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正念冥想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87725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正念冥想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正念冥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正念冥想(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认识正念冥想作者:潘楷文来源:世界博览2019年第 04期关于冥想(Meditation),最早的文献记录于古印度的吠陀经(成书时间约在公元前 2000年-1000年之间) 。大约在公元前 600-500年间,各种形式的冥想在中国道教和儒教中也 得到发展,此外还有印度教、耆那教、原始佛教。道教练习冥想的核心是中国武术,例如引导 术、气功、内功、内丹、太极拳,而太极拳则被称为移动中的冥想。所以,冥想的方法有很 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目前,学术界根据人的注意力朝向,将冥想大致分为专注冥想(concentrative meditation)和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

2、editation)两类。其中,专注冥想强调 把注意聚焦于某个选定的对象,并保持注意避免分心;而正念冥想则不需要进行注意聚焦,只 强调对当下每时每刻的体验做不评判的觉察。而本文则着重讨论目前最为流行,也是研究最多 的正念冥想。谈到正念,必须要提到乔恩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 PhD),他是科学家、畅销 书作家、冥想导师、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的荣誉医学博士、马萨诸塞州医学院的名誉退休医学 教授。 1971 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师从诺贝尔奖得主,获分子生物学哲学博士。当代主流 医疗界、心理学界、心理健康运动高度认可世界级科学家和冥想导师,他毕生专注于将正念认 知与正念减压疗法的研

3、究教学和宣传推广。 1979年,卡巴金博士为麻州大学医学院开设减压 诊所,并设计了“正念减压”课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协助病人以 正念禅修处理压力、疼痛和疾病。要理解正念冥想,首先要理解“念”字,即“今”与“心”为“念”,就是要拥有一颗处于当下并 且察觉感知当下的“心”,这种状态就是“念”的状态。当然,这里的“心”指我们的大脑。卡巴金 博士认为:正念是当我们把注意力有意地、不加评判地放在当下的时候所产生或者涌现的那份 觉知。这个定义是目前对于正念被引用得最广泛的一个,其中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有意的关 注。由于要充分适应环境,我们人脑

4、随时要保持对周围新鲜事物的注意力,以保持警惕,这就 使得我们的注意力一刻也停不下来,很容易被各种东西所吸引,容易分心。比如教室里正在上 课,如果教室门突然开了,所有人会下意识的抬起头向门的方向看去,这都是自发的。而在正 念练习当中,我们需要有意地把注意力导向某一个对象或者目标。譬如就将注意力放在此时此 刻你的呼吸上,这时,你的注意力就是有意地被导向了呼吸过程,而不是随机的;二是非评判 的态度。评判是我们人类进化过程中又一个重要大脑功能,无论我们遇到任何人或者事,比如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我们的大脑会下意识地进行评判,即喜欢或者不喜欢。非评判的态度意 味着“对我们的评判有所觉察”,不被我们的评判牵着鼻子走。我们来假想,当你听到特朗普当 选美国总统的消息时,你可能会对这个消息产生强烈的判断,比如“这人也太不靠谱了吧”。如 果这个时候你过度沉浸于这个念头,你可能就会形成对特朗普的偏见,从而对于特朗普的政策 产生误判;三是理解当下。神经科学家们发现,在人的大脑不做某一项具体的任务的时候,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