于20m时,其边坡形式及坡率应进行个别设计。岩质路堑边坡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结合自然稳定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拟定,必要时可采用稳定性分析方法予以验算。岩石的种类、风化限度及边坡的高度是决定坡率的重要因素,当岩质路堑边坡高度不大于30m时,无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设计可根据这些因素参照教材表1-9和表1-10、表1-11选定。项目2 路基稳定性分析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内摩擦角 黏聚力2.将车辆的设计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 。3坡脚 坡脚以下二、选择题1.B;2.C;3.B三、简答题1.边坡高度;边坡坡度;边

8、坡土的性质;路基所在地区的地质、水文、水文地质条件等。2.将滑动土体提成若干土条;计算每个土条的自重并引至弧线上将其分解为切向分力和法向分力;将各土条的切向分力和法向分力分别叠加,得到总切向力和总法向力;计算滑动力矩和抗滑力矩;计算稳定系数。3.将折线划分为几个直线段,路堤也按各直线段划提成若干土体;从上到下逐块计算每块土体沿直线滑动面的下滑力,直到计算最后一块土体为止;若最后一块土体下滑力为零或负,则认为整个路堤是稳定的,否则需采用相应的稳定措施。4.不一定稳定。由于边坡稳定重要是看最危险滑动面上的K值是否大于1.25,而该滑动面只是某一滑动面,并没有说明是最危险滑动面,因此不能肯定边坡是否

9、稳定。项目3 路基防护设计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坡面防护 沿河路基防护 挡土墙 边坡锚固、土钉支护 抗滑桩2.1:0.753.厚层基材植被防护4. 实体式 窗孔式 拱式 1:0.75 1:055. 碎石或砂砾垫层 100mm二、选择题1.C;2.B;3.A;4.C三、简答题1. 防止水流将铺砌层下面边坡上的细颗粒土带出来冲走;增长整个铺砌防护的弹性,将冲击河岸的波浪、流水、流冰等的动压力,以及漂浮物的撞击压力,分布在较大面积上,从而增强对各种冲击力的抵抗作用,使其不易损坏。2. 路基边坡的防护与加固工程,按其作用不同分为坡面防护、沿河路基防护、挡土墙、边坡锚固、土钉支护及抗滑桩六大类。坡面防

10、护用于防护易受自然因素影响而破坏的土质与岩质边坡。沿河路基防护用于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冲刷与淘刷。挡土墙、边坡锚固、土钉支护及抗滑桩用于防止路基变形或支挡路基土体,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3.直接防护就是防护路堤边坡和堤岸,使水流与边坡和堤岸隔离,从而达成防护目的;间接防护是改变水流方向,减少水流速度,从而达成防护目的。4.护面墙防护的边坡坡度不宜陡于1:0.5,单级高度不宜超过10m,墙背每36m高设一宽度为0.51.0m的耳墙。并应设立伸缩缝和泄水孔。墙体纵向每隔1015m设缝宽2cm的伸缩缝一道,缝内用沥青麻筋填塞。墙身上下左右每隔23m设10cm10cm方形或直径为10cm圆形泄水孔,孔后设砂

11、砾反滤层。护面墙基础应设立在稳定的地基上,埋置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拟定;冰冻地区,应埋置在冰冻深度以下不小于250mm;若为软基,可设拱形结构物跨过;护面墙前趾应低于边沟铺砌的底面。项目4 挡土墙设计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仰斜式 垂直式 俯斜式 凸折式 衡重式2. 路肩墙 路堤墙 路堑墙3. 抗滑动稳定性 抗倾覆稳定性 地基承载力 墙身承载力二、单选题1.D;2.A;3.A;4.B;5.A三、名词解释1. 墙顶外缘高程低于路基边沿高程,墙顶与填方路基边坡相连的挡土墙叫路堤墙。2. 用于防止路堑边坡的坍滑或为保护路堑边坡上方的建筑物而修建在挖方一侧的挡土墙叫路堑墙。3. 墙顶面内缘高程与路基边沿

12、高程齐平的挡土墙叫路肩墙。4. 当挡土墙向外移动时,土压力随之减小,直到墙后土体沿破裂面下滑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于墙背的土压力称为积极土压力四、简答题1. 泄水孔间距宜为23m。浸水挡土墙宜为11.5m。泄水孔上下交错布置,并应向墙外倾斜35%的孔底坡度,折线墙背也许积水处,也应设立泄水孔。挡土墙最下排泄水孔的底部应高出地面0.3m,若为浸水挡土墙,应设于常水位以上0.3m。为防止孔道堵塞和细颗粒流失,泄水孔的进水侧应设反滤层,厚度不应小于0.3m。为防止水分渗入地基,在最下排泄水孔的底部,应设立30cm厚的隔水层。当墙背填料为非渗水性土时,应在最底排泄水孔至墙顶以下0.5m的高度区间

13、内,填筑不小于0.3m厚的砂、砾石竖向反滤层,反滤层的顶部应以0.30.5m厚的不渗水材料封闭。2. 重力式、半重力式、悬臂式等具有整体式墙身的挡土墙,应沿墙长一定间距及与其它建筑物连接处设立伸缩缝,重力式和半重力式挡土墙伸缩缝间距宜为1015m。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伸缩缝间距宜为1020m。挡土墙高度突变或基底地质、水文情况变化处,应设沉降缝。平曲线路段挡土墙按折线布置时,转折处宜设沉降缝。干砌挡土墙可不设伸缩缝与沉降缝。位于岩石地基上的整体式墙身挡土墙,设缝间距可适当增长,但不应大于25m。3. 在挡土墙建成初期,回填黏性土尚未完毕固结,此时墙后填料宜取直剪快剪指标或三轴不固结不排水指标;

14、在运营期间,对于黏性土,可采用直剪固结快剪指标或三轴固结不排水指标。4.扩展挡土墙基础的墙趾,当刚性基础的墙趾扩展受刚性角限制式,可采用配筋扩展基础;调整墙面、墙背坡度;改变墙身形式,可采用衡重式、扶壁式等抗倾覆稳定性较强的挡土墙形式。5.采用倾斜基底;采用凸榫基底,凸榫应设立在坚实地基上;更换基底土层,以增大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采用桩基础。6. 应按照地层类别及地基性质,对基底倾斜度加以限制。对于一般土质地基,基底倾斜角的正切不宜大于0.2,对于一般岩质地基,基底倾斜角的正切不宜大于0.3。对于浸水地基,根据基底摩擦系数拟定基底倾斜度。五、计算题 项目5 路基排水设计习题答案一、单

15、选题1.B;2.A;3.D;4.A;5.A;6.A;7.A;8.C;9.A;10.A二、简答题1.边沟重要作用是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设在矮路堤和挖方路堑路肩外侧;截水沟重要用以拦截山坡流向路基的水流,设在挖方坡顶以外或沿山坡填方路基上侧适当位置处。2.地下排水结构物有暗沟、渗沟和渗井等。暗沟是设在地面以下引导水流的沟渠,它自身不起渗水和汇水作用,而是把路基范围内的泉水或渗沟汇集的水排到路基范围以外。渗沟是用来吸取、减少、汇集和排除地下水,也可用以拦截流向路基的地下水,本地下水位较高或地下含水层流向路基时,采用渗沟。渗井用于路线通过地区地形平坦,地面水无法排除时,距地面不深处有流向背离路基的透水层时使用。项目6 沥青路面设计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B;2.B;3.A;4.C;5.B;6.B;7.A;8.B;9.B;10.B二、简答题1.AM、ATB、ATPB均为沥青碎石,重要作为基层材料。AM属半开级配,设计孔隙率6-12%;ATB为连续密级配,设计孔隙率3-6%;ATPB属开级配,设计孔隙率在18%以上,重要用作排水基层。2.拟定设计年限;根据轴载换算公式和交通资料,计算交工后第一年平均日当量轴次N1;拟定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