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教师职业的思考.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883983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教师职业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对教师职业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对教师职业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对教师职业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对教师职业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对教师职业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教师职业的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对教师职业的思考九台市教师进修学校聂飞我对教师职业的思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提及教师职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应该是师德,其次是如何成为让学生爱戴的教师。一、师德是为师之本,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它孕育着真,引导着善,创造着美,奉献着爱。我国教育史上对教师的根本道德要求是言传与身教相结合,言行一致,处处事事努力做学生的表率。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生在校学习,往往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化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板样。教师不仅处处事事都应严于做到身正为范,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来教育和感化学生。这

2、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远大的理想、诚实谦虚的品质、勤奋好学的作风和礼貌待人的素养。下面,我就教师职业道德谈谈我的认识,它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一)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在实践中升华人生价值是师徳的灵魂。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思想道德,献身教育事业正是体现了教师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责任。能否自觉把党和国家的利益、社会主义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人们常用照亮别人,牺牲自己的红蜡烛来比喻教师的工作,借以赞颂教师乐于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教师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特点、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

3、产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自豪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不为名、不为利,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价值,把培养好下一代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 (二) 师徳的实质是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社会对师徳的根本要求,也是师徳的重要特征和优良传统。它要求教师品德高尚,才能卓越,既重言传,也重身教。孔子说过其身正,不言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教育史上对教师的根本道德要求是言传与身教相结合,言行一致,处处事事努力做学生的表率。 (三) 师徳的核心就是爱学生。 尊重学生是现代教育人道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和

4、谐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教师对民族、对人民的感情融汇于对学生的培养上,教师对社会的责任与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是息息相关的,教师把自己的才智、精力、热情献给社会是从献给学生开始的,又落实在桃李满天下的伟业中。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加深,一方面不仅会激励自己更加精益求精,而且会为了学生而更加注意锤炼自己的品德素养。师徳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谦虚和无私奉献,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会促使教师把各种美好的道德在教学过程中以隐性的或显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促使教师教书育人

5、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从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遵循規律、教书育人,是师德修养的最基本要求。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教育者应该象工匠研究其加工材料的特殊性那样研究学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各个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的统一。教师的教育条件不可能一成不变地重

6、复出现,更沒有一套可供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用的现成教育模式。教师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年复一年地重复使用。 因此,教师必须以对国家人民、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勇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拓宽思路,想出新办法,提出新见解,解決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这样,教师的教学生命力才会更加旺盛。 二、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呢?作为一名教师,怎么样才能深得学生的喜爱?我想当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热爱、崇敬之情感时,教师的传道授业便能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的铸造学生的灵魂。这样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而要达到这种程度,我认为教师与时俱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7、把品德、学识、情感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学生,影响着学生。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外在言行举止的文明性教师为人师表最直接地体现在日常教学行为中,外在的言行举止的文明性是教师师表风范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培养对象是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青少年儿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且育人是根本。青少年的成长、社会文明的传播以及民族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师,而教师的全部工作都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完成的,教师的个人修养和形象对于学生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的示范性与内在的感染力。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形象设计,树立崭新的教师职业形象。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各方面的修养,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世纪社会对教师形象的基本要求不仅仅

8、表现在教师的衣着、打扮和外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内在素质。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1.衣着朴实整洁。教师的仪表衣着直接地反映着教师的道德面貌和审美情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教师的衣着应具有美感。2.举止稳重端庄。教师在职业劳动中要做到待人接物稳重端庄,落落大方。也就是说,教师的举止要谦恭有让,不能粗野蛮横。 (二)内在思想情操的高尚性高尚的思想情操,体现教师的道德境界思想觉悟水平,以及高尚的感情和精神风貌,是教师应有的重要师表风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要塑造别人的灵魂必须首先净化自己的灵。以

9、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大写的人、高尚的人,是照射在学生心灵的一道灿烂的阳光,时时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首先具有高尚的操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学生,具有廉洁公正的思想境界。其次,高尚的道德素质。在教育中具体表现为:1.爱生。关心、尊重、理解学生,并对学生抱有积极适度的期待。2.敬业。热爱教育工作,无私奉献,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勤奋钻研,积极进取。3.乐群。敬重同事,谦虚友善,互相帮助,乐于合作。作为一名教师时刻都要牢记一点:你的学生时刻都在关注你的一言一行,就像你时刻关注你的学生一样。所以作为教师要懂得谨言而慎行。(三)个性品质的健康性一个好的教师具有健康的个性品质,乐观、开朗、自信,能善待学生的过错,宽容学生的无知,理解学生的心情,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发现问题,并不畏艰难,努力解决问题,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具备以下个性品质: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健康的情绪。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刻理解师德的內涵,充分认识提高师德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