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童年水墨画[6].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89826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 童年水墨画[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8 童年水墨画[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8 童年水墨画[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8 童年水墨画[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8 童年水墨画[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 童年水墨画[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 童年水墨画[6].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 童年水墨画教学目标:1.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3.通过朗读,感受儿童诗想象丰富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儿童诗想象丰富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听课文录音,理解大意1.听课文录音,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如“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菇”等。)2.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2、。3.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1)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溪比作绿玉带。)(2)人影给吸水染绿了(这个“给”就是“被”的意思,不是“把”的意思;“染”字使静景有了动感。句子是说人在溪水中的倒影被溪水染上了淡淡的绿色,说明春天的溪水是绿色的。)(3)“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从这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这说明什么?(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体现出这个场面的欢声笑语,富有感染力。笑声和鱼儿一起在草地上蹦跳,笑声好像有了生命。从这句诗中,我知道发生了这件事:“我”钓到了鱼,一拎钓竿,所以水面

3、上的人影“碎了”;草地上,鱼儿蹦跳着,还有“我”开心的笑声。这说明了儿童生活的快乐。)(4)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水葫芦”:本意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诗中的水葫芦加上了引号,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借它代指水性极好的孩子,与我们通常说的“旱鸭子”相对。后文的“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印证了“水葫芦”水性很好。)(5)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林中头戴斗笠采蘑菇孩子的样子。把孩子们融入了大自然。)4.朗读诗歌,闭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1)交流: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鱼儿钓上来了,鱼在

4、草地上蹦跳。(板书:溪边钓鱼)孩子们在江面上打水仗。(板书:江上戏水)孩子们头戴斗笠像蘑菇一样。(板书:林中采菇)(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5.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二、赏读诗句,学习借鉴。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2.欣赏交流佳句。如:“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是谁一声欢叫把珍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等语句,体会诗句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3.说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5、?(1)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2)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虎牙。(3)林中阵雨过后,松林格外清爽,松针上还滴落着水珠,孩子们头戴斗笠到林中采蘑菇,欢快的叫声把松树上的雨珠振落。三、比较鉴赏,模仿习作。1.默读课文,想一想

6、,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2.生探究、发现。3.交流感悟。4.师小结: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5.自由读诗歌童年的水墨画,从内容上想一想你有什么感觉?(预设学生回答:我感觉到作者写的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1)师:你在画上都看到了哪些镜头?(师板书:溪边钓鱼 江上戏水 林中采菇)(3) 再读诗歌,感受诗意。(3)品一品:欣赏交流佳句,体会使用打比方手法的妙处。如:“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是那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6.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

7、年往事,模仿中其中的一节,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7.动笔仿诗,抒发情感:说说童年生活的一些片断,再小组合作,模仿诗歌,试编诗歌。8. 交流所编的诗句,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9.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四、总结延伸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把你最喜欢的其中一个镜头简单地画下来,画完后,配上简单的文说明(也可以是儿童诗)。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五、作业。搜集并阅读儿童诗。六、推荐阅读。花前目光一次次从花上移到纸上,心里早画下花儿的模样。一枝蜡笔在纸上轻轻滑动,一朵鲜花在纸上慢慢开放;一只蜜蜂绕着画纸飞了一圈,它好像已闻到花儿的清香。树下黄桷树撑开一柄翠绿的伞,一群白鸽在浓荫中飞翔。阳光在叶缝间悄悄地看,千百只眼睛织成一张光的网。仿佛老树也变得年轻了,一次次鼓着绿色的手掌。街头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