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报任安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鲁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921741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报任安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鲁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报任安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鲁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报任安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鲁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报任安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鲁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报任安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鲁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报任安书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鲁教版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鲁教版夯基达标优化训练系列我历基 我达标1.填空。(1)司马迁,字_,西汉著名_、_和_。他的作品开创了_的史学体例,对后代的史学产生深远影响,后来的“二十四史”都属于_体例。(2)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_,乃赋离骚;_,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_。解析: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识记中国古代重要作家的朝代、代表作、常见的名言名句以及重要的古代文学体裁常识。答案:(1)子长 史学家 文学家 思想家 纪传体纪传体(2)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屈原放逐 左丘失明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2.下列

2、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曩者(nng) 传曰(zhun) 倜傥(t tng)B.剖符(pu) 放失(y) 愠色(yn)C.缧绁(li xi) 闺(gu g) 不可胜记(shng)D.说难(shu) 前辱之责(zhi) 刺谬(l mi)解析:语音是的必考内容,要注意区别多音字、形近字、容易读错字的字音。本题C项中的“胜”应读“shng”。答案:C3.(2010全国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啜泣 层峦叠嶂 嗑碰 义愤填膺B.辑拿 额手称庆 坍塌 班师回朝C.秸秆 大有稗益 赘述 披肝沥胆 D.摩娑 厝火积薪 巨擘 见风驶舵解析:A项,嗑磕;B项,辑缉;C项,稗裨;

3、D项,娑挲,驶使。答案:D4.(2010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解析:B项,“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句式杂糅。 C项前后句照应不周,应删掉“是否”,句首加“关于”。D项属于成

4、分残缺,缺宾语,在“教科书”后加“的范围”。答案:A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B.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C.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然此可以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D.灌夫受辱于居室 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语境进行合理的推断。A项中的“就”都解释为“接近,趋向”;B项中的“通”分别解释为:抒发,通晓;C项中的“然”分别解释为:词尾,不译;然而;D项中的“于”分别解释为:在,对于。答案:A6.下列句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不能自免

5、,卒就死耳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则仆偿前辱之责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A. B. C. D.解析:通假字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语法现象,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字要读本字的音,并按本字的意义去理解、记忆。本题中“剔”通“剃”;“失”通“佚”;“枪”通“抢”;“责”通“债”;“摩”通“磨”;“底”通“抵”。答案:D我综合 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

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7.将下面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1)稽其成败兴坏之纪。(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解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的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和翻译,并注意语序的调整。参考答案:(1)考查他们的成功、失败、振兴和衰败的规律。(2)想把它写成一部研究天地自然与社会关系,通晓古今历史变化规律,而成为一家之言的伟大作品。8.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重为乡党所笑 B.

7、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土为牢 D.不足为外人道也解析:文言词语首先要分清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次要掌握其意义和用法。例句中的“为”都是介词“给、对”的意思。A项中的“为”同“所”构成表被动的固定结构,B项中的“为”是动词“写成”的意思,C项中的“为”是动词“成为”的意思。答案:D9.对上面文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面文字记叙司马迁遭受腐刑之后,完成史记创作的经过 B.介绍了史记所包含的内容及所记事件的历史时期和创作风格。C.此段文字中最早提出了“发愤著书”的理论。D.能够体现其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内涵的句子是“就极刑而无愠色”。E.表明自己

8、的创作目的,是要将此书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制之作。解析: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一定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认真和原文的信息进行核对,不符合原文的就是错误项。B中的“创作风格”在原文中没有根据。C项的结论也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答案:B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困调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闻,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 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

9、。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满,笥余一缣,驾柴车去。爱陆浑佳山水,乃定居。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爨。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饫。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苏源明常语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乔潭时为陆浑尉,庀(p,治理)其葬。族弟结哭之恸,或曰:“子哭

10、过哀,礼欤?”结曰:“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人情所耽溺、喜爱、可恶者,大夫无之。生六十年未尝识女色、视锦绣,未尝求足,无苟辞、佚色,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尺之舍、十岁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之餐。吾哀之,以戒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耳。”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B.C. D.解析:A项中第一个“会”当“正碰上”讲,第二个“会”当“集会”讲;B项中第一个“及”为“累及”,第二个“及”为“比得上”;C项中第一个“乃”为“于是”,第二个“乃”为“才”;D项中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11.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词语是对省略成分的补充,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11、是( )A.母亡,(德秀)庐(于)墓侧 B.黜陟使以(之)闻(于上)C.既长,(德秀)将为(之)娶 D.(君)无乃为(之)累乎解析:D项中应为“吏”或是“吾辈”,不能是“君”。答案:D12.下边六句话分别编为四项,全都表现元德秀清贫廉洁的一项是( )食不盐酪,藉无茵席 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 岁满,笥余一缣,驾柴车去 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饫 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人情所耽溺、喜爱、可恶者,大夫无之A. B. C. D. 解析:两句表示元德秀的孝道,第句表示元德秀的嗜酒。答案:C13.下边对文章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德秀年幼丧父,一直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去世,服孝期间,

12、他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服孝期满,为生活所迫,便出任南和尉。B.元德秀崇尚独身主义,终生未娶。他侄儿不幸成为孤儿,他便视之如自己的亲生儿子,含辛茹苦,将之抚养成人。C.元德秀乐于助人,自己却过着十分清贫的的生活,他这种安于清贫、淡泊名利的品格得到时人的称赞,受到堂弟的推崇。D.元德秀喜爱佳山秀水,喜爱饮酒弹琴,并且擅长文辞,曾经作有一赋以自况。他这方面的意趣颇有晋人陶渊明的遗风。解析:说元德秀“崇尚独身主义”不正确。答案:B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析:文言文翻译要注意关键词义的理解和翻译 参考答案:他得来的俸禄,都用来供给别人的孤儿孤女穿衣吃饭。你只知道我礼节上过分了,却不知道我感情上多么诚挚。二、语言运用15.青少年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当你看到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的时候,你有何感受?请用两个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列举污染或受破坏的现象,用一个比喻句描写你心中的感受 解析:首先要展开相关联想,如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污染或破坏环境的现象;其次确定你内心的感受,或气愤,或忧虑,或沉重,或叹惋,然后围绕这种感受选择一个恰当的喻体,最后用语句按要求表述出来。答案示例:当我看见有人捕杀珍稀动物,有人肆意砍伐森林,我心中便燃起了熊熊怒火;看见有人损坏花草树木,有些工厂污染河流湖泊,我的心里就像灌了铅一样的沉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